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毒药-敏捷中有损组织整体的负面实践
首先聲明1:敏捷毒藥不是說敏捷是毒藥,而是指敏捷中有損組織整體的負面實踐,或者說在敏捷旗幟下的負面實踐。筆者認為敏捷整體上是很好的,當前研發開發不學習利用敏捷,那就是固步自封了。
聲明2:本文做說的組織是多于200人的商業組織,尤其不包括少于50人的創業組織。
聲明3:來自Scrum創始人的一句話-There are a lot of development centric practices that are being passed off as Scrum, and worse the best way to do business with customers. These hurt rather than help us.
--- Ken Schwaber?
#敏捷毒藥#之沒有數據支持的計劃會議細節任務估算。識別小于16工時的任務,并對每個任務花2分鐘以上的時間進行頭腦風暴式估算。結果:不可能識別所有細節任務,估算的任務不足,加班;基于不完整工時估算的燃盡圖無法使用;計劃會議本身耗時過長。
#敏捷毒藥#之以Excel為工具,每天跟蹤以任務小時為單位來繪制燃盡圖,共享Excel為載體,模式一:每人各自跟蹤自己的任務,張三修改時,李四最好別改,一個一個輪著改;模式二:一個人修改,這個人每天詢問團隊每個人:手頭任務還需要多少小時做完啊? 無論哪種模式,都是#敏捷毒藥#
由于燃盡圖是每天需要跟蹤,那么剩下多少人天的填寫與剩下多少小時的填寫是一樣的。 //@JoneQian:如果是按人天呢?我覺得還是毒藥! //@張克強-敏捷307:回復@JoneQian: 所以我將它來繪制任務小時燃盡圖的做法稱為#敏捷毒藥#。
#敏捷毒藥#之以xp的隱喻為依據,不維護設計文檔,假設團隊共享記憶。在競爭變化的環境下,指望穩定的團隊及其記憶是不恰當的。
#敏捷毒藥#之無視長遠和整體的簡單設計,簡單設計, “收錢走人,剩下不歸我管”,設計文檔如何做到剛剛好!
#敏捷毒藥#之相信代碼就是設計,忽略設計文檔溝通,以代碼作為設計溝通基礎,居然就有人相信這個更好?!
#敏捷毒藥#?之追求建設多面手團隊。人類數千年的歷史表明,分工是提升生產效率的一個關鍵。各專其能、優勢互補的團隊在現實和銀幕上大展神威。建設一支合格的多面手團隊耗費太高的成本和時間,對絕大多數組織而言都是不合適。但是多面手能力培養對個人而言是有強大的誘惑力。作為團隊的領導尤真是團隊以上的領導不要迷信多面手
#敏捷毒藥#之以團隊自組織為名義,不遵守組織的書面流程和要求,言稱我們團隊認為……我們團隊的情況是……,我們的實踐沒有必要如何……,將團隊決策凌駕于組織決策之上,號稱自組織團隊是不應當被命令與控制的。
#敏捷毒藥#?之全職Scrum Master,有觀點說?Scrum Master原則上不應該參與具體的任務,而是應該扮演一個敏捷教練,關鍵在于empower團隊。如果全職Scrum Master只指導一個團隊,那成本很高。就算是指導多個團隊,其本身也是不穩定因素。因為有如下矛盾:
所掌握的技能 vs. 所在崗位和薪酬
所掌握的權限 vs.所擔當的職責
所獲得的學習計劃 vs.晉升空間
當然如果組織已經對全職Scrum Master的績效考核和職業路徑有方案,那會相對好些,但并不能徹底解決。不如取消全職Scrum Master。
#敏捷毒藥#之理想工時和Capacity,一般的計算公式是Capacity=理想工作時間/總工作時間,在使用的時候是理想工作時間=總工作時間×Capacity。Capacity常見的取值范圍是50%~80%,在強調價值交付的敏捷中,為程序員爭取到了這樣的Capacity。
這含糊的指標貌似對程序員有利,從長遠看這個指標是含糊的,對團隊和組織長遠都沒用。
#敏捷毒藥#之承諾代替數據,按優先級依次逐個回答是否能在本迭代完成,承諾完成的待辦事項。?無視歷史數據,?將歷史數據比喻為昨日天氣,無法預測今日天氣。
#敏捷毒藥#之讓他們犯錯,然后從中學習。未來需要他們做決定,所以我從現在開始就讓他們自己做決定。They decide for themselves, not I. --- 作為指導者,旁觀者,可以讓他們犯錯。 但如果作為上級,最好是追求第一次就做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敏捷毒药-敏捷中有损组织整体的负面实践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需求文档可以不签字吗之三-一个实例
- 下一篇: 代码夹带是洪水猛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