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计算机网络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文章目錄
- 一、五層參考模型
- 1.網絡分層
- 2.請求過程
- 二、物理層(了解)
- 三、數據鏈路層
- 1.鏈路的定義
- 2.數據鏈路層三個基本問題
- (1)封裝成幀
- (2)透明傳輸
- (3)差錯檢驗
- 3.CSMA/CD協議
- 4.PPP協議
一、五層參考模型
1.網絡分層
為了更好地促進互聯網絡的研究和發展,國際標準組織ISO在1985年制定了網絡互連模型,OSI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它具有7層結構。但是學習研究我們還是用下圖所示的5層參考模型。
2.請求過程
客戶端向服務器請求數據,它的請求過程是怎么樣的?如下圖所示:
應用層發送的數據經過運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經過層層的包裝,然后發送給服務器,服務器再一層層的解開。
客戶端發送數據,每一層主要是在上一層的頭部添加數據,然后傳遞給下一層。比如數據鏈路層會在網絡層傳遞過來的數據前面加上PPP協議或者CSMA/CD協議所需要的數據。
二、物理層(了解)
1.物理層主要定義了接口標準、線纜標準、傳輸速率、傳輸方式等。
2.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
(1)數字信號的特點:
離散的信號,不適合長距離傳輸。
抗干擾能力強,受到干擾時波形失真可以修復。
(2)模擬信號的特點:
連續的信號,適合長距離傳輸。
抗干擾能力差,收到干擾時波形變形很難糾正。
3.信道
信道:信息傳輸的通道,一條傳輸介質上(比如網線)上可以有多條信道。
單工通信:
(1)信號只能往一個方向傳輸,任何時候都不能改變信號的傳輸方向。
(2)比如無線電廣播,有線電視廣播。
半雙工通信:
(1)信號可以雙向傳輸,但必須是交替進行,同一時間只能往一個方向傳輸。
(2)比如對講機。
全雙工通信:
(1)信號可以同時雙向傳輸。
(2)比如手機(打電話聽說同時進行)。
三、數據鏈路層
1.鏈路的定義
鏈路:從一個節點到相鄰節點的一段物理線路(有線或無線),中間沒有其他交換節點,比如下圖:
計算機0到路由器0算是一條鏈路;路由器0到路由器1算是一條鏈路;路由器1到路由器2算是一條鏈路;路由器2到計算機1算是一條鏈路;
數據鏈路:在一條鏈路上傳輸數據時,需要有對應的通信協議來控制數據的傳輸。
注意:不同類型的數據鏈路,所用的通信協議可能是不同的。
(1)廣播信道:CSMA/CD協議(比如同軸電纜、集線器等組成的網絡)
(2)點對點信道:PPP協議(比如兩個路由器之間的信道)
2.數據鏈路層三個基本問題
(1)封裝成幀
幀(Frame)的數據部分就是網絡層傳遞下來的數據報包(IP數據包,Packet)。
最大傳輸單元(MTU,Maximum Transfer Unit),每一種數據鏈路層協議都規定了所能夠傳送的幀的數據長度上限,以太網的MTU為1500個字節。
(2)透明傳輸
數據鏈路層數據的傳輸肯定切分成一個個幀進行傳輸,如何區分一個幀的開始和結尾呢?
使用SOH(Start Of Headers)作為幀開始符。
使用EOT(End Of Transmission)作為幀結束符。
但是如果傳輸的數據中包含SOH或者EOT怎么辦呢?如下圖所示:
措施:數據部分一旦出現了SOH、EOT就需要進行轉義,如下圖所示:
傳輸的數據中出現EOT或者SOH就填充ESC進行轉義然后進行傳輸,接收端拿到數據后去掉轉義字符即可。
(3)差錯檢驗
背景:傳輸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比特差錯,即1變成0,0可能變成1,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在計算機網絡傳輸數據時,必須采用各種差錯檢測措施。
措施:FCS(幀檢驗序列)是根據數據部分+數據鏈路層首部計算得出的。
流程:數據在傳輸之前先算出FCS填充到數據鏈路層尾部,當服務端拿到這一幀,再重新計算FCS進行比對,如果一致,說明數據是正確的;如果不一致,則說明數據傳輸過程中有差錯,則進行丟棄。
3.CSMA/CD協議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
使用了CSMA/CD的網絡可以稱為是以太網(Ethernet),它傳輸的是以太網幀。以太網幀的格式有:Ethernet V2 標準、IEEE的802.3標準,使用的最多的是Ethernet V2 標準,Ethernet V2幀的格式如下:
注意點:
(1)為了能夠檢測正在發送的幀是否產生了沖突,以太網的幀至少要64個字節。
(2)用交換機組建的網絡,已經支持全雙工通信,不需要再使用CSMA/CD協議,但它傳輸的幀依然是以太網幀,所以用交換機組建的網絡,依然可以叫做以太網。
(3)從上圖可知,以太網幀首部等于目標MAC地址+源MAC地址+網絡類型(IPV4或者IPV6)。
(4)以太網幀:以太網幀首部+數據+FCS。
(5)以太網的幀至少要64個字節,所以數據的長度至少是64-6(目標MAC地址)-6(源MAC地址)-2(網絡類型)-4(幀檢驗序列)=46字節,至多為1500個字節。
當數據部分的長度小于46個字節時,數據鏈路層會在數據的后面加入一些字節填充,接收端會將添加的字節去掉。如下圖所示:
長度總結:
以太網幀的數據長度:46~1500字節。
以太網幀的長度:64~1518字節(目標MAC+源MAC+網絡類型+數據+FCS)。
4.PPP協議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點對點協議。
(1)F代表幀開始符或幀結束符(0x7E)
(2)A代表Address字段,圖中的值是0xFF,形同虛設,點到點信道不需要源MAC、目標MAC地址。
(3)C代表Control字段:圖中的值是0x03,目前沒有什么作用。
(4)Protocol字段:內部用到的協議類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5、计算机网络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4、路由器和主机如何配置IP地址等信息才
- 下一篇: 1、LeetCode784 字母大小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