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小记:快速适应未必是个好策略
鄭昀@玩聚SD 20081212
?
??? 李笑來為了說明“適者生存,但這并不意味著說快速適應就一定是優勢策略”,舉了一個例子:
亞馬遜叢林里有一種蠑螈,適應能力太強了:把它放在沒有光線的地方,兩天之內它就可能把眼睛退化掉;如果再把它拿到有光線的地方,兩天之內它就會長出眼睛;把它扔到水里它就退化掉肺長出鰓,把它撈出來放到陸地上它就退化掉鰓長出肺……
??? 可是,由于它“適應”得太快了,以至于這種生物不會進化——事實上,它無須進化,因為怎樣都能適應。最終,優點也竟然可能有局限。
?? 看到這個有趣(和百度一樣有趣)的適應能力,禁不住探究了一下,畢竟這怎么看怎么像說陳老師操作下的千橡,我們就不用再回顧以往崢嶸歷史了(忍不住地猛擊這里),突然想起某個評價千橡屢次變身的評語:這就是變形金剛CLONE版啊,誰的模式流行它就高調開新聞發布會說變成誰。誰說的呢?麥老師?源于這個“比如,有一個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大”網站,做的哪是web2.0啊,變了無數次,終于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幾千萬美元的“變形金剛”!”嗎?擱一邊吧。
?? 這是另一個神奇的再生能力,還是蠑螈:
在 1946年左右,英國哲學家發現蠑螈的眼睛可以這樣:視網膜可以和其他部分互相再生出來(詳細的說:把它的視網膜和晶狀體挖走,它的虹膜可以生出這兩個 來,反之,挖走虹膜,可以由晶狀體再生出虹膜來)(夠狠吧,哲學家會武術,蠑螈擋不住),被截斷了的蚯蚓的前后兩部分可以再生出被截去的那一部分,這是進化論無法解釋的: 完全不同的結構,結果可以產生出相同的結果。。。
??? 某種蠑螈是唯一能再生出體內大部分器官的脊椎動物,能夠生長出新的四肢、心臟、脊髓、上下頜、尾巴、晶狀體和虹膜等。。。
??? 如果蠑螈一條腿被砍斷了,在24小時內,它的腿斷面上就會生長出一層干細胞。一開始長出的是它的腳趾,接著是神經、肌肉和骨骼,它們都會在各自恰當的位置長好。三個月后,新腿就己完全長好,可以發揮正常機能了。
??? 噢噢,說到腿,這里有一個比較冷的,作為插曲:
據傳,某同學第一次來英國正好遇上入關檢查特嚴,她媽媽讓她給這邊的一個朋友帶了個金華火腿。結果被狗狗聞出來了。就被領到office了。officer要她解釋用報紙包起來的東西是什么。
她說leg。
officer一臉被嚇到的表情,問pardon。
她很大聲重復說leg!
她說我當時想那officer怎么連火腿都不懂,還特地在腿上比劃了半天leg啊leg就是leg啊。。。
??? 既然是科普嘛,揍要給出點科學解釋,才不枉方舟子一回。對此俄羅斯專家指出:“專家們在蠑螈的細胞中找到了3個名為Pax、Prox和Six的調節基因。當蠑螈的眼球受傷后,上述3個基因能夠在生長素的作用下,重新安排細胞遺傳物質的工作,改變部分細胞的形態、功能,使受損傷的組織再生。”他們還指出人類也擁有這種潛力。
??? 另一批科學家給出的解釋是:“某類蠑螈的成年細胞能夠啟動再生過程。當損傷的部分治愈后,細胞會恢復它們最初的功能,重新變回一個未分化的小塊,即胚芽(這不就是重置狀態、一鍵還原嘛?)(另一說是“干細胞狀態”), 從這個胚芽中就可以長出替代的分支或組織。如果胚芽轉移到蠑螈身體的其他部位,那么缺失的部分就會從那個地方長出來。。。蠑螈的器官再生包括細胞去分化、 細胞遷移和細胞增殖的組合,而不是單純的補充或增殖。而人類創傷則形成一個傷疤,再生過程往往失敗。但是很多跡象表明人類依然有再生自己部分復雜器官或組 織的能力。”
??? 當然,這能力對于植物來說還是雕蟲小技,在植物界可以普遍地看到再生:某些藻類的葉狀體,某些菌類的子實體受傷時,可通過附近細胞的增殖而修復形成與以前幾乎相同的部分。即使對于無脊椎動物,這種能力也是沒問題的。
??? 更狠地是讓蠑螈甘拜下風的“重建再生”,類似于《終結者II》中的液態機器人那樣的:人為地將水螅的一片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放在懸液中,這些細胞可以重新聚合,在幾天至幾周以后,形成一條新的水螅。
??? 自然而然,大家都會提出這個問題“人類為什么不能器官再生”(在美國,牙齒和眼睛不是人體的一部分,欲知何故,請點擊紅旗下的蛋),猛砸此處:百度知道一,科學美國人二。一種解釋是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約翰·佩珀提出的,來解釋人體為何不會在斷肢后長出新的肢體:
不能有效抑制個體的進化就會讓細胞快速突變,從而產生癌癥。人不能像蠑螈那樣斷肢再生是因為缺少干細胞,而且即使成熟的組織器官中有部分干細胞,它們的再生和分化也是受到抑制的,關鍵角色就是短暫增殖細胞。它們只能一步步地再生,通過系統和全面地替換舊細胞而維持身體功能,同時又抑制了個體細胞的突變和進化,也因此抑制了癌癥的產生。所以,進化為人設計的是另一種機制,而不必像蠑螈那樣。(誰設計的?)
??? 但是,為何蠑螈的再生機理不會導致癌癥呢?這是另一個問題。如果能知道其中的奧秘并應用到人體,將是再生醫學的一種突破,既能讓人長出新器官,又不會發生突變而致癌。
??? 探索到此結束。最后,推薦一本很老但很有趣的書(注意:只是有趣而已,前半部給出的事實相當有意思,只是后半部走向了宗教。雖然最終結論不新鮮,但是本書一步緊逼一步的例證推演倒是蠻精彩的):
作者: [美]邁克爾·J·貝希
譯者: 邢錫范
副標題: 生化理論對進化論的挑戰
定價: 19.0
出版年: 1998-9-1
?
-=-=-=-=-=-=-Power.com的流量-=-=-=-=-=-=
9月份起家的,陡峭程度當然比開心網還差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随手小记:快速适应未必是个好策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TP生成树连载:制服网络广播风暴(1)
- 下一篇: 教你9招最有效防电脑辐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