PMCAFF| 产品设计,从警示框说起
作者 | 胃小寶
最近碰到個問題,登錄異常后如何向用戶提供反饋,根據老板的建議,補充了一下iOS規范中關于Alert以及Action sheet的相關知識,特來小結一下。
在AF3中,Cooper老爺子強調一定一定要盡量少用錯誤提示框,警告提示框,以及一切會打斷用戶流程,中止程序執行的對話框,并將這種操作稱為設計者的愚蠢和懶惰。
Alert
所以在iOS中,將提示框稱為Temporary View,并取消了錯誤提示框,程度最重的是警告框。對于警告框的使用,iOS也建議盡量避免使用,理由很簡單:低頻出現的警示框才能引起使用者足夠多的重視,確保關鍵信息的傳遞。
alert
警示框包括一個標題,一段可選的信息以及一個或多個按鈕。
標題
標題共有兩類,分別是標題式大小寫規則,語句式大小寫規則,前者除了部分連介詞以及少于四個字母的單詞外,標題中每個單詞首字母都要大寫,而后者則只需第一個字母大寫。
一般而言,警示框需要告訴用戶當前所處情境,并且向用戶解釋他能做的事。
標題要簡短,盡量控制在一行,避免一個單詞的標題,這樣的標題無法提供任何信息,如警告或錯誤。
標題盡可能使用短句,并且盡量在標題內解決問題,而不是要額外添加一段信息文字。
向用戶報錯或是發出警告時盡量簡明直接,不要拐彎抹角。
避免使用你,你的,我,我的等詞語,這樣的人稱只帶詞容易讓使用者誤解。
在適當的情景下使用大寫以及標點符號。例如陳述句就可以使用標題式大小寫規則并且不需要句號,而疑問句則需要句號,并且使用語句大小寫規則。
信息
此外,如果必須要添加信息部分,則盡量保持其為一個短小完整的句子,最多不要超過兩行。
在標題或信息中,盡量不要試圖去解釋按鈕的作用。
按鈕
alert_button
對于按鈕的選擇,通常都會提供兩個按鈕,這是最佳的選擇,再多時使用action sheet代替。
對于按鈕的左右位置選擇,iOS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如果按鈕不具有破壞性,則可以將其放在右邊,取消按鈕放在左邊;
如果按鈕具有破壞性,則將其放在左邊,取消放在右邊。
當然這只是意見,實際中的應用需要靈活應對。
最后關于警示框的是按鈕標題,盡量簡短,不要超過兩個單詞,遵守標題大小寫規則,內容具有邏輯性,易于人們理解。
例如使用“OK”表達接受,避免使用“Yes”或“No”,同樣也要避免你,你的,我,我的等。
所以對于警示框的使用一定要謹慎又謹慎,不到萬不得已時慎擼。
Action Sheet
action_sheet
action sheet是另外一種選擇框,其可供選擇的選項更多,同時警告性低于Alert。
共有兩類action sheet,一種是水平正常,一種是水平緊湊,最大的區別是后者有取消按鈕,前者沒有。這里只討論后一種的情況。
action_sheet_red_button
水平緊湊型的action sheet,需要使用紅色字體標明帶有破壞性的操作,取消按鈕置于最底端,同時也要避免讓用戶滾動瀏覽。
Modal View
iOS的temporary view中最后一種是Modal View。Modal,模態,在當前任務或工作流程上下文中,自身承擔著部分內容,如客戶端發送郵件時的郵件編輯頁面。
modal_view_mail_compose
模態的特征如下:
全部或部分地占據屏幕或父視圖;
包含能夠完成任務的文字或控件;
包含完成任務并返回上級的按鈕,如發送頁面的發送按鈕,發送成功后會返回上一級頁面;
包含放棄任務并返回上級的按鈕,如發送頁面的取消按鈕,取消后會放棄當前任務并返回上一級頁面。
Modal View通過自身包含的任務幫助我們完成應用的基本功能,尤其適合需要多個子任務且頁面與主頁面相差較大的使用場景。如發送郵件過程中的收件人填寫、主題填寫、正文填寫等。
iOS建議不要在popover的頂部顯示Modal View,如果一定要顯示的話,首先要關閉Modal View。
Modal View的頁面風格要與整體App統一,必要時顯示標題。
Modal View與頁面的轉換同樣需要與App統一,在縱向頁面,出現時從底部向上滑入,退出時從上向下滑出;在橫向頁面,從右向左滑入,從左向右滑出。
當然轉換的風格可以根據App的實際使用來確定,只要對于用戶來說容易辨認就好。
思考
從警示框的設計中,能夠看出交互設計比較重要的目標就是讓產品使用起來足夠容易,讓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場景下都能很快上手,而為了達到容易這個目標,設計師就要從人的心理與認知習慣出發,發現這些習慣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思考人們為什么會這樣思考,什么樣的方式能夠改進這些習慣,而什么樣的方式又會干擾或破壞這種習慣,接著設計方案滿足需求或是解決問題。
從馬車到福特汽車,從命令行到人機界面,從鍵盤到觸摸屏,這些偉大的設計借著技術的翅膀,改變了這個世界,他們的設計者同樣在思索著人們內心真正的需求,跳出局限在他們大腦的框架,使用新的方法或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然后設法解決。
我們可以推斷,第一臺福特汽車應該在速度上比不上普通馬車,第一版人機界面可能也無法與成熟的命令行相提并論,第一款觸摸屏使用體驗或許簡直就是一種災難,從慘不忍睹到能用、易用、再到影響整個時代,這一定是一個漫長、痛苦、充滿挫折的過程,需要一個能堅持、有毅力、有決心的力量支撐下去,同時有勇氣去承受最終還是會失敗的風險。
第一臺汽車、第一個人機界面、第一塊觸摸屏,正如今天的無人車、無人機、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開始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低效、不穩定,但是一旦有一天他們過了這個瓶頸期,他們的能力就會遠遠超乎我們現在的眼力所能看到的未來,這就是技術與設計結合的魅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等待你的是不是一個巨大的驚喜。你能做的就是不斷學習、思考、時間、反思、調整、一路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
本文由作者胃小寶原創授權PMCAFF產品經理社區(pmcaff.com)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出處并保留作者信息。
PMCAFF各類精品QQ群
O2O產品干貨群 368285409
社交產品干貨群 460250612
互聯網金融圈 496920361
工具產品干貨群 495860978
B端(商業)產品干貨交流群 495931959
產品設計干貨群 218539508
視頻產品干貨群 280180621
智能硬件產品經理干貨 256178774
產品運營干貨群 422571070
搜索產品經理干貨群 495965943
電商產品干貨群 488529174
在線教育產品干貨群 488147396
旅游產品干貨群 487985190
入群規則
1. 多討論干貨,不灌水。
2. 驗證暗號:公司 + 職位 + 擅長話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MCAFF| 产品设计,从警示框说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MCAFF大咖分享会】揭秘大数据驱动
- 下一篇: PMCAFF微课堂|猎豹清理大师亿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