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apacity-platform环境安装
來源:https://www.kancloud.cn/owenwangwen/open-capacity-platform/1048259
簡介
運行項目是需要前提條件的,需要部署如下軟件
| centos | 7.5 | ? |
| JDK | 1.8 | ? |
| mysql | 5.7+ | ? |
| redis | 3.2+ | ? |
linux
linux環境可以到百度網盤下載一個虛擬機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p0q5UT_cPZizyDxnaZJ6Nw
提取碼:8gho
復制這段內容后打開百度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Jdk
安裝1.8.0的所有文件
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 -y要求1.8,因為用到了lambda表達式
例如
@Overridpublic void write(List> items) throws Exception { items.forEach(n -> { // 如果等級一致 n.forEach((k,v)->{ try { System.out.print( new String(v.getBytes("UTF-8"),"UTF-8")+"\\t");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System.out.println();});Mysql
安裝倉庫
wget [http://repo.mysql.com//mysql57-community-release-el6-8.noarch.rpm](http://repo.mysql.com//mysql57-community-release-el6-8.noarch.rpm)yum localinstall mysql57-community-release-el6-8.noarch.rpmvi /etc/yum.repos.d/mysql-community.repo
第1步、yum安裝mysql\[root@stonex ~\]# yum -y install mysql-server安裝結果:Installed:mysql-server.x86\_64 0:5.1.73-3.el6\_5 Dependency Installed:mysql.x86\_64 0:5.1.73-3.el6\_5 perl-DBD-MySQL.x86\_64 0:4.013-3.el6 perl-DBI.x86\_64 0:1.609-4.el6yum install -y mysql-connector-java第2步、設置開機啟動\[root@stonex ~\]# chkconfig mysqld on第3步、啟動MySql服務\[root@stonex ~\]# service mysqld start如果mysql 是5.7版本會有密碼驗證插件安裝和開啟,安裝完mysql后一個超級用戶會被創建密碼將會被儲存到error log filesudo grep ‘temporary password’/var/log/mysqld.log 可以看到臨時密碼然后需要以下命令修改密碼mysql –uroot –p輸入臨時密碼后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q2w3e4r';第4步、用新密碼登陸mysql -uroot -p'1q2w3e4r'第5步、基本命令show databases; //查看系統已存在的數據庫use databasesname; //選擇需要使用的數據庫drop database databasename; //刪除選定的數據庫exit //退出數據庫的連接create database test01; //建立名為test的數據庫show tables; // 列出當前數據庫下的表其他基本的增刪改查使用標準SQL即可第7步、開放遠程登錄權限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1q2w3e4r' WITH GRANT OPTION;FLUSH PRIVILEGES;5.7或者以上,如果是linux注意設置mysql大小寫不敏感
vi /etc/my.cnf lower_case_table_names =1Redis
- 下載安裝包
- 解壓安裝包并安裝
Redis沒有其他外部依賴,安裝過程很簡單。編譯后在Redis源代碼目錄的src文件夾中可以找到若干個可執行程序,安裝完后,在/usr/local/bin目錄中可以找到剛剛安裝的redis可執行文件。
如下圖:
- 啟動Redis
通過初始化腳本啟動Redis
在Redis源代碼目錄的utils文件夾中有一個名為redis_init_script的初始化腳本文件。需要配置Redis的運行方式和持久化文件、日志文件的存儲位置。步驟如下:
1、配置初始化腳本
首先將初始化腳本復制到/etc/init.d 目錄中,文件名為 redis_端口號,其中端口號表示要讓Redis監聽的端口號,客戶端通過該端口連接Redis。然后修改腳本第6行的REDISPORT變量的值為同樣的端口號。
2、建立以下需要的文件夾。
| /etc/redis | 存放Redis的配置文件 |
| /var/redis/端口號 | 存放Redis的持久化文件 |
3、修改配置文件
首先將配置文件模板(redis-4.0.2/redis.conf)復制到/etc/redis 目錄中,以端口號命名(如“6379.conf”),然后按照下表對其中的部分參數進行編輯。
| daemonize | yes | 使Redis以守護進程模式運行 |
| pidfile | /var/run/redis_端口號.pid | 設置Redis的PID文件位置 |
| port | 端口號 | 設置Redis監聽的端口號 |
| dir | /var/redis/端口號 | 設置持久化文件存放位置 |
現在也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來啟動和關閉Redis了
/etc/init.d/redis_6379 start /etc/init.d/redis_6379 stop執行日志
【重中之重】讓Redis隨系統自動啟動,這還需要對Redis初始化腳本進行簡單修改,執行命令:
在打開的redis初始化腳本文件頭部第四行的位置,追加下面兩句
# chkconfig: 2345 90 10 # description: Redis is a persistent key-value database上圖紅色框中就是追加的兩行注釋,添加完畢后進行保存,即可通過下面的命令將Redis加入系統啟動項里了
//設置開機執行redis腳本 chkconfig redis_6379 on通過上面的操作后,以后也可以直接用下面的命令對Redis進行啟動和關閉了,如下
service redis_6379 start service redis_6379 stop經過上面的部署操作后,系統重啟,Redis也會隨著系統自動啟動,并且上面的步驟里也配置了Redis持久化,下次啟動系統或Redis時,有緩存數據不丟失的好處。
- 停止Redis
考慮到 Redis 有可能正在將內存中的數據同步到硬盤中,強行終止 Redis 進程可能會導致數據丟失。正確停止Redis的方式應該是向Redis發送SHUTDOWN命令,方法為:
redis-cli SHUTDOWN當Redis收到SHUTDOWN命令后,會先斷開所有客戶端連接,然后根據配置執行持久化,最后完成退出。
[info] Redis可以妥善處理 SIGTERM信號,所以使用kill Redis進程的 PID也可以正常結束Redis,效果與發送SHUTDOWN命令一樣。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open-capacity-platform环境安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实现第三方网页获取微信用户授权后
- 下一篇: open-capacity-plat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