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AFF微分享 | 供应链金融套利套汇介绍
分享主題:供應鏈金融&套利套匯介紹
分享時間:7月4日(周六)21:30
分享地點:PMcaff互聯網金融群|第七期
分享嘉賓:Julie Yao&Johnson
文字整理:May-天亨
入群辦法:請聯系管理員37°C 微信號:erhuoyimei
關于嘉賓
本期分享的是一對華麗麗的親兄妹!
姚金磊,人大統計碩士,剛剛畢業。有期貨公司量化投資實習經驗,也在Standard&Poor's的Risk Solutions部實習,參與了中信銀行信用風險評級優化項目。目前在聯通支付公司作產品經理。
姚金鑫,中國人民大學MBA,主修供應鏈管理與金融,深圳市中易騰達總經理助理,產品總監。
本來我的本職工作是做芯片的,大家在市面上或者網上看到的那些智能的或不智能的硬件,都是我們這個行業所支持的結果。但是,因為我MBA的主修方向是供應鏈管理,研究對象包含供應鏈金融部分,所以在最初的時候就定了這個議題。而供應鏈金融實際上和產業結合的很深,而我所在行業恰好處于進出口貿易和深圳這樣一個特區所在地,所以,就想在和產業合作的方向上給大家做個分享。實際上,我選擇套利套匯來和大家做分享,還有一個想法:目前我們每天接觸特別多的高大上詞匯和概念,我們當然要跟上潮流,不能落下。但是,心里還是要有一根弦,高大上這種虛虛實實的概念,虛的地方在哪里,實的地方在哪里。所以,我就針對披著供應鏈金融外衣的套利套匯,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今晚的分享,主題就是:供應鏈金融外衣下的套利套匯活動。剛剛有說到,現在太多什么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P2P之類的高端大氣詞,可是,在這些高大上之下,到底是在做什么,這個我們要清楚。比如說,有些P2P,一出手就是15%以上的回報率,這對應的被投資標的的純利潤一定要在30%以上啊。大家想一下,什么行業能做到短期盈,30%純利潤???除了去放杠桿在Homs上···
言歸正傳,在前幾年,深發展,也就是現在的平安銀行,提出了所謂供應鏈金融的概念,主要是因為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中小企業融資難造成的供應鏈資金短缺,已經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營業盈利活動。所以,平安銀行就在對中小企業所處產業鏈上、下游近乎全面的監控之下給予融資,并在貿易全程提供金融支持情況下,獲取融資利益。這是所謂的供應鏈金融1.0。這個概念提出以后,有些原先從事供應鏈的企業,或者說主要是進行大量(不是大宗)進出口貿易的物流企業,基于其高的資金流和物流,也宣稱自己是供應鏈金融,但是卻干著套利套匯的事情。今天,我們就揭示一下,這里所謂的套利套匯的本質。在專業術語里,套利原來指的是Arbitrage of interest,套匯是Arbitrage of Exchange,本來是一種正當的保值避險的金融活動。但是,我們今天所分享的套利套匯,本質上是Carry Trade,Carry Trade術語打擦邊球的一種,如果再結合關稅做文章,就是違法活動。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企業,是如何借助于貿易的形式,來做套利、套匯,進而獲利的。
第一部分,套利模型
這個模型成立的條件就是,離岸利息和在岸利息是有差額的.先講下在金融中套利的原型是什么樣的,然后看下某些貿易活動的本質和這套利的關系~在現實條件中,比如美國貨幣寬松,或者其他增加流動性的措施,造成資金獲取成本很低,也就是貸款利率低,比如在香港(離岸),貸款利率是很低的(這些企業資金流大,貸款成本更低)。而在中國大陸(在岸),利率相對較高。所以,企業會利用利率差,從資金成本高的地方獲取現金,存入利息高的地方來賺取利息差。這個很簡單,大家都懂。比如說,CHN是香港人民幣,CHY是大陸人民幣,大陸銀行對香港銀行存貸利息差是0.5 個百分點。CNH和CNY遠期市場年升值預期是0,在這些假設下,可以通過下面這種方式進行套利:
實施步驟是這樣的:在香港的銀行借入美元,在CNH市場賣出美元,并買入人民幣,將人民幣在存入內地的銀行,同時,買入一年期美元遠期合同。(這是為了鎖定匯率,因為匯率波動不大,銀行無所謂,投機者也無所謂,風險鎖定,至于夠不夠賣遠期合同,取決于你的預測)一年以后投資者從香港的銀行借入的1美元就會變成6.43元人民幣(包括人民幣的利息是1.5%),同時因為買了一個遠期的合同,這個合同是按6.4的匯率,那么我手里面的6.432的人民幣就會按6.4的匯率又兌換回美元,這個時候美元就變成1.005美元,然后用美元償還當時銀行的借款,因為當時是按照1美元從銀行借入的,這個時候就會剩下0.005美元的收益,那這個時候相當于我的收益就是0.5%。
這就是一個正常的套利,但是這里有個前提條件,就是你可以從香港的銀行貸出款來。同時,大家發現,雖然說這樣可以空手套白狼出0.5%的純利,但是,這一年0.5%的純利實在是太少了。所以,作為一個貪心的企業,就要解決如何可以貸款的事情了,你要大量的貸款,才能在如此薄利的情況下獲得大量的利益。我們來看下某些企業如何披著供應鏈金融的皮但實際在做套利的事情的~
這幅圖的本質上就是一個企業,根據供應鏈金融1.0,他可以利用進出口貿易活動,來和離岸銀行融資,看一下這個圖,雖然不清楚,但是也看到,非常復雜,但是,實際上,他只是為了做幾件事情:
1、在離岸獲得底利息貸款;
2、換成人民幣,在岸存款,獲取利息,為了將這幾件事情做的夠隱蔽,他在境外搞了兩個公司,下訂單給A,A就可以貸款,A再下訂單給境外B,A就可以把美金付給B,B把美金在境外換成人民幣,B再下訂單給境內企業,付款,就可以把低利息人民幣轉到了境內,存款,獲得利息差,要知道,這樣做不僅可以保證你可以獲得貸款,還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貸款,因為你只需要不斷地進行這樣的進出口訂單即可。雖然利潤率只有0.5%,但是利潤絕對值在實際基本上不投入的情況下,可以達到N*M*0.5%的絕對利潤值。這里N是訂單次數(貸款次數),M是單次貸款金額。這一步,大家可以想一下,為什么可以不斷的簽署這種進出口合同?是什么樣的貨物可以滿足?為什么沒有考慮關稅?為什么我之前提到可能會涉及違法?本質上是一家公司分拆成三部分做的假合同,但是要拿到貸款,符合表面的合法,但還是要有物流的。提單也要是真的。
說一個實際的數據,在深圳看到的從香港進口數據,和在香港看到的出口到深圳數據,原則上應該是相等的,但是,實際情況是,在2010年之后,這個數據的差異是越來越大。后來海關也看到了這樣的狀況,因為這樣最大的危害不只是讓銀行的錢空轉造成國有資本盈利不足,實際上也逃了稅。所以,海關在某一天派到深圳海關新關長來處理這個問題,后來,后來,深圳的進出口額急劇下降,海關關長扛不住了。因為人家不從深圳報關,去了湛江,或者惠州。深圳海關沒有KPI,只好請回去,只要別太過分就好。要知道,如果這筆錢進來,不去存銀行,而是去做什么P2P,這就是互聯網金融,在15%回報率的情況下,獲利更高。
這就是為什么深圳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更多。原因就是這樣,他拿錢去房貸了。可是,在之前,這些錢取向還是可控的,但是在去年下半年股市火爆之后,這些錢就進入股市做杠桿了,風險一下子加大,這個風險就直接轉嫁到了實業。嘿嘿,所以,那些做P2P的,有多少是真真P2P?又有多少是互聯網金融?
第二部分 套匯模型
剛剛說的是套利,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套匯。
因為我們國家對RMB匯率監管比較嚴,雖然已浮動,但是在岸人民幣匯率和離岸人民幣匯率還是有差別的。基本上,在香港,人民幣比較值錢,在大陸人民幣比較便宜,這在前段時間還都是這樣子,這樣一來,這和利息差一樣,匯率差也可以做文章,繼續在境外設立公司,互相下訂單,獲取貨幣現金,這是低買,然后再高賣,賺取匯率差。媒介還是訂單,隨便找一個物流成本低的貨物,所以,剛剛我的問題說,什么樣的貨物可以滿足這樣不斷的高頻周轉,這就需要滿足這個貨物物流成本低,還好操作。理論上虛擬貨物最適合,比如軟件,但是這樣會有政策風險,實際的操作時候,很多人用黃金來做這種貨物。單價高,體積小,物流成本低,離岸和在岸的價格相差不大,海關不會核查你的價格。當然啦,你也可以找其他虛擬的東西,只要滿足低物流成本、離岸在岸價格相差不大的貨物,都可以的。在深圳,從羅湖口岸進的東西,直接就去福田口岸再出口,做這些操作的,尤其都還是信用良好、具有很強背景的供應鏈企業。
套匯操作實例:【拿100W RMB來做一個循環,看你可以賺多少錢】
第三部分 套利套匯案例
最精彩的部分:【套利套匯案例】
套利和套匯結合起來,這是因為匯率會有波動
境內企業借款人民幣100萬元,利率6%,借款在2周內歸還,然后企業在一家銀行存入這100萬元,期限1年期,利率3%,此時它可以要求銀行開出信用證了(這一步一借一存,只是為了開信用證,因為現在手里有錢了)。假設美元對離岸人民幣匯率是6.15,憑借信用證,境內企業的香港合作伙伴A(實際上就是企業自己)可以在香港的銀行得到1年期的美元貸款,此時美元的金額就是16.2602萬了。因為完全是依據在內地銀行的那100萬人民幣,按6.15的匯率兌換就是這么多美元了。(注意,這是因為香港人民幣美金匯率是6.15,這不是國內的人民幣美金匯率)
假設美元對在岸人民幣匯率是6.2, 下一步境內企業可以以最低的運輸成本向香港合作方出口某樣商品,對方用這16.2602萬美元付款(這樣,實際上就是想辦法讓這16.2602美金合法進入境內,還是超低成本的)。境內企業拿到這些美元以后,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注意,按在岸的匯率,此時人民幣的金額就是100.8132萬元了,看到沒,這個時候,由于匯率差,16.2602萬美金,就可以換成100.8132萬人民幣了。此時它便可以償還之前的100萬人民幣貸款和引起的2500元的貸款利息,而且,此時還剩5632元!這是凈獲利!這還不算完,它還能把這些利潤投入1年期存款中,一年后,境內企業的存款加利息就是103.5801萬元。假設那個時候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了,漲了2%(因為境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了,假設漲了2%,要知道前幾年一年都不止上漲2%,境內企業可以將這筆存款連本帶息兌換成美元,這個時候美元的金額就是17.1774萬)。注意,現在美金是17.1774萬,剛剛境外的合作伙伴還有一年的16.2602美金貸款本金+利息還沒還,接下來,該企業從一年前出口商品的對象,也就是那個香港合作方那里再進口同樣價值的商品,向對方支付(16.2602萬美元*1.02)=16.5854萬美元的金額,用這種方式,境內企業就將16.5854萬美元轉移到了香港,并還了一年前從香港借的錢。因為香港的貸款利率是2%(注意,低于我們的存款利息啊,這也是之前所謂的套利的前提條件),最后,境內企業在一年內凈!獲!利!5920美元!
【Q&A】
Q:我覺得利用不同市場的利差套利這都是市場行為,也無可厚非,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市場化后套利空間會越來越小對吧?
A:人民幣國際化導致的可以做套匯
Q:那就是說在美國和歐洲的市場上也可以這么操作對么?
A:美國和歐洲利率都太低,不值當的,手續費和物流費太貴了。
Q:做套利套匯的企業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我們外界的人通過什么可以大致看出一個企業是不是在做?
A:哪個企業有這么大的進口和出口額?你看,為了賺幾千塊錢,就得進出口100W+100W,為了賺上千萬,你的進出口額就是非常非常大的,這種企業,如果沒有實體經濟,沒有好的固定資產,你信嗎?
Q:另外還有一些貿易企業,一邊做真實貿易,一邊做這種套利,相對比較好操作?
A:最容易犯法的就是這些企業,因為他們這么大量的進出口額,必然會利用這個優勢,做低報進口,高報退稅的。這些企業有正常的進口貿易,但是他為了關稅低一點,會把貨值調低10%,這樣一來,海關會認為這是正常的市場降價(一認為,這就是主觀了,就可以權力尋租了)
Q:市場降價”的意思是信用證上的錢數比較多,但是發票上的價格比較低?
A:市場降價,比如說,你本來進口一臺設備,100W,你要交關稅10W。但是,你說你的價格是90萬,那么你交的稅就是9W,逃稅1W,低報稅不是為了套利套匯,是為了逃稅。
入群辦法:
請加PMcaff互聯網金融圈管理員微信:erhuoyimei
入群規則:
1、入群需參與一次群分享(話題內容不限);
2、敲門磚:姓名+公司+可以分享的話題。
本文版權歸PMcaff產品經理社區,轉載請注明出處
商業使用請聯系PMcaff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tougao@pmcaff.com
商務合作請聯系:xiaoxi@pmcaff.com
PMcaff合作媒體:Chinaz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MCAFF微分享 | 供应链金融套利套汇介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Mcaff脉脉大咖分享会 | 走出BA
- 下一篇: 互联网金融售前心得数据脱敏分析 |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