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定位失败_端到端定位5G SA接入问题
一、問題描述
SA網絡建設初期、無線、基站、傳輸、核心網元之間不成熟,會出現各種問題,影響到用戶接入。為了快速提升項目整體力量,避免已出現問題重復定位浪費資源,總結出 “二維九步”法快速定界定位SA接入問題。
二、解決方案
維度一:基礎配置調優
第一步:SA接入參數核查
1、?NRDUCellTrpBeam:CoverageScenario
天線覆蓋場景,建議使用Default或者拓展場景一(低頻寬波束)
2、NRDUCellTrpBeam:Tilt
波束物理下傾,默認為3度,增大下傾會減小小區覆蓋范圍
3、NRDUCELL: SsbPeriod
SSB的周期,默認值為20ms,拉長SSB周期可能導致部分終端無法接入
4、NRDUCell:Sib1Period
SIB1的周期,默認值為20ms,拉長SSB周期可能導致部分終端無法接入
5、NRDUCellPrach:RootSequenceIndex
該參數表示生成小區前導序列的起始邏輯根序列索引,每個邏輯根序列對應一個物理根序列,它們的對應關系參見3GPP TS 38.211。相鄰小區需要避免根序列索引沖突,建議使用華為的根ZC序列規劃工具配置。
6、?NRDUCellPrach:PrachConfigurationIndex
該參數表示NR DU小區PRACH配置索引。當參數取值為0~255時,小區的PRACH配置索引等于該參數的值;當參數取值為65535時,小區的PRACH配置索引由系統自動生成。不建議手動修改該參數。
7、NRDUCellPrach:RsrpThldForSsbSelection
該參數表示選擇SSB時的RSRP門限,RSRP門限配置過高可能導致終端無法選擇合適的小區駐留。
8、?NRDUCellPrach:CbraPreamblePct
該參數用于設置競爭前導占競爭前導和專用前導的比例,在CPE/TUE與商用終端共存的場景,需要設置合適的比例防止商用終端專用前導資源不足而無法接入。
9、NRDUCellPrach:MaxPreambleTransCnt
該參數表示前導最大傳輸次數,默認為10次,減少前導最大傳輸次數可能導致接入成功率降低。
10、NRDUCellCoreset:CommonCtrlResRbNum
該參數表示小區公共控制資源的RB數目。小區公共控制資源默認第一個符號,RB分布在中間位置的兩邊。默認為48RB,不建議修改該配置。
11、?NRDUCell:CellRadius
小區半徑配置,單位為米。小區半徑配置過小可能距離基站較遠的用戶接入失敗。
12、NRDUCellUeTimerConst:T304
當UE接收到攜帶reconfigurationWithSync信元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時,啟動該定時器。當UE在SpCell成功完成隨機接入后,停止該定時器。當定時器超時后,UE通過SCGFailureInformationNR消息通知E-UTRAN SCG失敗。減小T304定時器會降低NSA隨機接入的成功率。
第二步:SIM卡開戶排查
確保SIM卡開戶正常,與核心網確認所使用SIM卡已在5GC上正確開戶,能正常接入5G網絡,不被核心網拒絕。
第三步:干擾排查
當小區存在干擾信號時,小區的上下行業務會受到影響,嚴重時會導致小區無法接入。
維度二:網絡問題優化
第四步:終端不發起RRC接入
終端搜網注冊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PLMN選擇、掃頻、小區選擇和小區注冊。具體如下圖所示:
運營商控制網絡服務的方法通常通過SIM卡的信息來實現。UE在搜網注冊之前首先要進行初始化過程,來完成SIM卡與終端的一個基本交互過程。初始化過后,終端可以讀出SIM卡內包含的文件信息,以備后來服務之用。
判斷方法:
基站側沒有收到RRCSetupReq,需要在終端側觀察,終端側是否有發起RRC接入。
定位思路:
第五步:隨機接入失敗:
1、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
步驟1:UE在PRACH上發送preamble(Msg1),基站通過檢測Preamble獲得preamble ID(RAPID)和下行Tx Beam,并估計傳輸時延。
步驟2:基站在PDSCH上發送RAR(Msg2),RAR中攜帶第1步中估計的傳輸時延對應的TA,RAPID,TC-RNTI,及用于第3步Msg3發送的UL Grant。UE使用TA調整上行定時。Msg2在第一步確定的下行Tx beam上發送。
步驟3:根據RAR中UL Grant的調度發送Msg3,其中攜帶UE的標識信息。
步驟4:gNodeB在PDSCH上將競爭解決消息(Msg4)發送給UE,該步驟解決了由于多個UE試圖使用同一個隨機接入資源和相同preamble接入時導致的競爭和沖突, Msg4在第一步確定的下行Tx beam上發送。
2、基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
基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使用專用的隨機接入資源和preamble,不存在競爭沖突,因此不需要第3步和第4步。
判斷方法:
UE側查看接入失敗為隨機接入失敗;或通過話統查看隨機接入成功率
競爭隨機接入成功率:N.RA.Contention.Resolution.Succ/N.RA.Contention.Att
非競爭隨機接入成功率:N.RA.Dedicated.Msg3/N.RA.Dedicated.Att
常用隨機接入話統指標定義如下:
1911816542 N.RA.Contention.Att 隨機前導的接收次數
1911816544 N.RA.Contention.Resolution.Succ 競爭沖突解決成功次數
1911816545 N.RA.Dedicated.Att?? 專用前導的接收次數
1911816546 N.RA.Dedicated.Msg3????? 基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過程中Msg3的接收次數
定位思路:
第六步:RRC建立失敗:
RRC建立主要是為了建立SRB1,UE發送初始NAS層消息給網絡。
RRC連接建立的主要信元有:
UE-identity (RRCSetupRequest和RRCConnectionSetup消息)
establishmentCause (RRCSetupRequest)
radioResourceConfiguration for Only SRB1 (RRCSetup)
selectedPLMN-Identity (RRCSetupComplete)
nas-DedicatedInformation (RRCSetupComplete)
判斷方法:
RRC建立失敗包括如下三種情況
1、RRC Rej:UU口檢查收到RRCSetupRequest,沒有下發RRCSetup,下發了RRCSetupRej;
2、RRC NoReply:UU口檢查收到RRCSetupRequest,下發了RRCSetup,但是等待RRCSetupCpmplete超時;或者下發RRCSetup后又立即下發了RRCRel;
3、RRC丟棄:UU口檢查收到RRCSetupRequest后,直接丟棄,沒有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定位思路:
RRC Rej定位思路:
1)是否是資源分配失敗;
2)是否基站其它異常流程導致。
RRC NoReply定位思路
RRC 丟棄定位思路
當小區接收到UE發送的RRC Setup Request消息時,因為流控直接丟棄該消息時,指標N.RRC.SetupReq.Msg.Disc.FlowCtrl加1。
第七步:NGSig及NAS異常問題
NGSig:N.NGSig.ConnEst.Succ/ N.NGSig.ConnEst.Att反映NGSig建立成功率。當gNodeB向AMF發送INITIAL UE MESSAGE時,指標N.NGSig.ConnEst.Att加1,當gNodeB向AMF發送INITIAL UE MESSAGE后,收到AMF發送給該用戶的第一條NG接口消息時,指標N.NGSig.ConnEst.Succ加1。
NAS:屬于UE與AMF之間的過程,基站側話統并不直接感知NAS過程異常。
判斷方法:
NGSig問題現象:
1)?基站發送初始化UE消息后,但是核心網沒有響應任何NAS消息或者上下文建立請求消息或者MME釋放上下文消息。這種場景需要聯合核心網一起分析原因。
2)?基站發送初始化UE消息后,核心網直接發送NG_RESET釋放單用戶,導致NGSIG建立失敗。這種場景需要聯合核心網一起分析原因。
3)??? 基站收到MSG5消息后,NG鏈路被閉塞或者內部異常,導致基站沒有給核心網發送初始化UE消息。這種場景需要基站側分析原因。
NAS問題現象:
1)??? NAS過程異常,核心網主動釋放UE。
2)??? 核心網沒有發送UE上下文建立請求,基站主動釋放。
定位思路:
第八步:上下文建立失敗
RRC建立成功后,UE向gNodeB發送RRCSetupComplete,攜帶selectedPLMN-Identity、registeredAMF、s-nssai-list和NAS消息。
gNodeB為UE分配專用的RAN-UE-NGAP-ID,根據selectedPLMN-Identity、registeredAMF、s-nssai-list選擇AMF節點,然后將RRCSetupComplete消息中攜帶的NAS消息通過InitialUeMessage發送給AMF。
gNodeB透傳UE和AMF之間的NAS直傳消息,完成IDENTITY查詢、鑒權、NAS安全模式和注冊過程。
AMF向gNodeB發送InitialContextSetupReq消息,啟動初始上下文建立過程。
判斷方法:
當gNodeB收到AMF發送的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后,在處理過程中產生錯誤,導致上下文建立失敗,在向AMF發送INITIAL CONTEXT SETUP FAILURE消息時,根據不同原因統計對應指標。如果是無線層錯誤導致上下文建立失敗,統計N.UECntx.FailEst.RNL指標。如果是無線資源不足導致上下文建立失敗,統計N.UECntx.FailEst.NoRadioRes指標。
定位思路:
第九步:PDUSession建立失敗
QosFlow建立過程一般由UE在需要向無線網絡申請服務時主動發起,并通過初始UE上下文建立流程或PDU Session建立流程完成建立。
判斷方法:
1、檢查UE是否有發出PDUSession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此為NAS消息),若未發出,需要終端側進一步分析。
2、檢查NG口AMF是否有發送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 Request消息,若沒有,找AMF進一步分析。
3、檢查UU口Qos是否建立成功,NG口是否有給AMF響應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 Response,若未有,則基站進一步分析。
4、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 Response中若有攜帶原因值,則PDU Session建立失敗,需要根據原因值進一步分析。
定位思路:
三、案例應用
1、UPF指向性問題導致SA接入失敗:
問題描述:現網開通NSA-SA雙模站點,終端SA模式下5G無法接入,注冊成功后無法進行業務,之后快速回落4G。
問題定界:
終端在SA正常發起接入,鑒權加密通過后下發重配消息,重配消息中包括接入信息為SA頻點和RSRP,電平強度-70dbm。
從空口信令看,NR數據業務注冊完成,終端上報PDU Session request且收到GNB下發的accect消息,包含了DRB2的建立消息。之后終端開始讀取系統消息,回到空閑態進行聯合位置區更新,LTE位置區更新被拒絕,原因為EPS承載未建立,之后在LTE發起注冊請求建立成功。
依據PDU故障樹進行排查:
1、排查小區干擾情況:無干擾;
2、弱覆蓋排查:空口信號-70dBm,無弱覆蓋;
3、TOP終端:終端為華為Mate30,別的站點測試正常,排除;
4、重配消息不合法:從空口信令看,重配完成后終端直接開始讀取MIB消息,需要重點核查原因。
問題定位:后臺跟蹤XN接口信令分析AMF攜帶的PDU SESSION消息發現,到UPF的路由地址為 0A EA 01 60,對應了10.234.1.96,從規劃數據查看為運城的GNB到UPF的地址,懷疑UPF地址配置錯誤導致。
聯系核心網進行排查,核心網反饋地址配置正確,但是在用戶注冊時N2接口下發給SA基站的“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 REQUEST”消息中攜帶的N3邏輯接口地址為:0A-EA-00-C0(10..234.0.192),SA基站和錯誤的N3邏輯接口地址網絡不通導致默認承載建立失敗;
從核心網跟蹤的信令可以看出,本次接入PDU SESSION REQUEST消息中,UPF的地址又變成了呂梁的地址。承載建立失敗為N3邏輯接口地址未指向本地的UPF導致。
核心網元接口如下:
問題結論:核心網UPF指向有問題,概率性指向別的區域的地址導致PDU建立失敗,把UPF和終端進行綁定后接入正常。?
【1元1G案例教程】【LTE視頻培訓教程】100個5G案例技能包【LTE-前臺學習全集】42個中興后臺大全技能包40個華為后臺大全技能包34個LTE專項大全7個小時快速學習5G.碼字不易,打賞、點贊、好看、轉發,請隨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自动定位失败_端到端定位5G SA接入问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设计总框图_
- 下一篇: hibench 压测flink_【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