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是否支持gpt分区,Linux下进行GPT分区
gpt保護分區 ,即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GUID Partition Table,縮寫:GPT),是一個實體磁盤的分區表的結構布局的標準。它是可擴展固件接口(EFI)標準(被Intel用于替代個人計算機的BIOS)的一部分,被用于替代BIOS系統中的一32bits來存儲邏輯塊地址和大小信息的主引導記錄(MBR)分區表。 GPT分配64bits給邏輯塊地址,因而使得最大分區大小在2-1個扇區成為了可能。對于每個扇區大小為512字節的磁盤,那意味著可以有9.4ZB(9.4 x 10字節)或8ZiB-512字節。
相對于傳統的MBR分區方式,GPT分區有以下幾點優勢:
1.與支持最大卷為2TB (Terabytes)的MBR磁盤分區的格式式相比,GPT 磁盤分區理論上支持的最大卷可由2^64個邏輯塊構成,以常見的每扇區512 Bytes磁盤為例,最大卷容量可達 18 EB (Exabytes)。
2.相對于每個磁盤最多有 4 個主分區(或3個主分區,1個擴展分區和無限制的邏輯驅動器)的MBR分區結構,GPT磁盤最多可劃分128 個分區(1個系統保留分區及127個用戶定義分區)。
3.與 MBR分區的磁盤不同,至關重要的平臺操作數據位于分區內部,而不是位于非分區或隱藏扇區。另外,GPT 分區磁盤可通過主要及備份分區表的冗余,來提高分區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支持唯一的磁盤標識符和分區標識符(GUID)
既然GPT分區有那麼多優點,那麼在Linux下如何進行GPT分區呢?
平常的分區大部分都是用fdisk命令進行分區,可fdisk命令是不支持進行GTP分區的,所以要用parted命令進行分區操作。parted命令既可以對MBR進行分區,也可以對GTP進行分區。我們先man一下parted的用法:
parted [options] [device [command [options...]...]]
選項:常用的有,-l, --list,列出所有的分區情況
我們輸入parted對新加入的磁盤進行分區(環境:CentOS7,虛擬機下)
在parted的幫助信息里,可以看到COMMAND介紹里面的幾個選項:
mklabel下面有"aix","amiga","bsd","dvh","gpt","loop",我們選擇gpt,這里有詢問信息,問我們是否需要選擇“gpt”,選擇之后,磁盤現有的文件都會被清除,我們剛建的新磁盤,當然選擇“Yes”。然后輸入mkpart進行分區。
mkpart里面有part-type should be one of "primary", "logical", or "extended".可以將新建的分區設置成普通(primary),邏輯盤(logical),或者是擴展分區(extended)都可以。
直接輸入mkpart進行分區,會問你各種問題,進行設置,這個看個人愛好了。我的設置如下:
設置好以后輸入“print”就能顯示已經分好了一個分區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直接設置,不用采用問答的形式:
對于文件系統的設置,ext3,ext4,xfs等的設置可以用mkfs,mke2fs,tune2fs等進行設置,設置好之后進行掛載(mount),這個硬盤就可以使用了。
GPT分區的設置就介紹到這里,剛開始學習博客,以后有什么需要更正的可以直接和我聯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系统是否支持gpt分区,Linux下进行GPT分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 nfs建立共享目录,linu
- 下一篇: ios 上运行linux,你可曾想过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