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点击屏幕次数_手机屏幕刷新率那点事儿!
屏幕刷新率是指電子束對屏幕上的圖像重新掃描的次數。刷新率越高,顯示的畫面穩定性就會越好,眼睛也就不會累。
屏幕有刷新率,我們的眼睛也有刷新率,所謂的人眼刷新率就是我們眼睛一秒看到的圖像數量。到目前為止我們眼睛刷新率極限還沒有確定的數字。一般飛行員的平均人眼幀數為220FPS,長期玩PS類游戲的玩家們人眼幀數會普遍較高。
更高的刷新率在同樣的時間內有著多的畫面幀數,幀率越高,畫面殘影越少,動畫也就越流暢。60Hz的屏幕就是一秒鐘刷新60次,90Hz的屏幕就是一秒鐘刷新90次。
既然高刷新率屏幕可以帶來直觀的視覺體驗變化,并且屏幕在日常使用中也占據了幾乎所有場景,那為什么直到今年高刷新率才在手機上逐漸鋪開呢?
1.功耗
首先是最基礎的問題——功耗,90Hz的屏幕模組要比普通60Hz的屏幕模組功耗高出16%-20%,并且因為每秒顯示的圖片數量增加了50%,因此處理器的運算量也隨之增大。如果為了應對增加的運算量增加頻率,那么又會額外提升功耗。因此對于CPU整體性能的要求就相對較高。
2.色彩
除了功耗問題,高刷新率對于屏幕色彩也會有影響,在高刷新率的前提下保證高色域和色準,也存在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簡單來說,刷新率的提高會讓每一幀圖像生成的時間縮短,導致每一幀圖像之間的色彩差異隨之減小,如果處理不好,屏幕的色彩表現力就會大打折扣。
3.觸控采樣率
增高的刷新率帶來的屏幕流暢感能否與用戶使用時的跟手性一致,也是高刷新率屏幕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屏幕有更高的“觸控采樣率”。尤其是早期高刷新率屏幕針對的多為電競游戲手機,游戲時的“跟手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也就是常說的延遲問題。
提高觸控采樣率,可以讓屏幕更快的捕捉到手指的交互動作并進行反饋,降低操作延遲,從而讓高刷新率屏幕真正發揮應有的體驗效果。目前國內外的主流高刷新率屏幕都已經達到135Hz或240Hz的觸控采樣率,可以應對當下90Hz或120Hz的高刷新率屏幕。
4.軟件適配
硬件層面上的問題是一方面,軟件層面的優化和適配也顯得尤為關鍵。之前的ROG手機和努比亞紅魔3,均以游戲手機作為定位,但是在當時發布節點,可以適配的游戲應用卻并不多,或者說,市面上主流的手機游戲并沒有適配90Hz,如《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等。
游戲應用只是日常用戶使用中的一部分,社交、辦公、影音等各類應用,都需要廠商實打實地花費大量精力去細心調教,才可以適配90Hz的高刷新率屏幕。一加7 Pro的成功,一方面就源于它做到了“系統全局90Hz”的體驗效果:系統UI交互和各類軟件應用均可以體驗90Hz屏幕帶來的“流暢”。
就跟我上面講到的一樣,對于手機本身以及用戶來說都很重要,他跟屏幕畫面 反應流暢度 畫面舒適度都有緊密聯系。90Hz的高刷新率必然是比60Hz刷新率屏幕看著舒適,日常使用或游戲都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目前各大手機廠商也都在探索這方面,以后也會有更高的屏幕刷新率手機。
喜歡就關注小猿哦
部分文字、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請聯系刪除!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秒点击屏幕次数_手机屏幕刷新率那点事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闪灯什么意思_开车碰见别人闪灯知道是什么
- 下一篇: uniapp 自定义进度条_如何解决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