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科目初始数据录入
設置好會計科目、相關核算項目和幣別后就可以進行科目初始化的錄入了。
?
一、科目初始數據界面總體介紹
?
(一)界面中顏色的含義:
在“科目初始數據”界面中系統以不同的顏色來標識不同的數據:
?
1、?白色區域:
表示可以直接錄入的賬務數據資料,它們是最明細級普通科目的賬務數據。
?
2、黃色區域:
表示為非最明細科目的賬務數據,這里的數據是系統根據最明細級科目的賬務數據或核算項目數據自動匯總計算出來的。
?
3、?綠色區域:
系統預設或文本狀態,此處的數據不能直接輸入。
?
(二)、過濾條件:
在初始余額的錄入界面,單擊“過濾”圖標,可對界面的顯示項目進行設置。
?
(三)、界面各個欄目的含義:
在“科目初始數據”界面中,所能錄入的內容主要包括:期初余額、累計借方、累計貸方以及本年累計損益實際發生額四項。
期初余額:是指在進行初始化當期的期初科目余額。
累計借方:指某一科目自年初至初始設置時為止借方累計發生額。
累計貸方:指某一科目自年初至初始設置時為止貸方累計發生額。
本年累計損益實際發生額:
由于損益類科目處理的一些特點,對于在賬套啟用之前所發生的損益類科目的實際發生額,系統無法取到。因此這里就需要用戶將損益類科目的本年累計實際發生額在初始化時錄入系統,這樣系統才能對損益類科目的實際發生額進行處理,才能保證有關業務資料數據的準確。
損益類科目的本年累計實際發生額與損益類科目的借方累計或貸方累計數是不同的,他們之間往往會不一致。例如:某年的營業收入為200萬,后來又發生退貨5萬,那么營業收入的實際發生額為195萬。但在實際進行賬務處理時,退貨的5萬就有可能會借記銷售收入,這樣銷售收入的累計貸方就是200萬,這顯然與銷售收入的實際發生是不一致的。因此,在輸入本年累計損益實際發生額項目時一定要輸入它的實際發生額數據,否則將來在輸出利潤表及其他有關損益類科目的報表時,所取數據可能會不正確。
系統中賬套數據的年初余額將根據以下的公式自動計算得出:
借方年初余額=期初余額+本年累計貸方發生額-本年累計借方發生額
貸方年初余額=期初余額+本年累計借方發生額-本年累計貸方發生額
您只需輸入最明細級科目的有關期初余額、累計借方、累計貸方數據。對于上級科目數據,系統會自動進行匯總計算。
?
二、啟用期間對科目初始化的影響
賬套啟用時間不同,需要錄入的科目初始數據有所不同:
?
賬套的啟用時間是會計年度的第一個會計期間:
只需錄入各個會計科目的初始余額。
?
賬套的啟用時間非會計年度的第一個會計期間:
此時需錄入截止到賬套啟用期間的各個會計科目的本年累計借、貸方發生額、損益類科目的實際發生額和各科目的初始余額。
?
三、科目初始數據錄入的方式
?
存在明細科目錄入:
在初始化界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存在下級明細,則上級科目所屬行是黃色的,不能直接錄入,您只需要錄入下級明細的初始數據即可,上級自動匯總。
?
進行外幣核算的科目錄入:
對于存在外幣核算的科目,在“科目初始數據”窗口的<幣別>下拉列表框中,可選擇不同的貨幣幣種進行錄入。選擇非本位幣的其他幣種時,所有的數據項目都會分為原幣和折合本位幣兩項,在輸入完原幣數額后,系統會根據預設的匯率自動將原幣折算為本位幣,本位幣也可手工修改。
?
進行下掛核算項目的科目錄入:
如果科目設置了核算項目,系統在初始數據錄入的時候,會在科目的核算項目欄中做一標記“√”,單擊“√”,系統自動切換到核算的初始余額錄入界面,每錄完一筆,系統會自動新增一行,當然,您也可以單擊鼠標右鍵增加新的一行來錄入數據。
?
應收應付初始化數據的直接導入:
如果財務與業務結合使用模式,才提供此功能。
由于應收應付初始化數據是在客戶和供應商中錄入的,為了避免用戶重復工作,可直接導入到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科目中。
在“科目初始數據”錄入界面中,單擊〖文件〗→〖引入往來單位初始數據〗,系統將客戶、供應商及其期初余額自動引入到對應會計科目中。
?
試算平衡檢查:
所有初始數據錄入并保存后,還需要對所錄數據進行檢查。單擊【平衡】或選擇菜單〖查看〗?〖試算平衡〗,顯示試算平衡結果,如圖??:
如果存在外幣核算,需先選擇幣別為“綜合本位幣”再進行試算平衡檢查,只有在綜合本位幣狀態下試算結果平衡,系統才允許您結束初始化,否則就不能結束初始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KIS科目初始数据录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主生产计划的功能以及其相关MRP类型参数
- 下一篇: 票据承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