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德
一
小心、仔細地觀察我們的戒。戒,就是慚愧心。我們所感到疑惑的,就不該去做或說,這就是戒。所謂清凈,就是超越一切的疑惑。
二
修行有兩種層次:第—個層次足以戒德、戒律的增長構成基礎, 目的是為了將快樂和諧帶入人間中。第二個層次是以解脫為唯一標的法的修習。這種解脫是智慧與慈悲的根源,也是佛陀教法的真實動機。明了這兩種層次才是真正的修行基礎。
三
戒,是在我們內心里增長的“法”的之母, 它也提供了一個正確的培養和導引。
四
戒,是和諧世間的基礎,使人們可以真正的活得像人—樣,而不像動物。增長戒德是在于我們的修行之心。遵守戒律,長養慈悲以及去尊敬一切的生命。對你的行為和言浯保持正念,利用戒德使你的牛活樸實和清凈。以戒作為你所為 ‘切的基礎
,如此一來,你的心就會變得慈悲、清明和寧靜。在這種環境卜,禪坐會很容易成長。五
照料你的戒,要像園丁照顧他的花木一樣。不要去執著大或小、重要或不重要。有些人想走捷徑,所以他們說: “忘掉定吧!我們要直接入觀;忘掉戒吧!我們從定開始?!蔽覀儗τ趫讨羞@么多的王甲由。
六
正精進和戒并不是在于你外表的所為, 而是不間斷地持續你內在的覺醒與收攝。因此,布施吧!如果以善的動機布施的話,能帶給自己和他人快樂??墒?,為了使布施清凈,戒必須是布施的根本。
七
佛陀教導我們要上惡、行善,然后清凈自己。那么,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去除那些無意義的,而保存那些有價值的。在你的心十,仍然有任何惡的或缺失嗎?當然有!那又為何不去清掃那棟房子呢?但是,真實的修行不僅只是除去那些惡的,長養善的,這不過是修行的—部份而已。到最后,我們必須超越善和惡。最后會有一個包容一切的解脫,和一個來自愛與智慧自然流露的無欲之心。
八
我們必須從我們所處的當下開始,直截了當。當前兩個階段戒德和正見,圓滿之后,第三二階段的根除煩惱(雜染)會不假思考地自然發生。有了光之后,就不需去擔心如何解除黑暗, 也不需去疑問黑暗到哪里去了。我們只需知道行光就好了。
九
遵循戒律有三個層次:第—個層次是遵守老師給予我們規矩。第二層次的產生是我們本身去遵守它們。但是,對于那最高層次的人而言圣者,是不需要去想戒律和對錯的。這種真正的戒德,是來自打從內心的認知四圣諦和所作所兒那是發自這種理解所得來的。
十
有些出家人還俗上槍彈每日在他們中穿梭的前線。他們比較喜歡這樣,而且真的想去。危機在他們四周潛伏,然而,他們仍然喜歡去,他們為何看不到危險呢?他們喜歡死丁槍彈之下,但卻沒仃任何人想為增長戒德而夕匕。這真令人驚訝,不是嗎?(信息來源:摘自《音聲海》)
編輯:纖塵
總結
- 上一篇: 念佛十大利益
- 下一篇: 一名严重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患者,对杀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