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你该买房,还是卖房?
一、12月樓市全線降溫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2016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15個熱點城市中,有12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京滬深一手房房價環比齊跌,只有廣州市環比上漲0.7%,但已連續三個月漲幅回落。
從環比看,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由上月的上漲0.1%轉為持平;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0.2%,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0.4%,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均連續3個月回落,12月份比11月份分別回落1.9和2.0個百分點;二線城市繼上月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回落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也出現回落,12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比11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二、首富要退出地產開發
近日,王健林在萬達年會上表示,“我從事地產行業28年,再兩年就30年了,被調控了十來次。中國地產好年景沒有持續四五年的時候,基本上三年左右來一回調控。行業周期性太強,造成現金流不穩定,預期也容易經常發生變化。”
為此,王健林宣布,萬達商業2020年以后原則上不再搞重資產,全部為輕資產。除了萬達城配套的住宅外,萬達原則上也不再新增住宅開發,將逐漸退出地產開發這個行業。
王健林一再強調,萬達退出地產業并非看空中國房地產,而是因為對房地產調控的“無奈”,以及租賃(而非銷售)的諸多好處而做出的理性決策。
三、2017年,你該買房,還是賣房?
面對逐步升級的樓市調控,2017年,你會選擇買房還是賣房呢?請看經濟學者馬光遠的解讀。
以下內容來源:光遠看經濟(guangyuanview)
一、市場總體降溫明顯,房地產進入新時代
所謂降溫,一是和2016年比,二是市場總體的交易量和增速會大幅度回落。2016年,新房銷售歷史上首超10萬億,這也許是多年難以超越的一個標桿;三是2016年一些暴漲,但又缺乏概念支撐的城市,房價回落的可能很大。
房價2017年大漲的概率是零,暴跌的概率也是零。必須強調,思考中國房地產,必須認識到房地產發展的環境和要素稟賦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高增長周期結束、貨幣高增長周期結束、國際資本高增長周期結束。這決定了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的走勢一定迥異于過去的18年。我們需要和過去18年房地產市場做一次真正的告別。
但也必須記住,還有三個周期沒有結束:中國城鎮化的周期沒有結束、中國金融資本和土地資本結合的時代沒有結束、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沒有結束。這是中國房地產不會出現斷崖式下滑的三個重要支撐,也是中國沒有進入所謂的后房地產時代的根本原因。
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永遠不會改變!沒錯,是永遠。看看美國完成城鎮化超過70多年了,但房地產仍然是美國最重要的產業。但房地產的路徑和未來競爭模式都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我們會看到很多因循守舊的房企的倒下,至少有80%的房地產企業會消失,專營房地產的企業會越來越少。
二、政策只是看起來很嚴厲,但政策不是房價走勢的關鍵
2017年房價的走勢不是取決調控,而是受制于房地產自身的發展周期。即使不出臺調控措施,市場也會自動降溫。
需要指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并沒有透露出太多的嚴厲的舉措,抑制炒房的政策一直存在,炒房也不是2016年房價飆漲的重要原因,根本原因是在穩增長的壓力下房地產政策的寬松以及與貨幣政策導致的,推動了上漲的預期,炒房是結果,不是原因!抑制炒房只會改變短期預期,而不會改變長期預期。
對于房地產政策的理解,要站在2017年宏觀政策的總基調理解,2017年宏觀政策將“穩”和“風險”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穩中有進,則意味著房地產政策絕不會嚴厲打擊房地產。政策強調要“防止大起大落”,從房地產周期看,著力點在“大落”而不是“大起”,因為2017年的房地產也沒有大漲的基礎。
一些城市明確表示,2017年房價“環比不漲”,“環比不漲”可能成為很多城市效仿的調整目標,為未來的長效機制贏得時間。2017年房價最終的表現仍然是房地產自身周期使然。
三、土地市場大降溫,2016年很多“地王”命運叵測
2016年全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應不超過3.5萬億,低于2014年巔峰期4.2萬億的收入,但2016年熱點城市“地王”頻出,全國“地王”不僅量多,超過300個,而且樓面價相對于周邊房價升幅驚人。考慮到2017年整體房地產市場的降溫,以及房價漲幅回落的壓力,高價“地王”將對一些高杠桿拿地的房企造成極大的壓力。
從過去歷次地產調控周期“地王”的命運看,“地王”最終賺錢的屬于少數,大多賠錢賺吆喝。
第四、房地產稅不會出臺,大面積試點也是小概率
我在分析中國房價走勢時,從來不提房產稅,原因很簡單,就是我認為短期內出臺的概率等于零。
對于房產稅立法,從長遠而言,中國房地產領域的稅費改革是必須的,通過總體設計,如何對目前的稅費體系進行調整,并納入統一的房產稅,這個大方向沒有錯。但必須解決房產稅立法中民眾關注的焦點問題。比如征收目的,比如和土地出讓金的關系,比如70年土地產權如何解決,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房產稅是無法出臺的。
同時,必須告訴大家,房價上漲與否主要是預期,而不是稅收。房產稅抑制不了房價上漲,這是很多國家實踐證明了的。
五、該買房,還是該賣房?
這是個極具風險的問題,但必須回答。
首先,就房地產的小周期而言,2017年調整是大概率,房地產肯定不是2017年投資的重要選擇,要注意市場和政策的兩種風險。
其次,2017年6月,可以關注市場及政策層面的調整,根據市場和政策調整的情況對下半年的走勢再次進行預判和修正,上半年如果投資房地產,風險很大;但如果是孩子入學什么的,這是沒有辦法的,根本就不需要考慮投資回報,風險什么的,因為耽誤了孩子是最大的風險。
第三,我還是呼吁,高凈值人士減持國內的房地產,根本原因在于我擔心匯率和資本流出,導致中國的資產價格迎來一次調整和重估,這可能是2017年房地產最大的風險。但這只是針對高凈值人士,最少三套以上房子的。
第四,如果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和房地產的基本面沒大的逆轉,有一些安全的城市,在6月份之后是可以考慮出手買房的。我之前提到的廣州,西安,重慶,昆明,南寧,以及2016年房價漲幅不是很大的大連、寧波都可以持續關注。
需要指出,對于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貨幣大國以及城鎮化進行中的新興大國而言,優質的城市資源在相當一段時間都是這個國家的稀缺品,選擇優質城市,居住,生活,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部分。就此而言,房地產的大周期尚未結束,結束的只是青春的莽撞和叢林時代。
最后提出幾點關于樓市的思考:
其一、房地產政策必須告別“經濟目標”,回歸民生和居住,圍繞“房子是人住的”這一政策目標重新構建住房公共政策體系。
其二,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已經今非昔比,房地產當下最重大的問題絕不是庫存,而是嚴重的資源錯配,要打破大城市的邊界,而不是把人趕向中小城市。
第三,不要擔心房價漲跌,房價漲跌應該成為常態。
從目前情況來看,很多購房者并沒有從“房子是用來住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表態房價不能再漲了中獲得安慰,告別恐慌,而是在焦慮和恐慌中進行著矛盾的選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7你该买房,还是卖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丑闻使股票波动
- 下一篇: 9种蔬菜吃不对胜似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