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狼敏捷方法核心 v1
4年多前,在微博上說起了蒼狼敏捷,3年前把這個初步的版本發在了百度空間,沒想到百度空間竟然關閉了,好不容易從百度云備份當中取出。最近討論狼文化,拿出來曬曬,供批判參考。
后續打算更新下,以反映最新的實踐和認識。
另外說明,方法都是被選用的,有適應范圍和局限性。
蒼狼敏捷方法遵循敏捷軟件開發宣言。
崇尚溝通,簡單,反饋,勇氣,尊重,進取,挑戰七大價值觀。 蒼狼敏捷崇尚8小時內完成工作,認為超時工作是不夠敏捷的表現。
團隊規模一般在2人以上,15人以下,以5到10人為宜,團隊有一位領導者,可能的稱謂有項目經理、團隊領導、某某組長,本方法中稱為團隊領導者。團隊領導者可以應用關于項目管理的所有知識經驗和方法,有權分配團隊成員的工作,有權考核成員績效。團隊領導者在團隊中的工作時間至少達到50%,最好全職在團隊中。團隊領導者雖然有分配工作的權力,但應當時時鼓勵并允許團隊成員自主挑選自己的工作。
按照少于6周并且固定的時間周期迭代地開展所有工作。
每個迭代結束的產物可以讓最終用戶能夠直觀的理解,比如可以運行的原型系統,或者版本,或者仿真模擬。
用戶或者用戶代表快速地對迭代中或迭代結束時的產物反饋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將得到收集和跟進處理。
估算每個迭代的規模、所需要的工作量和可以提供的工作量,度量實際完成的規模和工作量。
利用以往所有迭代的數據,得到生產率、缺陷情況等的關鍵參數,以供后續迭代估算使用。
選擇盡量客觀的單位作為規模的單位,比如功能點、用例點、故事點,包括規模單位的定義的規模估算度量方法得到盡量詳盡的書面定義,并讓每個參與者知曉。
在迭代開始的2天之內,根據規模和工作量等等方面的估算,確定迭代所計劃完成的工作范圍,團隊和所需的干系人召開迭代計劃會議,達成共識。
在迭代的最后一天,召開展示會。會議上半部分進行結果展示,或者請用戶或用戶代表試用,紀錄用戶或用戶代表的意見。會議下半部分進行匯報討論,展現原迭代計劃和實際完成情況,對比發布計劃。
在展示會后,團隊召開回顧會議,討論團隊的改進建議,維護改進建議列表。
建設每日集成,至少包括編譯、靜態代碼檢查和自動化測試。
利用規模單位來每天跟蹤迭代完成情況,繪制燃盡圖,燃盡圖物理地呈現在團隊工作場所。
所有新增代碼需要經過雙人現場評審或者結對編程。 每個迭代的前三分之一時間之前,回顧架構設計文檔,如果需要,更新架構設計文檔。
維護客戶需求列表和產品需求列表,客戶需求的表達采用客戶的語言,產品需求的表達采用用戶故事或者用例或者功能說明,維護客戶需求與產品需求的對應關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苍狼敏捷方法核心 v1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系统故事 --- 让系统讲故事
- 下一篇: 敏捷和DevOps词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