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网络7层模型,Linux网络编程——OSI七层模型、TCP/IP模型
OSI七層模型
開放式系統互連(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模型分為7層,從下往上依次為:
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
網絡層:
傳輸層:
會話層:
表示層:
應用層:
記不住怎么辦?往下看,理解了就容易記住了。
物理層
有人說物理層也即是計算機之間物理傳輸設備和媒介,比如網線、集線器、中繼器、雙絞線、同軸電纜......
讓我們來看一下物理層的定義:
【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
用人話翻譯過來就是:物理層目的是為了傳輸數據。
在哪傳輸數據呢?
各傳輸媒體間。
傳輸什么樣的數據呢?
比特流數據。
什么是比特流呢?
1和0組成數據流。
怎樣規定何為0何為1呢?
沒錯,這就是物理層干的事兒,雖然不僅僅只是這些。
如上所述,現在計算機間通信媒介和設備種類繁多,通信方式也各異,如何屏蔽這些差異,使得其上層—數據鏈路層感覺不到這些差異,且只需關注本層的服務和協議,不必關心具體的物理傳輸媒介是什么。
那么物理層具體怎么來屏蔽這些差異,又包括哪些內容呢?
RS232接口標準就是物理層的內容。此外還有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等。
(1) 機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等。如DB9的9針
(2) 電氣特性
指明在接口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如-15V~+15V
(3) 功能特性
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表示何意。如+3V~+15V表示低電平0
(4)規程特性 指明對于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如各信號線的工作順序和時序。
網絡層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 网络7层模型,Linux网络编程——OSI七层模型、TCP/IP模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 ubi 分区,Linux最新
- 下一篇: linux格式化大于2t硬盘分区,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