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函数缓存 (Function caching)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Python 函数缓存 (Function caching)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函數返回值緩存是優化一個函數的常用手段。我們可以將函數、輸入參數、返回值全部保存起來,當下次以同樣的參數調用這個函數時,直接使用存儲的結果作為返回(不需要重新計算)。
函數緩存允許我們將一個函數對于給定參數的返回值緩存起來。當一個I/O密集的函數被頻繁使用相同的參數調用的時候,函數緩存可以節約時間。
Python 3.2及以后版本
我們來實現一個斐波那契計算器,并使用lru_cache。
''' 遇到問題沒人解答?小編創建了一個Python學習交流QQ群:579817333 尋找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幫互助,群里還有不錯的視頻學習教程和PDF電子書! ''' from functools import lru_cache@lru_cache(maxsize=32) def fib(n):if n < 2:return nreturn fib(n-1) + fib(n-2)>>> print([fib(n) for n in range(10)]) # Output: [0, 1, 1, 2, 3, 5, 8, 13, 21, 34]# 我們也可以輕松地對返回值清空緩存,通過這樣: fib.cache_clear() 那個maxsize參數是告訴lru_cache,最多緩存最近多少個返回值。functools模塊和cachetools模塊都提供了類似的緩存機制。
functools提供了lru_cache,如果緩存數據超出參數maxsize的值,就用LRU(最少最近使用算法)清除最近很少使用過的緩存結果
而cachetools模塊提供了更多緩存失效策略:
- LFUCache(Least Frequently Used (LFU) cache implementation.)
- LRUCache(Least Recently Used (LRU) cache implementation.)
- RRCache(Random Replacement (RR) cache implementation.)
- TTLCache(LRU Cache implementation with per-item time-to-live (TTL) value.)
Python 2系列版本
你可以創建任意種類的緩存機制,有若干種方式來達到相同的效果,這完全取決于你的需要。
這里是一個一般的緩存:
總結:
函數的緩存是通過閉包實例來實現的,對于每一個被加上cache裝飾器的函數,運行時都會被創建一個不同的閉包實例。
參數的緩存是通過閉包實例中引入的哈希表(dict)的key來保存的。
返回值的緩存是通過字典形式保存,鍵為函數參數,值為函數返回值,。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 函数缓存 (Function caching)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3对urllib和urlli
- 下一篇: python字符串/列表/字典互相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