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数据解读:95后基本不爱用微信,98%都是成年人,社交应用存在巨大机会...
這幾天一份《2015年最新微信用戶數據報告》引起了PMcaff產品經理社區會員之間傳閱。同時也引起了小編的興趣,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5.49億,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超過20種語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800萬個,移動應用對接數量超過85000個,微信支付用戶則達到了4億左右.......
然而好奇的處女座PMcaff小編卻發現了一組驚人的數據,下面讓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歡迎拍磚):
95后基本不愛用微信,98%都是成年人。
從上面這張圖中不難可以看出,微信86.2%的用戶在18-36歲之間,97.7%的用戶在50歲以下,由此可以得出98% 用戶年齡在18歲以上,而大部分95后基本不怎么使用微信。如果此刻有一組90后使用微信時長就更有說服力了。之前坊間流傳90后都是不用微信的,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幫成年人的軟件,微信的巨大成功是抓住了一幫叔叔,阿姨發短信的需求。
真的是這樣的嘛?
PMcaff產品經理社區的會員們也是踴躍討論研究身邊的95后與00后的行為表現,發現這部分人群非常值得研究。他們聰明,直接,舍得花錢行為上跟成年人有很大差異。
對比之前騰訊發布的《90后的移動數字生活》報告不難看出,微信在年輕人社交需求層面僅僅是需要和在其他城市工作的表哥表姐溝通(你懂的)。
另一張圖片顯示95前都用QQ、微信、微博,而95后(就是不到20歲的少年)用的是QQ、空間和貼吧!
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呢?
因為工作原因每天和各個年齡段的人打交道,其中不乏60、70、80后,當然也少不了90后。根據我對周邊人群的觀察,大多數95后最早接觸的是QQ,因為望子成龍的父母們,早都為孩子們準備好了QQ號。雖然微信出現后,95后也用上了,但微信不是95后的最佳工具,至少目前不是。如果當你發現身邊的95后用著6位、7位數的QQ,不要大驚小怪,也請不要驚訝,請羨慕TA。
針對身邊的年輕人做過一圈調查之后發現,微信明顯就不是為95后準備的,理由如下:
1、微信的功能太少,花樣沒QQ多。
2、微信是基于QQ、手機的聯系人,基本上是熟人關系。而對于這些年輕人來說,熟人關系的圈子實在太小了。
3、QQ好友數量限制2000,群限制2000,QQ號可以隨意申請;微信好友數量限制10000,群限制150,微信號基于QQ或者手機,不可隨意申請。
這些對比數據說明了什么呢?微信不是聊天工具,更不是面向陌生人。他是Linkedin的替代品,成年人的人脈社交工具。
那為什么95后更多的是用QQ而不是微信呢?因為他們還沒有龐大的熟人關系網,哈哈!我簡直太機智了!
社交產品還存在巨大機會
套用馬化騰前幾天的話:”其實你什么都沒有做錯,錯在你太老了。"
我們最早看到Snapchat,外國13-18歲小孩在用,我們高管用了覺得好傻好無聊,看不到價值,只投了一點,后來漲得很快。這個公司我們副總去過,就是海邊一個玻璃房,很小的公司,感覺一個石頭就把他們擊破了。當時只有2000萬美金,我們沒進去,現在遠遠超過我們想象,百億美金。
很多投資人估計得回家問他們的孩子了,現在孩子們故意跟大人不一樣,中國很多孩子還在用QQ,這個不是技術的問題,人性的問題,他們不想跟父母在一個圈子里。類似冒出來很多,對于一些新東西我們不能理解,但表示尊重,受歡迎還是有道理的。
社交產品就是產品界流行音樂一樣,他沒有休止符,并不會因為出現一個天王,天后。后面的新人就沒有市場了。反正這個市場應該更加有活力,微信巨大的成功,同時也會存在非常多的縫隙。像陌陌,nice,脈脈這樣的產品只會越來越多,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會成功的更多,更大。
《2015年最新微信用戶數據報告》回復微信報告可查看
注意:文章由PMcaff產品經理社阿德與他的小伙伴們原創,轉載請標明來源出處。
更多推薦
回復“61”——馬化騰內部分享:三個問題說透如何做產品
回復“62”——鳥哥筆記VS知乎劉錘:一個運營牛人的進化論
回復“63”——前蘋果副總裁:20-40-60法則
回復“64”——鵝廠頂級產品課程:產品細節中的情感化設計
回復“65”——如何用互聯網思維賣辣條
回復“66”——馬化騰親身分享:騰訊兵法教你做一款高口碑的產品
回復“67”——去哪兒產品總監:先解構,再設計,把握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
回復“68”——一份優秀的競品分析報告的撰寫方法
回復“69”——阿里收購驚人內幕,支付寶出大招顛覆式創新-人人都是ATM
回復“70”——你的微信朋友圈讓你焦慮了嗎?
原創或推薦文章請發送至郵箱:xiaoxi@pmcaff.com
PMcaff合作媒體:Chinaz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腾讯数据解读:95后基本不爱用微信,98%都是成年人,社交应用存在巨大机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产品经理读:李善友《产品型社群-互联网思
- 下一篇: PMcaff课堂干货实录 | 社交产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