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标_供应链改进常用评估指标
供應鏈改善項目大部分是基于供應鏈SCOR模型開展,在SCOR模型中,涉及到分銷、計劃、采購、制造、配送、退貨等功能環節。而供應鏈的改善核心內容是流程的優化、規則的確定,最終體現在兩大目標:“高交付、低成本”。 那么有關供應鏈“高交付、低成本”改善過程中具體的目標有哪些呢?用哪些KPI指標來評估供應鏈的“高交付、低成本”呢?下面是筆者在長期供應鏈管理咨詢工作中總結出來的部分供應鏈評估指標,現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供應鏈改善過程中常用的指標分類
1. 定量指標
2. 定性指標
二、定量指標詳解
1. 庫存周轉率(ITO, Inventory Turnover)
1.1 定義:衡量材料在工廠里或是整個價值流中,流動快慢的標準;指標越大說明庫存控制水平越高,資金流動性也越大,周轉率通常用周轉次數來表示,也就表示在一定時間內庫存資金周轉多少次。
1.2 公式:庫存周轉率=(該期間的出庫總金額/該期間的平均庫存金額)×100%=該期間出庫總金額/(期初庫存金額+ 期末庫存金額)/2×100% 。
1.3 分類:成品周轉率、生產材料周轉率、在制品周轉率。
1.4 計算例子:
某公司的成品庫存周轉率(萬元、次數)如下圖:
注:
(1)銷售金額=每月實際銷售金額成本
(2)平均成品庫存=(期初+期末)/2
(3)庫存周轉率(次數)=銷售金額÷平均庫存
2. 準時交付率(OTD, On-Time Delivery)
2.1 定義:準時交貨率是指供應商在一定時間內準時交貨的次數占其總交貨次數的百分比。準時交貨率高,說明其生產能力強,生產管理水平高。
2.2 公式:(某期間實際準時交付的訂單條數/客戶需求或承諾的總訂單條數) ×100%,其中訂單條數是指一個訂單含多個產品型號 。
2.3 分類:
2.3.1 承諾交付率(OTDC):實際對比需求,統計準時交貨率。
2.3.2 需求交付率(OTDD):實際對比承諾,統計準時交貨率
2.3.3 綜合交付率(OTD):考慮需求和承諾兩方面,OTD=OTDC ×OTDD。
2.3.4 計算例子:
上例中共有三個訂單,17個產品型號的訂單需求,匯總起來有20個訂單條數(20個需求記錄),根據上述計算公式:
? 需求準時交付率:OTDD=12/20*100%=60%
? 承諾準時交付率:OTDC=15/20*100%=75%
? 綜合準時交付率: OTD=OTDD*OTDC=60%*75%=45%
3. 銷售預測準確率(SFAR,Sale Forecast Accuracy Rate)
3.1 定義:用于評估銷售預測的在總量及產品品種型號上實際執行情況的指標,準確率高說明造成的產品物料積壓越少,準時交付也越高,客戶滿意度也高。
3.2 公式: 有總量準確率和品種吻合度兩種計算方法,詳見下面分類。
3.3 分類:
3.3.1 總量預測準確率=(實際銷售的產品總數量/預測時的總數量) ×100%
3.3.2 產品型號吻合率=(實際銷售的品種在預測清單里出現的品種數量/預測時的品種數量)×100%,也就是說實際銷售的 品種與預測品種的存在交集的那部分品種數占總預測品種數 。
3.3.3 綜合預測準確率=總量預測準確率×產品型號吻合率。
3.4 計算例子:
上例中共對18個品種進行預測,預測總量是109106臺,實際執行過程中,實現要貨的品種有21個品種(其中最后6個品種是沒有預測但實際又要貨的),實際總量是104752臺,所以:
? 總量預測準確率:=104752/109106 *100%=96% ? ?品種吻合率:=15/18 *100%=83.3%。
? 綜合預測準確率:=96%*83.3%=80%。
4. 庫存準確率(IAR, Inventory Accuracy Rate)
4.1 定義:根據管理程度不一樣,庫存準確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只要實物與賬務數量一致;另一方面要求賬、物、卡一致。
4.2 公式: 計算庫存準確率可以根據抽樣檢查的結果來計算,如抽樣10次,每次隨機10個物料樣本,則總體樣本數為100(次.個),如果其中有80(次.個)是一致的,則庫存準確率為80%。
4.3 分類:
4.3.1 賬物卡庫存準確率;
4.3.2 成品庫存準確率(一般99%以上);
4.3.3 半成品庫存準確率(一般95%以上);
4.3.4 原材料庫存準確率(一般95%以上);
4.4.5 A類物料準確率 (一般95%以上) ;
4.4.6 B類物料準確率(一般90%以上) ;
4.4.7 C類物料準確率(一般80%以上)。
4.4 計算例子:
上例中分3次抽樣對庫存物料進行抽查,每次8個物料,共有24(次/個)抽查記錄。其中,實物與賬面一致的有20個,賬、物、卡一致的有16個,準確率如下:
? 賬物庫存準確率=20/24*100%=83.3%; ?賬物卡庫存準確率=16/20*100%=66.7%。
三、改善指標的應用
各工廠根據上述指標的計算,收集最少半年以上的基礎數據,計算出指標的基準值,再根據公司的總體目標,確定在基準值的基礎,需要多少個百分點的改善幅度。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评估指标_供应链改进常用评估指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写空气质量提醒_你所在的城市
- 下一篇: iphone屏幕镜像如何全屏_苹果系统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