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超71%遗嘱涉及房产,00后立的什么?
近日,“怎么看待年輕人立遺囑”、“00后開始立遺囑了”的熱搜話題在網上爆火,遺囑優先,然后是繼承,看來00后與這個世界的關聯和他們對周圍人的感情是深而匪淺。
然而反觀一下這個問題,00后立的不是遺囑,是寂寞,是一種反映這個永遠都有寫不完的作業的背后的心酸,也是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戲謔或認真。
3月19日中華遺囑庫發布白皮書顯示,立遺囑趨向年輕化。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走進中華遺囑庫立遺囑,最年輕的遺囑人為17周歲。
00后對這個世界有什么囑托呢?他們給這個世界有什么留下的東西呢?
從“90后”分配財產的內容中可以看到,81.61%立遺囑的“90后”處理的是銀行存款,有71.54%是涉及到房產。與其它年齡段的立遺囑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遺囑中,“虛擬財產”的納入和安排成為其一個突出的特征:支付寶、微信、QQ、游戲賬號等虛擬財產是“90后”遺囑中常見的財產類型,其次就是證券基金。
網友評論:有錢的才立遺囑,像我們這種窮人遺囑上寫的可能都是微信和QQ密碼。遺產有:氪了小幾百的光遇和王者賬號,還有我的數位板子,還有我的歡樂斗地主里面還有3000多豆,留給誰啊?
此外,近三年來,立遺囑的人越來越多了。截至2020年底,中華遺囑庫已向社會提供遺囑咨詢25.6萬人次,登記保管了19萬份遺囑,目前已生效遺囑共計954份。
自疫情暴發以來,中華遺囑庫上線“微信遺囑”小程序留言功能,在2020年,中華遺囑庫一共收到將近7萬份“微信遺囑”。 從數據來看,微信遺囑最受年輕人青睞,留下“微信遺囑”的人中,超過66%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過,要注意的是,微信遺囑并非法律意義上的遺囑。《民法典》對遺囑的形式有嚴格的要求,微信遺囑主要傳達對家人的叮嚀、囑托和祝福等情感,僅適用于處理非財產性的事務,并不符合法律規定。
據悉,如果當地有中華遺囑庫可以去,或者去公證處,去之前要先給工作人員打電話,明確帶哪些資料,怎么查詢。交費根據遺產來定,但不會交很多。這樣是有法律效力的。
其實,年紀小不代表無財富,生命無積累;年紀小不代表無牽無掛。00后立遺囑,你怎么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90后超71%遗嘱涉及房产,00后立的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租房还是买房结婚?大数据告诉你年轻人的真
- 下一篇: 中年女性凹“少女感”引发不适,90后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