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三考摆线吗_考研数学,需要从课本开始吗?这样会不会比较慢?
更新:文中提到的課本推薦題單,可以私信我免費獲取。
再次更新:看考研視頻的學生注意,有些零基礎班一般面向的對象是大一大二的學生,沒有對考研進行適配,所以細節太多,會浪費不少時間,建議直接從基礎班開始看起。
-----------------------------------------------------------
借用金庸武俠的思想:武林秘籍再好,也要先練好內功,再去修習,否則只能停滯不前,甚至走火入魔。
我當年剛開始教考研數學的時候,教的都是本校的學生(一個985學校),用的是李正元范培華的全書。當時雖然教學經驗還略顯不足,但是一般學生3個月到半年也能考個985以上的院校。
所以,我當時也認為,考研數學只需要全書刷兩遍就可以了(當時還盛傳一種錯誤的思想:復習不能開始的太早,否則容易后勁不足,暑假再開始復習就好)。
后來,當我的學生變成普通二本或者三本的學生時,我發現我這套經驗不管用了。
學生聽完講課后,回去無法獨立的做出題來。
導致學生只能把題和答案抄了一下,標注出自己哪里不懂,然后下次課后等我針對性的答疑。
答疑過后,學生的確把題弄懂了,也知曉題目的出題原理、考查點、切入思路等,但是,隔一段時間后,還是很快就又忘記了。
最終導致教學效果變差了。
而且,由于學生課下作業做一個錯一個,自己獨立作出的題目很少,導致學生學習體驗也很差。(誰會愿意打游戲時,每局都輸呢)
注意,上述還是有老師講解的狀態下。假如沒有老師講解,復習效果會更差。
后來,我仔細的反思了一下,不同基礎的學生,適合的書是不一樣的。
對于985的學生來說,全書上一個題一般只有一小點不懂,所以很容易就能掌握。但是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一道題可能步步是坎,弄懂了這里,那里又不懂了,所以即使弄懂了,也容易顧此失彼,很快就會忘記。
而且,基礎一般的學生,計算能力一般也存在問題。而很多學生其實分不清是計算的失誤,還是理解的失誤。不管哪種失誤,統一歸為"又一道題沒有做出來"。幾個題過后,心態崩了,就學不進去了。
后來,我發現了這么一個教學理念:學習就像爬臺階。
臺階高度合適,腿長的一步爬的高一點,相應爬的快一些。
腿短的雖然一步爬的矮一點,但是只要臺階合適自己的腿長,加快下步頻,其實也沒慢多少。
而且,大家的目標高度也不一樣,我爬的慢,但只要每天都有進度,把目標調低一點即可。
而常見的誤區是,腿短一點的學生(基礎不好的學生)非要和腿長的學生爬一樣高度的臺階(相同難度的題集),導致腿長不夠,上肢來湊。
人家是爬臺階,你是爬墻。
人家輕松的爬了很多臺階,感覺學習也沒什么難的。
而你爬了幾級臺階就精疲力盡,懷疑人生了。然后很多學生就氣急敗壞的學英語去了。最終導致得分很低。(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數學二,有31.14%的人,數學總分低于45分)
而假如你選擇合適的臺階,雖然每步都慢一些,至少心態不容易失衡。可以讓自己更加平和的往前走,時間久了,其實也會有很大的進步。
為了加深理解,我還喜歡用新班和新學生來做進一步的展開敘述。
當班里來個新學生時,他只要做完自我介紹,你基本就能把他的個人信息記住。因為信息量很少,而且這個信息量足夠新穎,讓你有興趣記住。你的大腦也有能力記住這個小量的信息。
但是,當你進入一個新班時,假設班主任讓所有的學生都做一下自我介紹,而你試圖把他們都記下來(類似于你想掌握一道對你來說,很難的題),到頭來你會發現,你一個都沒記住。你最后只能先記住同桌,然后前后桌,然后再慢慢擴大范圍,最后把所有人都記住。這時,再給你一張班級人員名單,你很快就記住了,因為里面的名字你都是熟悉的。
但是,假如你嫌棄先認識同桌,再認識前后桌的方法太慢了,你想快一點,所以你每天把班級人員名單都背上一遍,這樣過了一個月,你可能也能記住里面枯燥的名字,但是仍然很快就會忘記。因為對于你來說,名字只是無聊的兩字或三字組合而已。
回到數學的學習中。
假設你基礎不好的話,先課本再全書,或者先1800入門和基礎再全書,就類似于先把同桌和前后桌認識后,再去記憶班級人員名單。
而直接做全書,就類似于直接通過重復來記憶班級人員名單。
哪怕你強行記住了,也會因為干巴巴的知識點而很快就會忘記。
假如你基礎好,可以理解為你已經把班里每個人都認識了,那么直接背名單(做全書)是可以的。
再強調一遍上面的教學理念:學習就像爬臺階。 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臺階來往上爬。
當然,課本上的題不用全做,只做挑選的題目即可。
我自己多年的講課過程中,總結了一份精心挑選的題目列表,有興趣的可以找我索要(知乎允許上傳文件或者百度網盤鏈接嗎?怕被刪帖,大家感興趣的私信我吧。)
這份題集是在教學過程中,幾經增刪后形成的。自認為質量比"帶你學"系列要好一些(哈哈)。
課本當然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其一個缺點就是作為一本需要有老師講解的教材,知識點和解題技巧羅列的不夠明顯。但是,題目還是很全面的,該練習到的方法基本都會涉及。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建議大家先看一下對應章節的視頻,然后使用視頻里面的方法和技巧來做課本的習題。這樣比直接做綜合性的題目,效果會好很多。
還有一個細節:真題里面“似曾相識“的題目只會來源于兩本書:歷年真題詳解和教材。畢竟,命題人也是要避嫌的。從這兩本書上,進行修改出題,最公平。
有的學生說,全書上面也有很多真題啊。那是因為,先有的真題,然后全書又收錄了。而課本上的似曾相識的題,大多是先有的課本課后題,再有的真題(同濟課本也收錄了少量真題)。
那么,看課本會不會比較慢呢?我的觀點是:數學學習,慢就是快。與其囫圇吞棗,反復看多遍都無效果,不如扎扎實實一遍就好。
關于做題方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考研數學,如何做題才能保證過后不忘?避免熊瞎子掰棒子式學習?zhuanlan.zhihu.com2021考研數學接力題典1800勘誤?zhuanlan.zhihu.com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考研数学三考摆线吗_考研数学,需要从课本开始吗?这样会不会比较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 长按缩放拖动_十年And
- 下一篇: jmeter线程说明_4.centos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