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沟通技巧】如何学会结构化倾听
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里面,IT人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總是處于弱勢,他們沉默寡言,他們善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鉆研IT技術上面,總是習慣和電腦單向“溝通”。
那么事實是這樣嗎?溝通有這么困難嗎?
在這個互聯網飛速發展壯大的時代,IT技術就是我們最堅強的堡壘,IT人就是保衛這個時代的勇士,他們早已蛻變,拒絕躺平,成為全能的斗士。
我想說的就是——溝通就是一場游戲。
現在的程序員、架構師、項目經理每天無時無刻不在溝通,向上或向下,向內或向外,那么其實我們需要注重的則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
這兩天開始閱讀得到上推出的《溝通的方法》一書,很有啟發,雖沒讀完,但深有共情,這里就和大伙談談看完第一章的感受和總結。
首章節的主題是《從傾聽開始,全力以赴的溝通》,確實我們時常有這樣的錯覺,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已經進行了溝通,上頭責問下來,自然想當然的回復“我已經跟他們說過了,怎么還是做錯!”,員工同一個問題問了多次,“你們怎么回事,這個事跟你們說過多少遍了,怎么老是教不會!”,你瞧,這樣一來一往,自己不痛快,對方更不痛快。
這里書中交給我們一個結構話傾聽的方法:畫三個框,放三件東西,分類處理。
第一個框:情緒
第二個框:事實
第三個框:期待
我直接聯想到一個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例子:
2015年在某公司上線SAP前期,公司大Boss召開全體關鍵用戶和實施顧問誓師大會,會議決定全體在會人員每天加班到晚上九點,順利推進SAP成功上線。
這時候問到一個關鍵用戶:“你有問題嗎?”
用戶回答:“我每天白天的事情都忙不完,都要加班加點趕工完成,現在還要配合SAP上線工作,那我還睡不睡覺了呀!”
回到結構話傾聽,我們來分析一下用戶的話語。
第一,這里用戶的情緒是憤怒略帶焦慮,通過她說“每天都要”這樣的“情緒路標詞”進行宣泄;
第二,事實是公司是貿易型企業,用戶是一個關鍵崗位的內勤,每天要處理大量的單據,工作量大確實是一個事實;
第三,用戶的期待不是需要簡單的安慰和鼓勵,她想要領導合理的安排工作,適當給予加班補貼。
讀懂了上面三層意思,我們才能做出正常合理的反應。
但是很多時候,對方傳達的信息很有限,我們怎么挖掘我們想要的信息呢?
在舉一個我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例子:
2012年度某公司做Excel→SAP的部分內容切換,用戶劈里啪啦在我們面前說了一通需求,這個功能很重要,我們每天都需要登錄大量的生產信息,后續要生成大量的報表,總之很急迫,希望現在需要通過SAP來實現。
這個時候有經驗的程序員一般不會當場答應,我當時是在筆記本上記下了大致內容,隔天再找生產經理進行一次反向敘述。
第一步:響應情緒
“我知道,這個是上頭下達的重要任務,您肯定特別著急。”
第二步:確認事實
“您之前說的需求我大致整理了一下,您看我理解的對嗎?”
第三步:明確行動
“這個數據比較重要,我們會非常謹慎對待,這事又比較急,我們會多帶幾個開發一起完成功能,各個階段的成果我們會即使跟您匯報。”
書中還講解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是如何理解對方是什么類型的人?
這里把溝通模式分成了四種類型:控制性、表現型、謹慎性和溫和性,
對應了四種動物形象:老虎、孔雀、貓頭鷹和考拉。
老虎:強勢且有力量,這類人特點鮮明能打硬仗,掌控欲很強;
孔雀:表現型,不自覺取悅對方,自來熟;
貓頭鷹:為人處事周全,講究事實依據;
考拉:溫和且友好,相對被動;
其實我覺得生活中更多的是復合型,有的人既要目標又要過程,即既有老虎特征又有貓頭鷹特征,有的人在表現的同時又要獲得掌控感,即既有老虎特征又有孔雀特征。書中給的意見是要承認任何一種溝通類型的合理性,用最有效的方式與之溝通,同時自己要努力修煉,學會在各種不同溝通風格間切換。
| 類型 | 老虎 | 孔雀 | 貓頭鷹 | 考拉 |
| 特征 | 控制 | 取悅 | 謹慎 | 溫和 |
| 害怕 | 失控 | 被忽略 | 混亂 | 變化 |
| 非正常狀態 | 沒目標 | 沒表現自己 | 率先表態 | 欣然接受變化 |
| 有效溝通方式 | 目標導向 | 肯定TA | 有序 | 主動維護 |
最后書中還提到了積極回應的重要性,正如鏈家創始人左暉所說:直言有諱(有話就要直說,方式要恰當)。即任何問題,我們都要給與積極的、善意的回應。
那么在不那么友好的環境中,我們如何積極善意的回應呢?
這里又給出了四種方法:換口徑、換時間、換場合、換角色。
1、換口徑
書中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同事找你幫忙,你剛好很忙沒有空,該如何回答。
書中給出的回答是:“唉,我就佩服您這樣的業務大拿,舉重若輕,什么事兒到您手里就能很快解決。”
個人覺得這樣回答很容易挨揍。
2、換時間
書中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臨近下班,被領導叫住,想給你進行調崗,問你意見。
書中給出的回答是:“領導,這么重要的事情,我得認真考慮一下,您能不能給我點時間,下周一我給您匯報,您看行嗎?”
其實這是一種化被動為主動的方式,下次等你找領導了,你就是溝通的發起者了。
就好比競技體育,當隊伍進行不順時候,教練往往會喊暫停,并不是有什么特別的戰術,只不過想通過暫停改變一下比賽的節奏,有時候往往會有奇效。
3、換場合
書中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領導開大會,需要大干100天,取消所有休假,你表情有點不樂意,領導問你意見。
書中給出的回答是:“這小事,不耽誤大家,會后我再跟您說。”
這就是場合的重要性,公開場合代表的立場不同,公開發言領導不生氣才怪。
4、換角色
書中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領導問你“最近你的團隊干得如何,你給這個團隊打多少分?”
書中給出的回答是:“老王,咱們團隊從組建你就一直在,整個過程你都有感受,你談談你的看法,你看看我們團隊應該打幾分?”
這個鍋甩的優秀啊,但是也得甩的恰當,需要甩給心里有底而且酷愛表現的人,要是甩給“情商黑洞”,不倒霉才怪。
干貨滿滿,讀了第一章就覺得特別實用,我也想推薦給大家,讓IT人都能成為溝通的高手,這不就是一場游戲嘛!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T人沟通技巧】如何学会结构化倾听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BAP】供应商进项税额查询报表开发
- 下一篇: 【FI学习笔记】客户发票收款清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