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成本中心
一、組織結構
FI模塊中,級別最高的是科目表,一個科目表下面可以對應多個公司代碼;CO模塊中級別最高的是控制范圍,一個控制范圍下面對應多個公司代碼。FI模塊中的科目表和CO模塊中的控制范圍是一對一的關系。
CO里的報表都是基于控制范圍的,就像FI里的報表都是基于公司代碼,因此可以說控制范圍于CO,類似于公司代碼于FI。
二、CO基本概念
計劃值:一般企業在年初會有一個計劃(成本計劃、費用計劃、收入計劃),這個計劃可以調整,有多個,不會對實際值產生限制作用
預算值:對實際值有限制作用,實際值不能超出預算值
實際值:即實際的成本、費用、收入等,只有一個
版本:即計劃值的不同版本
三、成本要素Cost Element
1. 成本要素可以看作是CO的會計科目,在CO模塊下的記賬都是基于成本要素的
當用FS00創建損益類科目時,系統會自動創建一個成本要素(后臺可以配置將自動創建關閉),那為什么會這樣做呢?
業務上的原因:CO模塊的作用是給企業管理者出具費用報表等反應企業運營情況的報表,因此,當企業發生任何費用時,都需要帶到CO模塊下進行核算。因此SAP就在CO模塊下定義成本要素這個概念,成本要素的編碼和會計科目編碼一樣,這樣每次在損益類科目下記賬時,都會自動在成本要素下生成一比記錄
? ?? ???
那么創建損益類科目,系統會自動生成成本要素的后臺配置在哪里?如果配置?
在用OB13創建科目表時,集成——成本控制集成 里就可以配置是自動創建成本要素,還是手動創建:
上面的設置是控制所有損益類科目都會產生成本要素,那么怎么控制例如特殊的科目號碼段才會自動產生成本要素呢?
T-code:OKB2
注意:成本要素都會有一個有效期
2. 成本要素類別
在創建會計科目時,我們會為科目指定一個組:
同樣,CO創建成本要素時,也會為成本要素分配組(一般費用選擇1,收入選擇11,回扣等選擇12):
3. 查看CO下的憑證
CO的憑證可以從FI自動帶過來,也可以在CO下輸入生成。CO憑證大體有以下幾種生成方式:
FI->CO
CO->CO
MM->FI->CO
SD->FI->CO
? ?? ???
下面以FI做一筆憑證為例,看CO的憑證是什么樣子:
會計分錄:
借:費用 100
貸:現金 100
? ?? ???
在FI下生成憑證之后,可以查看CO下的憑證,除了在FI下的憑證,我們發現又多了兩筆憑證:利潤中心憑證和控制憑證。這里的控制憑證就是CO下生成的憑證:
雙擊控制憑證,可以查看明細,這張CO憑證只有一個科目,銀行科目并沒有帶過來:
T-code:KSB5 用于查看CO憑證明細
表COEP:存放CO憑證明細 (聯想BSEG)
表COBK:存放CO憑證抬頭 (聯想BKPF)
? ?? ???
CO下做憑證的T-code:KB11N
4. 創建成本要素
T-code:KA01
初級成本要素:對應FI模塊下的損益類科目
次級成本要素:只在CO模塊下有,FI模塊下無對應科目,用于CO下調賬
注意:次級成本要素和初級成本要素在CO中作用不同,因此類別也是不同的:
5. 成本要素組
將成本要素分組歸類,即是成本要素組,創建成本要素組的T-code:KAH1
好處:
1)便于分類查詢,出報表,例如可以將需要查詢的費用歸類,那么在出報表的時候,用成本要素組將這一類的費用拉出來就十分方便
2)當配置發生更改時,不用更改后臺(該后臺的話需要申請傳輸號碼,比較繁瑣),只需要在前臺更改組下面的成本要素即可
四、成本中心 Cost Center
損益類科目做帳時必須要分配一個成本中心,即費用是由哪個部門/項目承擔,成本中心在企業中即對應的是一個個部門。
例如下面這張CO憑證中,OTy對象指成本對象,CTR就是成本中心,意思是這筆早餐費是由1000這個成本中心(龐源物資部)來承擔的:
成本中心里默認的是只能記費用,不能記收入
KS03用于顯示成本中心主數據,成本中心的層次結構范圍是什么呢?
在SAP中,一般會按照部門實際情況定義一個組織結構,即這個部門的上一級是哪個部門,再上一級是哪個部門等等(標準組);但有時也會根據出報表的需要跨部門定義一個組織結構(非標準組),這里的層次結構范圍,就可以根據不同需要,來選擇不同的組織結構。
? ?? ???
創建標準組的T-code:OKENN(這里也可以創建成本中心)
創建非標準組的T-code:KSH1
如果用KSH1來查看標準組,如上例的S069,則顯示的內容和標準組是一樣的
? ?? ???
成本中心里還有一個功能范圍字段,這個是做什么用的呢?
功能范圍Functional Area是用于標識費用屬性的一個輔助字段,便于出費用報表。在用成本中心不能區分費用類別的情況下,在FS00創建會計科目時,就可以為科目指定一個功能范圍,如果想看某一類費用,即某個功能范圍的報表,用這個功能范圍作為Search key就可以了:
創建功能范圍的T-code:FM_FUNCTION
? ?? ???
如果費用在功能范圍里定義的和在成本中心中定義的屬性不同怎么辦?
費用的屬性先取決于功能范圍,然后取決于成本中心,例如功能范圍標志的是生產費用,成本中心標識的是管理費用,那么這筆費用的屬性為生產費用。
? ?? ???
回到KS03顯示成本中心的頁面,在控制頁簽中有一個“鎖定”字段:
查看成本中心,也就是部門費用的報表的T-code:S_ALR_87013611
單擊Document會跳轉到FI下的原始憑證
在查看成本中心報表的界面,如果選擇菜單欄Settings下的Options,并勾選Expert Mode,選擇Excel,則報表界面會和Excel集成:
FI模塊中,級別最高的是科目表,一個科目表下面可以對應多個公司代碼;CO模塊中級別最高的是控制范圍,一個控制范圍下面對應多個公司代碼。FI模塊中的科目表和CO模塊中的控制范圍是一對一的關系。
CO里的報表都是基于控制范圍的,就像FI里的報表都是基于公司代碼,因此可以說控制范圍于CO,類似于公司代碼于FI。
二、CO基本概念
計劃值:一般企業在年初會有一個計劃(成本計劃、費用計劃、收入計劃),這個計劃可以調整,有多個,不會對實際值產生限制作用
預算值:對實際值有限制作用,實際值不能超出預算值
實際值:即實際的成本、費用、收入等,只有一個
版本:即計劃值的不同版本
三、成本要素Cost Element
1. 成本要素可以看作是CO的會計科目,在CO模塊下的記賬都是基于成本要素的
當用FS00創建損益類科目時,系統會自動創建一個成本要素(后臺可以配置將自動創建關閉),那為什么會這樣做呢?
業務上的原因:CO模塊的作用是給企業管理者出具費用報表等反應企業運營情況的報表,因此,當企業發生任何費用時,都需要帶到CO模塊下進行核算。因此SAP就在CO模塊下定義成本要素這個概念,成本要素的編碼和會計科目編碼一樣,這樣每次在損益類科目下記賬時,都會自動在成本要素下生成一比記錄
? ?? ???
那么創建損益類科目,系統會自動生成成本要素的后臺配置在哪里?如果配置?
在用OB13創建科目表時,集成——成本控制集成 里就可以配置是自動創建成本要素,還是手動創建:
上面的設置是控制所有損益類科目都會產生成本要素,那么怎么控制例如特殊的科目號碼段才會自動產生成本要素呢?
T-code:OKB2
注意:成本要素都會有一個有效期
2. 成本要素類別
在創建會計科目時,我們會為科目指定一個組:
同樣,CO創建成本要素時,也會為成本要素分配組(一般費用選擇1,收入選擇11,回扣等選擇12):
3. 查看CO下的憑證
CO的憑證可以從FI自動帶過來,也可以在CO下輸入生成。CO憑證大體有以下幾種生成方式:
FI->CO
CO->CO
MM->FI->CO
SD->FI->CO
? ?? ???
下面以FI做一筆憑證為例,看CO的憑證是什么樣子:
會計分錄:
借:費用 100
貸:現金 100
? ?? ???
在FI下生成憑證之后,可以查看CO下的憑證,除了在FI下的憑證,我們發現又多了兩筆憑證:利潤中心憑證和控制憑證。這里的控制憑證就是CO下生成的憑證:
雙擊控制憑證,可以查看明細,這張CO憑證只有一個科目,銀行科目并沒有帶過來:
T-code:KSB5 用于查看CO憑證明細
表COEP:存放CO憑證明細 (聯想BSEG)
表COBK:存放CO憑證抬頭 (聯想BKPF)
? ?? ???
CO下做憑證的T-code:KB11N
4. 創建成本要素
T-code:KA01
初級成本要素:對應FI模塊下的損益類科目
次級成本要素:只在CO模塊下有,FI模塊下無對應科目,用于CO下調賬
注意:次級成本要素和初級成本要素在CO中作用不同,因此類別也是不同的:
5. 成本要素組
將成本要素分組歸類,即是成本要素組,創建成本要素組的T-code:KAH1
好處:
1)便于分類查詢,出報表,例如可以將需要查詢的費用歸類,那么在出報表的時候,用成本要素組將這一類的費用拉出來就十分方便
2)當配置發生更改時,不用更改后臺(該后臺的話需要申請傳輸號碼,比較繁瑣),只需要在前臺更改組下面的成本要素即可
四、成本中心 Cost Center
損益類科目做帳時必須要分配一個成本中心,即費用是由哪個部門/項目承擔,成本中心在企業中即對應的是一個個部門。
例如下面這張CO憑證中,OTy對象指成本對象,CTR就是成本中心,意思是這筆早餐費是由1000這個成本中心(龐源物資部)來承擔的:
成本中心里默認的是只能記費用,不能記收入
KS03用于顯示成本中心主數據,成本中心的層次結構范圍是什么呢?
在SAP中,一般會按照部門實際情況定義一個組織結構,即這個部門的上一級是哪個部門,再上一級是哪個部門等等(標準組);但有時也會根據出報表的需要跨部門定義一個組織結構(非標準組),這里的層次結構范圍,就可以根據不同需要,來選擇不同的組織結構。
? ?? ???
創建標準組的T-code:OKENN(這里也可以創建成本中心)
創建非標準組的T-code:KSH1
如果用KSH1來查看標準組,如上例的S069,則顯示的內容和標準組是一樣的
? ?? ???
成本中心里還有一個功能范圍字段,這個是做什么用的呢?
功能范圍Functional Area是用于標識費用屬性的一個輔助字段,便于出費用報表。在用成本中心不能區分費用類別的情況下,在FS00創建會計科目時,就可以為科目指定一個功能范圍,如果想看某一類費用,即某個功能范圍的報表,用這個功能范圍作為Search key就可以了:
創建功能范圍的T-code:FM_FUNCTION
? ?? ???
如果費用在功能范圍里定義的和在成本中心中定義的屬性不同怎么辦?
費用的屬性先取決于功能范圍,然后取決于成本中心,例如功能范圍標志的是生產費用,成本中心標識的是管理費用,那么這筆費用的屬性為生產費用。
? ?? ???
回到KS03顯示成本中心的頁面,在控制頁簽中有一個“鎖定”字段:
查看成本中心,也就是部門費用的報表的T-code:S_ALR_87013611
單擊Document會跳轉到FI下的原始憑證
在查看成本中心報表的界面,如果選擇菜單欄Settings下的Options,并勾選Expert Mode,選擇Excel,則報表界面會和Excel集成:
總結
- 上一篇: AFAB折旧运行的几种情况
- 下一篇: 成本要素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