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C2018(秦皇岛站)赛后反思
人生第一次區域賽,打鐵之旅,但收獲良多。
這次能被教練選中去打CCPC,真的十分感激教練。我們隊從一開始教練就比較看好,一直給我們隊各種各樣的機會,但我們總是讓他失望,回來聽學長說,除去明年一次省賽,就是ICPC區域賽了,希望我們隊能在區域賽拿個牌,算是對教練最好的回報了吧。
26號下午出發,晚上7點多到的秦皇島,跟隊友一起吃了頓飯,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報道,下午模擬賽什么東西都沒帶就去了,簽到題出的很快,另外一個題能看出是個裸的線段樹,但什么資料都沒帶也敲不出來,于是就集體give up溜了,去海邊逛了一圈,談了談這次比賽,我們目前水平不夠,牌是拿不到的,保底目標就是做簽到題,簽到題出來了跟榜慢慢做就行,不要有太大壓力。
第二天正式比賽,承辦方連個筆連張紙都不發,還好我們自己帶了,無力吐槽。簽到題之前我做過一個類似的,于是直接跟隊友講特判的思路,然后他們重新推了一下,WA是肯定要WA一發的,但出的也不算太慢。簽到題過了之后就集體咸魚狀態跟榜做下一個題了,mmp一個巨簡單的模擬,從頭做到尾,死活不知道哪里有問題,心態崩了。
賽后S對我說,我們還學算法,模擬都做不出來還學個屁,回去啥都不干就去刷模擬去。問題是,就算做出來模擬別的算法題我們能出嗎?還是對學的太少太淺顯,學會的東西理解也不透徹,回去是有必要再返工的。
除了比賽外,還認識了不少高校的 ACMer,與他們交流著實收獲不少。
學算法打比賽有成績固然是好的,但要是一直抱著功利性的態度去學去打,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誠然,結果很重要,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學習算法的過程,是那種為解決一個問題尋根探底的思維模式,于我而言,在這個過程中收獲快樂就可以了。晚上回學校的路上想了很久,才恍然發現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一開始學算法的那種樂趣了,最近這兩個月的學習反而成為一種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心底里一直在抗拒,又怎么會有效率呢?之前跟教練也交流過很多,他說的都很對,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這次比賽,最大的收獲應該是給了我一個質疑自己的機會,我想是時候該好好想一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了。
附一張賽程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CPC2018(秦皇岛站)赛后反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还是畅通工程(HDU-1233)
- 下一篇: 图论 —— 图的连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