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三款主流海淘产品APP竞品分析
最近在做一些有關跨境電商的產品設計,故對國內幾大跨境電商產品做了一些分析,主要是針對產品的功能設計。下面簡單跟大家分享,希望能拋磚引玉。
一、 體驗概覽
二、 競品選擇:
入選條件:
電商巨頭代表:天貓國際
跨境電商起家代表:洋碼頭、蜜淘
用戶量、交易量大,且在跨境電商的模式上有一定代表性
三、 報告框架
1. 戰略層:產品定位及模式對比
2. 范圍層:功能
2.1 移動端特色功能和亮點:
天貓國際:
相對于其他兩個app,天貓國際是以商家入駐的平臺模式,更注重商家與用戶的直接對接。品牌旗艦店入駐是其一大亮點。閃購全球每日9點更新商品,限時限量,以低價價格刺激消費,同時提高用戶活躍率和粘性。國家館推薦各個國家的優質商品,對于購物目標不是很明確、碎片時間瀏覽的用戶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和吸引力。
洋碼頭:
a) 直播功能,向用戶展示買手的實時動態,感受買手的血拼現場,并與買手進行實時互動。心理上,直播模式更能讓用戶產生緊張感和焦慮感。用戶看到中意的商品,因為擔心直播完后會錯過商品,有利于促成用戶盡快完成交易。對于C2C的買手模式,直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讓平臺和買手更有信服力。
b) 相對于其他兩個app,洋碼頭更著重用戶與買手關系鏈的建立。用戶通過關注功能,可同時對買手進行收藏和關注。
c) 洋碼頭的曬單功能,對已經購買的用戶,有一個曬貨入口,滿足用戶的分享、炫耀心理。而對有意向購買的用戶,也可以進行參考。
蜜淘:
主要是自營+海外官網代下單的模式,對比其他兩個app,最弱化商家信息。主打限時特賣,首頁即為特賣商品列表。
2.2 主要功能對比分析:
網上購物流程一般為:
現就針對使用購物車的這一流程中的幾個主要功能進行對比分析。
就查找商品的功能,不同用戶傾向不同的查找方式,大致可以分類如下:
用戶知道自己要什么,購物目的明確——傾向搜索功能
用戶大概知道自己要什么,購物目的較明確——傾向搜索、分類導航
用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隨便逛逛,沒有明確購物目的——傾向活動、熱賣、閃購、推薦、論壇等。
以下主要對三個產品的搜索功能進行對比:
1) 查找商品-搜索
a) 搜索
小結:
天貓國際的搜索功能更為豐富,候選關鍵字可以減少用戶輸入。蜜淘的搜索歷史,考慮到海淘商品一般價格都不低,高價低頻的消費,用戶重復搜索的使用頻率較高。通過搜索歷史,用戶可以直接選擇,也有利于減少輸入。洋碼頭不支持搜索功能,用戶尋找商品花費時間成本最大
b) 搜索結果頁
小結:
搜索結果頁以天貓國際最為豐富,排序及篩選功能讓用戶更快找到商品。展示內容則以蜜淘更為豐富,特別是當前價、原價、折扣力度的展示,對價格敏感客戶更能起到刺激作用
2) 商品詳情頁
天貓國際:
商品信息最為豐富、強大。頂部三個tab:商品、詳情、 評論,左右滑動切換,方便用戶查看。底部固定常用操作:聯系客服、進店、收藏、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此外,商品信息后面的推薦功能,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升cross-sales和up-sales
洋碼頭
商品信息最少,只顯示簡單的標題和圖片,更注重用戶與買手關系鏈的建立以及互動。詳情頁的最上方都會顯示商家信息,并有明顯的關注按鈕;用戶也可以在詳情頁里跟買手直接咨詢、甚至還價。相比其他電商的商品詳情頁,更像帶商品的評論/聊天界面。
優點:這種設計,雖然一定程度上能拉近用戶與買手的距離。針對買手的直播模式(一般時間較緊迫),也能省去發布商品的流程。
缺點:但商品信息太少,用戶獲取信息都要通過評論功能,信息反饋可能不是很及時,且溝通成本也最高。此外,能刺激用戶消費欲的信息如活動、折扣、優惠等都沒有直觀展示出來,缺乏吸引力。支持評論、分享、收藏及立即購買
蜜淘
相比其他兩個App,因為是自營+海外官網代下單的模式,最弱化商家信息。商品詳情頁的信息較豐富,注重突出商品的價格、折扣以及服務承諾。底部常用操作懸浮:個人中心、評論、購物車、客服。此處點擊個人中心、購物車都會直接跳轉到個人中心和購物車頁面,而這種跳轉可能會引起轉化率流失。
3) 購物車
a) 入口
小結:
天貓國際,由于沒有獨立的產品,入口設置在手機天貓里,如要查看購物車,需回到手機天貓的首頁里查看。商品詳情頁也有跳轉到購物車的快捷入口,但入口較深。
蜜淘的購物車功能最明顯,底部一級導航tab可以直接查看購物車詳情。
洋碼頭的直播模式,強調的是在直播時間內下單,因此沒有設置明顯的購物車功能。洋碼頭的收藏功能,大概能滿足用戶類似收藏、稍后購買的需求
b) 添加商品到購物車流程
天貓國際:
用戶在商品詳情頁點擊“加入購物車”按鈕,原頁面彈出商品信息
用戶點擊“確定“,動畫提示添加成功,彈窗消失。
蜜淘:
用戶在商品詳情頁點擊“加入購物車”按鈕,原頁面彈出商品信息
用戶點擊”加入購物車“,彈窗提示添加成功,且能直接跳轉到購物車頁面。
洋碼頭(沒有購物車功能,略)
小結:
天貓國際與蜜淘添加商品到購物車的流程都只有2步,比較簡單。值得注意的是,彈窗彈出添加商品信息時,天貓國際可選擇的SKU維度更豐富一些。以包包為例,天貓支持按不同顏色進行選擇,更方便用戶進行選擇和對比,而蜜淘只有一個顏色。
添加商品成功后,天貓國際只是一個快速的動畫提示,后續并沒有沒有其他明顯的提示,對用戶再次喚醒做得不是很好。蜜淘則不同,當購物車里有商品時,會在購物車的tab以及購物車圖標都顯示商品數量,有利于提醒、再次喚起用戶購買欲望。
c) 購物車詳情
天貓國際
以商家為基礎展示模塊,商家下方展示商品信息
蜜淘
名片式展示方式,以商品為展示基礎。展示內容除了商品圖片,商品名稱及常規屬性,還包括物流、關稅等信息
洋碼頭:
沒有購物車功能,只能折中使用類似的收藏功能。
以商品為展示基礎,展示信息較少,只包括商品圖片、名稱、價格。
小結:
相比其他兩個app,天貓國際的購物車詳情功能較為強大,展示內容上帶有明顯的商家信息。
蜜淘的展示內容最為豐富。由于點擊商品信息區域,不會像其他兩個app一樣跳轉到商品詳情頁,蜜淘將主要信息都展示在購物車詳情頁里。這種設計,對于需要再次查看商品信息的用戶而言,很不便捷。
4) 支付
a) 支付流程
天貓國際:
用戶在購物車詳情頁點擊“結算”按鈕,跳轉到“確認訂單”頁面
用戶在“確認訂單”頁面,點擊“提交訂單”按鈕,原頁面上彈窗彈出支付寶支付界面
蜜淘:
用戶在購物車詳情頁點擊“結算”按鈕,跳轉到“確認結算”頁面
用戶在”確認結算“頁面點擊”下單并支付“按鈕,跳轉到”等待支付“頁面
用戶在”等待支付“頁面,選擇支付方式,選擇后跳轉到第三方支付界面
洋碼頭:
用戶在收藏詳情頁點擊“立即購買”按鈕,跳轉到“支付訂金”頁面
用戶在”支付訂金“頁面點擊”確定下單“按鈕,跳轉到”等待支付“頁面
用戶在”等待支付“頁面,選擇支付方式,選擇后跳轉到第三方支付界面
小結:
天貓國際的支付流程最短,只包括1次頁面跳轉,1次彈窗,支付最便捷。蜜淘和洋碼頭的支付流程基本一致,都包括3次頁面跳轉
b) 支付方式
天貓國際:支付寶
蜜淘:支付寶;銀聯
洋碼頭:賬戶余額;微信支付;支付寶
小結:
天貓國際目前只支持支付寶,支付方式較少
蜜淘除了支持支付寶,還支持銀聯,支付方式較多。但確認訂單頁的“下單并支付”按鈕不像其他兩個app那樣底部懸浮,需下拉頁面才能發現,不夠明顯
洋碼頭同時支持微信支付及支付寶,支付方式也較多
3. 結構層:產品結構
天貓國際:
蜜淘:
洋碼頭:
三個app的結構框架存在差異。天貓國際的首頁最為豐富,也最為復雜,同時有其他各tab的入口,且分類單獨一個tab,有點冗余。從結構上來看,天貓最注重商家信息的展示,讓商家與用戶直接對接。蜜淘最重視自營商品的展示及購物車功能。洋碼頭最注重直播功能,以及用戶和買手關系鏈的建立。
4. 框架層:導航
三個app都采用了底部tab標簽式的導航,入口清晰,方便用戶來回切換。鑒于商品較多,三個app也會普遍采用二級tab。
天貓國際的分類,底部有一個單獨tab入口外,在天貓國際、全球旗艦店還設置了抽屜式導航,方便用戶進行選擇。商品類目也更多樣。
5. 表現層:
三個app都偏扁平化。天貓國際主色調為灰白,洋碼頭偏紅色,蜜淘則為粉紅色系。
總結:
三個產品,因為業務模式不一樣,產品功能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總體來說,天貓國際更注重突出商家信息、商家和用戶的直接對接。洋碼頭最突出其直播功能、買手和用戶關系鏈的建立。蜜淘最突出其限時特賣及自營商品。
本文為作者 haley 投稿PMCAFF產品經理社區(pmcaff.com),轉載請注明來源。
推薦閱讀
《PMCAFF 2015上半年干貨精選》
PMCAFF各類精品群
招聘群|PMCAFF lizimao-candy
電商PM圈|PMCAFF 396981669
工具PM圈|PMCAFF JaneYu81
互聯網O2O圈|PMCAFF Nicole_0928
互聯網金融圈|PMCAFF erhuoyimei
旅游PM圈|PMCAFF lizheng_legend
社交PM圈|PMCAFF liyilin1263
視頻PM圈|PMCAFF EsDark_guiga
智能硬件圈|PMCAFF Johnson727543
唯一B端產品群|PMCAFF ssparker
入群規則
1、入群需參與一次群分享(話題內容不限)
2、敲門磚:姓名+公司+可以分享的話題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tougao@pmcaff.com
商務合作請聯系:xiaoxi@pmcaff.com
PMCAFF合作媒體:Chinaz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国内三款主流海淘产品APP竞品分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怎么才能钓到产品经理妹子?|PMCAFF
- 下一篇: PMCAFF | same产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