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人类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芯片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学习笔记】人类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芯片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備注:李鐵夫老師的芯片入門常識學習筆記,整理總結,個人學習收藏使用,請CSDN管理員高抬貴手,萬分感謝。
?
人類為什么最終選擇了芯片
1822年——巴貝奇發明了機械計算機,能實現精度達到6位小數的運算。
?
1958年——跟信息相關的一切全部由芯片來解決,沒有替代品(智能化)。
?
1、芯片是處理數字化信息最完美的載體
把大量的晶體管用標準化的工藝集成到一個芯片上之后,很容易實現超復雜的運算功能,芯片是目前最好的數字化載體。
?
2、芯片具有超高的可靠性
芯片是靠改變電壓來控制半導體通斷的,而且集成電路并不是用電線連起來的電路,而是在硅片上刻出來的,跟硅襯底是一個整體,從而保證了它的可靠性。
現在工業級的硅襯底中一百億個硅原子才能有一個雜質。
現在最先進的工藝節點需要將近4000道工序,每道工序必須保證足夠的精度。
?
3、芯片可以不斷高速進化
從誕生到現在60多年里,每18個月其性能可以提高一倍(指數級)。
Intel CPU:286、386…第10代酷睿;
Apple Phone:A4、A5…A14;
?
4、芯片用的越多需求越大
芯片技術發展和人類的需求成正反饋,相互推進,用的越多,需求就越大,而且不斷刺激人類產生新的需求。
運用于汽車、飛機、手表、人體內部,不斷誕生新的應用場景。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学习笔记】人类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芯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实用/转载】ALV OO Contai
- 下一篇: 【实用】ABAP ALV单元格修改信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