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设计手册_合理选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侧隙
1、問題的提出 :
某單位生產(chǎn)汽車變速器齒輪精度為6級(GBT/0095.1-2-2008),模數(shù)m=3.25,中心距a=100mm左右,修緣、修形,完全符合設計要求。但經(jīng)測試,噪聲為68dB(A),而國外同類產(chǎn)品卻bb dB(A),經(jīng)反復推敲,從側隙上找原因,我們側隙為0.100~0.150mm,人家的側隙為0.050~0.080mm,由此得到啟發(fā)。側隙大小將影響噪聲大小。有人問及為什么7級精度內(nèi)齒圈,變位系數(shù)X2 〉0時,量柱距公差小,X=0時,公差中等,X〈0時,公差加大(Flender公司行星齒輪減速器)。現(xiàn)就這一問題作一簡述, 不一定對,旨在拋磚引玉。
2、合理選用齒輪傳動裝置的側隙
齒輪傳動裝置要保證正常運行必須要有保證側,便于形成油膜和溫升時不至于卡死,通常有一個最小側隙,最小側隙Jntmin是節(jié)圓上的最小圓周側隙,即當具有最大允許實效齒原的輪齒與也具有最大允許實效齒原相配輪齒相嚙合時,在靜態(tài)條件下在最緊允許中心距時的圓周側隙(見圖1)
所謂最緊中心距,對外齒輪來說是指最小的工作中心距,而對內(nèi)齒輪來說是指最大的工作中心距。
側隙的測量可用塞尺進行測量,也可用壓保險絲進行測量(見圖2)。
據(jù)國外資料介紹,側隙大小對噪聲的影響大小,側隙太小時,影響噪聲值為3~5dB (A),側隙過大時,影響噪聲值為0~14 dB (A)。
于是,齒輪副的側隙,推薦按表1所給的最小側隙, 國內(nèi)外經(jīng)驗的總結。計算確定齒原或公法線平均長度極限偏差(或量柱距偏差),開圓整為精度所規(guī)定的偏差代號與效值。
(1) 表1中a類,側隙對應的齒輪與箱體溫差為40℃,b類為25℃,C類 為16℃,d類為10℃。
(2) 對于行星齒輪傳動,尤其是重載行星齒輪傳動,由于結構緊湊,散熱條件較差,同時為了滿足均載浮動的要求,應采用較大的側隙。根據(jù)經(jīng)驗,按不同的用途,推薦為:精度不高,有浮動構件的低速傳動采用a類,精度較高(高于7級),有浮動構件的低速傳動采用b類,高精度(高于或等于5級)的高速或低速傳動采用c類或d類。
表1 最小側隙Jntmin
對于我國生產(chǎn)的NGW型行星齒輪減速器(JB/T6502-1995、JB/T6502-2015)和弗蘭德(Flender)公司P系列的行星齒輪減速器,均采用較大側隙。對于太陽輪、行星輪為b級精度(JB/T10095-2008),內(nèi)齒圈為7級的行星卡車人減速器,期齒原偏差或公法線平均長度極限偏差,內(nèi)齒圈量柱距偏差,直接查用Flender公司編制的偏差表。見張展主編的《機械設計通用手冊》第二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7.1、P1026-1029。
對汽車變速器,由于精度高,希望噪聲小,宜采用較小側隙。同時參考同類型產(chǎn)品,以資借鑒,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實踐與測試。曾記得,當年慕尼黑工大溫特(Winter)教授來華訪問時,與黃潼年先生交流時,黃提出“齒面刮傷原因之一是頂刃嚙合所致”,溫特教授馬上問一句“你做過測試沒有?“,黃回答說”沒有“,溫特教授接著說”等你做完測試后再與我討論。“可見,國外很重視實踐,實踐出真知。
此外,有人問及內(nèi)齒圈量柱距偏差,變位系數(shù)X2>0時小,X=0時中等,X<0時大。原因何在?
我們知道,內(nèi)齒圈的變位系數(shù)X2是假想內(nèi)齒圈用齒條刀具加工時的變位系數(shù)(基齒條制),實際上是插齒刀加工的(基齒輪制),其中心距變動系數(shù)為Y02。
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式中Z2為內(nèi)齒圈齒數(shù);Z0為插齒刀齒數(shù),&為壓力角
此式的推導,見張展編著的《漸開線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裝置》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3.1 P60。
于是行 X2m>Y02m (式中m為模數(shù))
則X2>Y02
以前,我早已用微積分方法證明了,變位系數(shù)和X2= X2±X1>Y,其中X1是小齒輪變位系數(shù),Y-中心距變動系數(shù)。
所以插齒刀加工X2<0時,公差要加大,否則嚙合時要產(chǎn)生干涉,無法正常運行與傳動。
由此可見,合理選擇齒輪副的側隙是相當重要的,以保證齒輪傳動處于最佳狀態(tài)下運行。任意選取側隙,不根據(jù)使用工況,雖然能運行,但不是處在最佳狀態(tài)下運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行星齿轮设计手册_合理选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侧隙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避免_旅游住宿如何避免雷区?
- 下一篇: 多线程编程有什么用途_为什么建议你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