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CO上线准备
(一)數據整理及導入
提供前月結帳完畢后的完整的資產負債表。
財務期初數據導入順序:
(1) 維護尚未存在的供應商/客戶主數據,注意相同供應商/客戶可統一使用同一編號;
(2)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主數據及其明細導入,檢查無誤后過帳到總帳;
(3) 應收/應付明細未清項目導入,要求進行帳齡的劃分;
(4) 一般總帳未清項和總帳科目余額導入;
注釋:(未清項:指一個帳戶的項目可被該帳戶的其他項目結清或核銷掉。在清帳或核銷過程中涉及到的項目的合計金額必定為零。因此該帳戶的余額總是等于未清掉的項目的合計金額。)
(5) 財務對帳,如果存在差異,財務手工調帳。
(6) 財務關帳
(7) 數據導入結束后將期初導入的科目9999999997、9999999998和9999999999在公司代碼下凍結
(二)一般總帳科目及貨幣資金余額
1. 一般總帳科目
提供前月結帳日的所有總帳科目余額,按目前SAP系統所設置的總帳科目余額單列
手工錄入會計憑證分錄為:
借或貸:一般總帳科目
貸或借:9999999999
2. 現金、銀行存款
a. 現金
提供前月結帳日的科目余額
b. 銀行存款
區分帳戶分別提供前月結帳日的科目余額
錄入會計憑證分錄為:
借:現金/銀行存款
貸:9999999999
(三)票據科目余額
1.一般總賬科目:應收票據-銀行承兌/貼現在途
spacerun: yes"> “應收票據-銀行承兌”、“應收票據-貼現在途”是一般總帳科目管理,不是未清項明細管理,提供前月結帳日的總帳科目余額,
錄入會計憑證分錄為:
借:應收票據
貸:9999999999
2. 總賬未清項明細管理:應收票據-商業承兌、應付票據-銀行承兌/商業承兌
在SAP中的總帳科目中,該科目為明細管理,必須按明細項目單列并區分借貸方單列;提供客戶(或供應商)應收/應付票據的特別總帳標識,應收/應付票據的出票人、受票人名稱、票據到期日等信息;必須保證明細總額與總帳科目余額一致
導入分錄為:
借:應收票據-商業承兌
貸:9999999999
或spacerun: yes"> 借:9999999999
spacerun: yes"> 貸:應付票據-商業/銀行承兌
(四)存貨
1. 存貨數據導入的步驟:
(1) 在導庫存數量之前,必須先按sd提供的物料編碼將標準價格導入系統,導入方式為CATT,維護會計視圖1中的標準價格、評估類及成本視圖1中的物料源
(2) 庫存導入的數量是盤點的實物庫存數量,由sd模塊導入。產生的庫存計價金額為:庫存數量 × 標準價格,憑證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科目
貸:9999999998
(3)對于實物庫存與財務庫存的差異,應列明差異明細,并分類處理差異原因(例如系統上線前已收貨未收發票及已收發票未收貨的),通過上線期初產成品未達科目記錄差異值,待上線后逐步清理。
(4)對于標準成本與賬面加權平均成本的價格差異,一般記入產成品成本差異科目,在后期的業務中逐步參與分攤。
(5)上線后的未達清理,應通知配置人員把相應的清理庫存科目與清理移動類型(901、902)配置連接
2.后期正常未達差異的一般處理:
(1)上線前實物已入庫財務未收發票,取得發票時,財務直接記帳,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期初上線未達
貸:xx供應商/客戶
(2)上線前實物未入庫財務已收發票,真正實物入庫時,SD做901或902移庫,產生財務憑證:
借:庫存商品-xx型號 (正數或負數)
貸:庫存商品-期初上線未達 (正數或負數)
(五)往來賬明細未清項
1.供應商明細未清項
系統上線前應盡可能清理掉往來掛帳!保證最少的未清項導入系統!!!
將實行供應商往來管理的應付款包括其他應付款按供應商(供應商編碼)及其統馭總帳科目未清項明細一一列出(區分借貸方),并注明該筆業務的應付款到期日的起始基準日期(區分賬齡)。對于在SAP系統中還未有供應商主數據的(如,其他應付款供應商或員工等)必須先在系統里建立相應的主數據
特別注意:SAP中將個人員工作為供應商管理,對于員工主數據的維護必須與HR人力資源管理的人事編碼相一致,保證集團內的同一個人的個人往來主數據必須唯一。
a) 供應商應付未清項明細
b) 供應商預付未清項明細, 同時提供供應商預付款的特別總帳標識
導入分錄為:
借:9999999999
貸:XXXX供應商
2.客戶明細未清項
系統上線前應盡可能清理掉往來掛帳!保證最少的未清項導入系統!!!
將實行客戶往來管理的應收款包括其他應收款按客戶(客戶編碼)及其統馭總帳科目未清項明細一一列出(區分借貸方),并注明該筆業務的應收款到期日的起始基準日期。對于在SAP系統中還未有客戶主數據的(如,其他應收款客戶等)必須先在系統里建立相應的主數據
a) 客戶應收未清項明細
b) 客戶預收未清項明細,同時提供客戶預收款的特別總帳標識
導入分錄為:
借:XXXX客戶
貸:9999999999
(六)固定資產余額
系統上線前應盡可能清理掉已報廢的資產,保證帳實一致,明細帳總帳一致,保證最少的可用資產導入系統!!!
(1)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在期初數據導入時主數據與期初余額同時導入,事務代碼為AS91,更改使用AS92;應將本年度購入和以前年度購入分別導入
(2) 檢查固定資產的重點在資產的資本化日期、有效使用年限、至前一年度12月31日累計已提折舊及本年度1月-上線前一月累計折舊金額。然后按SAP的折舊計算原理測算一下月折舊額與以前的月折舊差異,如果差異較大,則需要重新測算倒推已使用年限,差異較小可不作調整,差異值將在上線當月進行調整并計入當月的期間損益。
SAP理論計提月折舊={原值*(1-殘值率)-至前一年度12月31日累計已提折舊-至前一年度12月31日累計減值準備}/{(有效使用年限-至前一年度12月31日已提折舊年限)*12}
(3) 將固定資產明細導入系統后,經核對無誤,再將科目余額轉帳到總帳;通過事務代碼OASV,將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按資產類別錄入總額
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貸:累計折舊
貸:9999999997
(4)將固定資產明細與總帳科目進行核對,通過事務代碼ABST、ABST2,檢查余額為0則表示正確,否則進行更改
另注:假如上線時間為1月1號,導入資產時間為12月31日,此時首先要將資產的新財政年度打開AJRW,資產計入新的年度即不需要作余額結轉AJAB。
這個時間還要注意一點:除了上面的導入資產時間之外還有一個導入期間的設置。都在SPRO-FI-AA-ASSET DATA TRANSFER-PARAMETERS FOR DATA TRANSFER-DATA SPECIFICATIONS里頭,順序應該是配置期間(OAYC)->配置日期->AJAW開新的資產年度->導入數據。 remark by: Immortalwill
(七)CO上前線準備
(1) 期初成本要素維護:
(2) 成本中心設置:
(3) 成本對象層次結構設置
(4)創建生產成本主數據:成本收集器和成本對象層次
(5) 生產性成本中心計劃:
(6) 非生產性成本中心計劃
費用計劃:按生產性成本中心及作業類型(事務代碼:KP06),與生產性成本中心的費用計劃雷同。
總結
- 上一篇: 对科目***货币 ***未定义汇率差额科
- 下一篇: ABAP常见面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