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从“资源时代”迈入“功能时代”
本文作者:張海龍,CODING 創始人兼 CEO
發完開工利是之后,2019 年算是正式開始了。
2019 年經濟減速的陰云籠罩了所有行業,云計算行業也難獨善其身:上游供應商英特爾將自身業務的疲軟歸咎于”數據中心設備行業市場減速“;與此同時微軟在 1 月 30 日公布的財報也低于預期:Azure 2018 年 Q4 的銷售增長了 76% ,為該指標公布后的最低值;AWS 也同樣飽受行業放緩的困擾,雖然有著超過 73 億美元的收入,但是增速創 2015 年以來新低。
評論認為,云計算行業的存量市場或消耗殆盡,正式進入低潮期。
我覺得所謂的寒冬并不完全是壞事,窮則思變,變則通。增速低迷迫使整個行業思考云計算在資源范疇以外的價值。《流浪地球》里對剎車時代、逃逸時代和流浪時代的設定很有意思,類比于云計算行業,我們現在應該處于“資源時代”的末期,即將進入“功能時代”。
本文是我基于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對云服務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的一些思考。
“功能時代”的發動機:Serverless
先定義一下兩個時代:
資源時代有兩個階段:虛擬機階段和容器階段。虛擬機階段已經走過,用戶不再需要對物理設備進行管理和維護。目前我們正在經歷容器階段:將 OS 虛擬化,此時,服務器資源已經迅速的平價化,云平臺的競爭已經逐步從單純的硬件價格競爭滑向功能層面的競爭。但是容器仍有一定門檻,需要專門的運維人員來管理,這樣的服務方式依舊只適用于大型企業或者新興科技公司。幫助相對傳統的企業上云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而 Serverless 的出現標志著”功能時代“的到來,企業將逐步擺脫底層運維的管理負擔,大幅降低云的使用門檻,給云服務行業帶來質變。
- What is Serverless
當提到 Serverless 大家腦中立刻就會聯想到 AWS 的 Lamda 服務。狹義上 Serverless 的確指 Lamda 這類無需預置環境或管理服務器即可運行代碼的服務,但更廣義上的 Serverless 是指在用戶和云服務之間搭建了一個隔離層,用戶直接使用”功能“,而對其中的”云服務“無感知的一種云服務方式。在 Serverless 的環境下,云平臺把自身成熟的技術和架構打包成功能性的服務提供給企業, 企業無需對底層架構進行維護和管理,直接使用相關功能或服務即可。
之前備受關注的她拍小程序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 Serverless 的例子,騰訊云把天天 P 圖成熟的圖像識別和處理技術打包成產品直接提供給客戶。她拍無需研究相應的底層技術,也無需關系圖像處理服務的運維細節,只需要按用量付費即可。
大公司們的 Serverless 戰場
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云計算行業的競爭維度已悄然變化,從資源價格戰轉為對服務能力的比拼。能否從業務中抽象出共性功能直接提供給客戶,幫助其產品快速投入市場,是云廠商競爭的關鍵。
自 AWS 2014 發布了 AWS Lamda 后,Serverless 便成為云服務領域最火的關鍵字了。幾乎所有的主流云平臺都在短時間內發布了相應的 Serverless 產品。
但做出完整的 Serverless 解決方案需要在硬件及軟件創新上投入數十億美元。現在 AWS、微軟和谷歌都在瘋狂砸錢,這樣激烈的競爭也導致一些傳統的或者第一梯隊外的云廠商被甩得越來越遠。
巨頭們和他們提供的 Serverless 服務
為何 Serverless 會如此受到大公司的青睞?因為 Serverless 這種顛覆式的架構,在方便客戶的同時,給云平臺也帶來了新的用戶和新的利潤空間。
- 拓展新的客戶
就像開頭提及的,云計算行業在 2018 末遭遇了第一個瓶頸期,存量市場消耗殆盡,需要找尋新的增長點。
資源時代,由于依然要管理和維護服務器,新體驗與舊體驗的差值有限,考慮到較高的替換成本,企業上云意愿不高。
客戶選擇某一產品的價值考量
但是 Serverless 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狀況。企業直接使用某項服務,無需運維投入,新體驗價值極高,對于未上云的企業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Serverless 的市場份額預計
- 提升利潤空間
云平臺最開始按照虛擬機來賣服務器,對服務器資源來說效率很低,75% 以上的計算資源被浪費了。容器技術普及后,按照特定環境來賣計算資源,利用率提升到 50% 左右,依然存在大量的空置。
但 Serverless 允許用戶以函數為單位包裝代碼,剩下執行的事兒完全由云平臺負責,按照使用量收費,這種模式理論上可以讓資源利用率達到 100% 。同樣的資源在之前只能賣 1 塊錢,在 Serverless 的模式下可以賣到 2 塊錢到 4 塊錢,對于云平臺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企業上云的新機遇
對于很多還未上云的企業來說,Serverless 同樣是一個難得的新機遇,為什么這么說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句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
在現在這個數字化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對于軟件的依賴,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前因管理和維護成本還在觀望的企業,將在 Serverless 的時代迎來新的上云契機。
Serverless 為企業帶來的好處主要有以下三點:
正是由于以上種種優勢,現在國外已經有很多大公司開始采用 Serverless 這一架構,比如:
- FINRA (美國金融業監管局) 每天通過 Serverless 處理超過 10 億項股票交易證明。
- 全球最大的在線旅游公司 Expedia 深度使用 AWS 的 Serverless 服務,月度觸發量達 23 億。
對于企業內部的開發者來說,Serverless 函數及服務的架構也是極具誘惑力的。得益于 Serverless 的便利性,一個需求,僅需業務經理、產品經理和少量開發人員介入,從確定業務需求到在生產環境部署,可能只要 2 個小時即可完成。在整個過程中沒有環境需要準備,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完成代碼并完成業務驗收。
但是,企業需要注意的是,Serverless 并不是萬能藥,在選擇 Serverless 的同時也要注意相對應的風險。
總的來說:
1.云計算行業即將從“資源時代”進入“功能時代”,云平臺將會通過 Serverless 的形式把很多共性的功能包裝成成品直接提供給客戶使用,減少客戶上云的升級成本,同時減少運維工作,幫助企業節省出更多的精力來關注核心業務邏輯。
2.各大云平臺已經積極投入到 Serverless 功能的開發中,因為 Serverless 能夠幫助云平臺吸引新的客戶和提高自身的利潤率。
3.對于還未上云的企業來說,Serverless 以其“低運維成本”、“實用實付”、”縮短交付周期“的特性,帶來了低門檻上云的新機遇。
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購買云廠商的“功能”將成為企業的策略首選,企業可以將精力都放在核心業務核心優勢上,剩下的事情,就全部交給云平臺去做吧。
點擊一鍵上云,體驗企業 DevOps 全流程,無縫協作,快速交付
Reference:
Serverless Architectures,Mike Roberts,martinfowler.com
微軟多“云”轉陰,Pingwest
Amazon reports better than expected Q4, but lowers Q1 guidance,Techcrunch
Today in Serverless and Open?Source,hackernoon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codingdevops/p/10418352.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云计算,从“资源时代”迈入“功能时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RXThink 官方网站正式上线
- 下一篇: 【持续..】WEB前端面试知识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