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静潮初落是谁画的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海静潮初落是谁画的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1、丁令威 [東晉]陶淵明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2、遼城望月[唐]李世民玄莬月初明,澄輝照遼碣。映云光暫隱,隔樹花如綴。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影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3、沁園春.有感[宋]陸游孤鶴歸來,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壘壘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栽灑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交親散落如云,又豈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莼。吾何恨,有魚翁共醉,溪友為鄰。4、入千山[金]王寂我來連日苦風霾,不見千峰劍戟排。要識玉山真面目。雪晴明月射蒼崖。 5、祖越寺[明]張鏊使節約山靈,征鏖斬爾亭。龍宮翠山讞,鳥道上青冥。夜宿蓮花嶂,朝看貝葉經。酒醒啼鳥緩,花雨滿禪庭。孤亭不忍別,更上翠微間。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杯前云出岫,檐下鳥知還。天遠何須問,征人正度關。6、 羅漢洞[明]薛廷寵羅漢洞天一徑遁,煙叢林杪放行蹤。海螺捧出云千疊,錫杖飛來閣幾重。石澗長鳴曇雨落,香風不動法門空。蓬萊未必能勝此,縹緲笙歌繞梵宮。7、千山溫泉[明]徐景嵩萬世溫泉水,百年幾度酉。炎流從地發,暖氣蹴天浮。風過亭臺爽,山環景致幽。自憐多病客,不是濯纓儔。 8、游千山祖越寺登蓮花峰[清]愛新覺羅.高塞七嶺行初盡,千巖宿霧開。路回青嶂底,寺隱白云隈。洞口聞清籟,碑文暗綠苔。蓮花天際出,頓覺絕塵埃。9、游香巖寺[清]函可千峰頂上香巖寺,積雪何年道古堙。航海尚傳元學士,登臺空拜石仙人。寶幢雨洗燈還亮,禪榻云封草漸新。佇望雙飛天外錫,寒山早布幾分春。 10、悼剩公[清]陳之遴朔雪蕭蕭只樹林,紫衣長掩石龕深。公真圣果身如寄,我自凡情涕不禁。電火難留方外友,風霜偏集客中心。千尚有蓮花座,夜夜松濤想法音。11、游千山登瓔珞觀[清]郝浴照海一千峰,參差如潑翠。我行一玩心,也謂養神智。煙霞入衣裙,庶用清寤寐。瞥看云生處,翻身若摩翅。斯須款其間,乃是高明位。精廬架九霄,天可揖而至。不怪掛瓢人,憑將軒冕棄。推窗遠岫來,一一如擁彗。青靄諸峰和,白飛萬壑肆。猶記客秋來,紅紫紛如醉。霜風日夕生,瀟然本色出。歷落見茅庵,仿佛開十地。瑯瑯梵聲發,謖謖松濤沸。世道在神州,悠然興遠思。得無有救拯,巨細爭一臂。常恐遮人倫,于此成遜避。泉壑雖幽暇,安忍極深邃。寄語愛山人,斯言無不意。 12、海云橫處是千山[清]尹繼善論文樽酒憶清閑,錦水城隅菜圃間。廿載鄉心勞遠目,海云橫處是千山。13、入千山[清]愛新覺羅.玄燁曉入千山路,煙光織翠蘿。崎嵚緣石磴,宛轉歷巖阿。樹杪朱旗出,藤蔭玉勒過。物華看亦好,景色愛清和。 祖越寺青山橫古寺,羽旆陟層巔。地僻茅堂小,橋危石徑穿。夏條含嫩葉,春卉發余妍,寂寞空林舞,時聞鐘磐傳。 龍泉寺狹徑才容騎,香臺欲起龍。懸崖千仞落,斷碣百年封。泉細通幽壑,庭深暗古松。臨高一騁望,積翠靄重重。14、題畫[清]曹寅錦石幽花一院深,日長無事罷彈琴。應誰說似千山里,門外跫跫有足音。 15、游千山[清]高士奇霏雨陵芳晨,輕陰散林薄。修板被青苕,窮崖吐紅藥。流泉既觱沸,危石亦齦腭。微微仙梵聲,三五列蘭若。憇足愜幽嘗,晚煙張翠幕。松欹云欲隨,海靜潮初落。緬想平生懷,愿言還丘壑。矧茲塵外鑣,俯仰欣有托。16、寄題千山[清]愛新覺羅.弘歷千山勝景久薌哉,三度徒教寄詠回。本異唐宗曾駐輦,空傳丁令有遺臺。底須石徑花巖到,原匪探奇問景來。卻笑前遭泐崖處,侵尋應已漶莓苔。 望千山我聞古來稱奧區,必有名山為作鎮。況茲遼陽實天府,羲經已兆帝出震。長白巫閭眾所瞻,千山亦復高千仞。設在晉郊魯甸間,太華泰岱應齊峻。我起譙邑攬形勝,南望巑岏映青潤。朝嵐夕靄儼相接,巒光峰態如堪引。龍泉祖越久聞名,靈跡相傳半疑信。何時長嘯觀滄海,千仞岡頭衣試振。 欲游千山不果念結龍泉祖越間,游期又復爽千山。如憐倦馬當秋瘦,且付枯僧抱月閑。坐可披圖觀空色,恍如對瀑聽潺湲。終須臥象諸峰側,霜磴煙蘿取次攀。
個人觀點,不知道樓主是否也這么想的 海水現在不再波濤洶涌,靜靜地,輕輕的拍打著岸邊,原來 是剛剛潮落
丁令威[東晉]陶淵明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作者簡介: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據《隋書.經籍記》記載,《搜神后記》計117篇系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撰著,但后人對此尚有懷疑和爭議。陶淵明遺有《陶淵明集》等。遼城望月[唐]李世民玄莬月初明,澄輝照遼碣。映云光暫隱,隔樹花如綴。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影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作者簡介:李世民(599-649),史稱唐太宗,擅長武功,韜略過人,勸說并協助其父親李淵起兵反隋,建立唐王朝,即帝位改元貞觀,626-649年在位,鼓勵大臣犯顏直諫,重視農業生產,倡導詩文,曾撰《帝范》12篇。他的“水可載船,水可覆船,民眾好比水,人君好比船”之說,為后志所稱道。沁園春.有感[宋]陸游孤鶴歸來,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壘壘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栽灑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交親散落如云,又豈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莼。吾何恨,有魚翁共醉,溪友為鄰。作者簡介:陸游(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大詩人,今存詩歌九千余首,風格雄渾豪放,悲憤激昂,反映人民疾苦,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感情。陸游先后任鎮江、隆興通判,投身軍旅,后官至寶章閣待制,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他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愛國詩人之一。入千山[金]王寂我來連日苦風霾,不見千峰劍戟排。要識玉山真面目。雪晴明月射蒼崖。作者簡介:王寂(1128-1149年),字元老,薊州(今河北)玉田人,金天德年間進士,先后任太原祁縣令、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中都轉運史,遺有《拙軒集》、《遼東行部志》、《鴨江行部志》等。他是金代一位著名作家,清人評價“寂詩境清刻饞露,有戛戛獨造之風”。祖越寺[明]張鏊使節約山靈,征鏖斬爾亭。龍宮翠山讞,鳥道上青冥。夜宿蓮花嶂,朝看貝葉經。酒醒啼鳥緩,花雨滿禪庭。孤亭不忍別,更上翠微間。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杯前云出岫,檐下鳥知還。天遠何須問,征人正度關。作者簡介:張鏊,字濟甫,江西南昌人,明代嘉靖年間進士,歷任浙江提學副使,南京兵部尚書。現今千山正門有書法家啟功所書“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即出自此詩。羅漢洞[明]薛廷寵羅漢洞天一徑遁,煙叢林杪放行蹤。海螺捧出云千疊,錫杖飛來閣幾重。石澗長鳴曇雨落,香風不動法門空。蓬萊未必能勝此,縹緲笙歌繞梵宮。作者簡介:薛廷寵,福建人,明代嘉靖年間進士,工科左給事中。《遼東志》序言撰寫者,并參與修訂志。千山溫泉[明]徐景嵩萬世溫泉水,百年幾度酉。炎流從地發,暖氣蹴天浮。風過亭臺爽,山環景致幽。自憐多病客,不是濯纓儔。作者簡介:徐嵩,字伯瞻,遼陽人,明正德年間進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遺有《沙州稿》四卷。游千山祖越寺登蓮花峰[清]愛新覺羅.高塞七嶺行初盡,千巖宿霧開。路回青嶂底,寺隱白云隈。洞口聞清籟,碑文暗綠苔。蓮花天際出,頓覺絕塵埃。作者簡介:愛新覺羅.高塞,又號敬一主人、敬一道人,清太宗皇太極第六子,順治皇帝庶兄,初封輔國公,后封鎮國公,久居盛京,工詩詞曲,善書畫,遺有《恭壽堂集》。游香巖寺[清]函可千峰頂上香巖寺,積雪何年道古堙。航海尚傳元學士,登臺空拜石仙人。寶幢雨洗燈還亮,禪榻云封草漸新。佇望雙飛天外錫,寒山早布幾分春。作者簡介:函可(1612-1660年),字祖心,號剩人,人稱剩和尚、千山剩人。明末廣東博羅人,其父韓纘,官至禮部尚書。崇禎末年,國事日非,函可二十九歲削發為僧,清兵進入南京后,他寫有私史《再變記》,被清兵發現,幸免一死,流放沈陽。函可倡導成立了“冰天詩社”。系遼沈文壇活動的中心,受到文人的歡迎和響應,函可四十九歲圓寂,葬于千山,遺有《千山詩集》二十卷,以及《千山剩人禪師語錄》。清太宗第六子鎮國公愛新覺羅.高塞,曾寫有《悼剩和尚》詩。悼剩公[清]陳之遴朔雪蕭蕭只樹林,紫衣長掩石龕深。公真圣果身如寄,我自凡情涕不禁。電火難留方外友,風霜偏集客中心。千尚有蓮花座,夜夜松濤想法音。作者簡介:陳之遴(1605-1666年),字彥升,號素庵,浙江人,明崇禎進士,清順治官至禮部尚書,授弘文院大學士,后被流放。游千山登瓔珞觀[清]郝浴照海一千峰,參差如潑翠。我行一玩心,也謂養神智。煙霞入衣裙,庶用清寤寐。瞥看云生處,翻身若摩翅。斯須款其間,乃是高明位。精廬架九霄,天可揖而至。不怪掛瓢人,憑將軒冕棄。推窗遠岫來,一一如擁彗。青靄諸峰和,白飛萬壑肆。猶記客秋來,紅紫紛如醉。霜風日夕生,瀟然本色出。歷落見茅庵,仿佛開十地。瑯瑯梵聲發,謖謖松濤沸。世道在神州,悠然興遠思。得無有救拯,巨細爭一臂。常恐遮人倫,于此成遜避。泉壑雖幽暇,安忍極深邃。寄語愛山人,斯言無不意。作者簡介:郝浴(1623-1683),字雪海,又字冰滌,號復陽,直隸定州(今河北省定縣)人,因定州古稱中山國,故又稱郝浴郝中山。順治六年進士,兩年后任湖廣道御史,揭露平西王吳三桂為非做歹,吳三桂懷恨在心,瞞天過海,誣陷郝浴,郝浴被流放東北。一直到康熙十四年,即吳三桂被康熙皇帝平亂后的第三年,郝浴冤案得以昭雪,康熙皇帝御批他官復原職,后又授廣西巡撫。郝浴是清代著名的詩人,遺有《郝中山文集》。海云橫處是千山[清]尹繼善論文樽酒憶清閑,錦水城隅菜圃間。廿載鄉心勞遠目,海云橫處是千山。作者簡介:尹繼善,字元長,晚號望山,鑲黃旗錦州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人,雍正元年(1723年)進士,授編修,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入千山[清]愛新覺羅.玄燁曉入千山路,煙光織翠蘿。崎嵚緣石磴,宛轉歷巖阿。樹杪朱旗出,藤蔭玉勒過。物華看亦好,景色愛清和。祖越寺青山橫古寺,羽旆陟層巔。地僻茅堂小,橋危石徑穿。夏條含嫩葉,春卉發余妍,寂寞空林舞,時聞鐘磐傳。龍泉寺狹徑才容騎,香臺欲起龍。懸崖千仞落,斷碣百年封。泉細通幽壑,庭深暗古松。臨高一騁望,積翠靄重重。作者簡介: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即清圣祖康熙皇帝,系清世祖順治皇帝第三子,八歲即位,在位六十一年。執政期間,文武兼施,開博學鴻詞科,編纂《全唐詩》、《字典》等書籍。曾出兵驅逐盤踞黑龍江流域克薩的沙俄侵略軍,還平定了內蒙古、西藏等地的叛亂分子,他重視農業生產,治理黃河、大運河,加強多民族的團結,同時也興起文字獄。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東巡至千山,寫有《入千山》、《祖越寺》、《龍泉寺》詩三首,這里選入一首。遺有《康熙御制詩集》28卷。題畫[清]曹寅錦石幽花一院深,日長無事罷彈琴。應誰說似千山里,門外跫跫有足音。作者簡介:曹寅(1659-1712年),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棟亭,祖籍遼陽,滿洲正白旗包衣人,系《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13歲為御前侍衛,歷官江寧織造,兼巡視兩準監察御史。工詩詞,署名千山曹寅,遺有《棟亭詩抄》八卷,《棟亭詩抄別集》卷四等,這里先其一。游千山[清]高士奇霏雨陵芳晨,輕陰散林薄。修板被青苕,窮崖吐紅藥。流泉既觱沸,危石亦齦腭。微微仙梵聲,三五列蘭若。憇足愜幽嘗,晚煙張翠幕。松欹云欲隨,海靜潮初落。緬想平生懷,愿言還丘壑。矧茲塵外鑣,俯仰欣有托。作者簡介:高士奇(1644-1703年),字澹人,號江村,浙江錢塘人。經書法、詩文為康熙皇帝所注重,先后供奉內廷、翰林院侍講學士、詹事府詹事、官至禮部尚書。康熙皇帝出巡,常命高士奇跟隨,他曾擔任《大清一統志》副總裁官、《康熙御制詩集》校編,著有《清吟堂文集》、《扈從東巡目錄》等,是清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此詩是高士奇于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隨康熙皇帝東巡千山時所作。寄題千山[清]愛新覺羅.弘歷千山勝景久薌哉,三度徒教寄詠回。本異唐宗曾駐輦,空傳丁令有遺臺。底須石徑花巖到,原匪探奇問景來。卻笑前遭泐崖處,侵尋應已漶莓苔。望千山我聞古來稱奧區,必有名山為作鎮。況茲遼陽實天府,羲經已兆帝出震。長白巫閭眾所瞻,千山亦復高千仞。設在晉郊魯甸間,太華泰岱應齊峻。我起譙邑攬形勝,南望巑岏映青潤。朝嵐夕靄儼相接,巒光峰態如堪引。龍泉祖越久聞名,靈跡相傳半疑信。何時長嘯觀滄海,千仞岡頭衣試振。欲游千山不果念結龍泉祖越間,游期又復爽千山。如憐倦馬當秋瘦,且付枯僧抱月閑。坐可披圖觀空色,恍如對瀑聽潺湲。終須臥象諸峰側,霜磴煙蘿取次攀。作者簡介:愛新覺羅.弘歷(1736-1795年),即清高宗乾隆皇帝,系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在六十年的皇帝生涯中,成為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詩人。他抗擊外敵,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主權,鼓勵墾荒,使耕地顯著增加,還在倡導漢學等方面做出了努力。乾隆皇帝迭興的文字獄,也使很多官員和文人遭難,他晚年陶醉于文治武功,聽任大學士和珅專權,政治日益腐敗。遺有《乾隆御制詩集》,系中國封建社會寫詩最多的一位皇帝。千山[清]裘曰修我生愛水兼愛山,山山出地猶人間。茲山夙聞在天上,覿面何肯辭躋攀。歇馬步入祖越寺,羅漢古洞相寅緣。探幽縋險下復上,獅口一線光明穿。最上云是臥象脊,縷縷細路愁愁猱猿。眼中仿佛見遠水,島嶼的的撐如掌。樵人拾級更前導,嵌空舊剎臨龍泉。掛天一瀑噴白玉,照海千朵開青蓮。山僧瞧盱揖客坐,棱棱瘦骨來癯仙。為言山中五大寺,大安中會棲東偏。中有仙臺號絕勝,香巖路沓隔云煙。石梁架鶴凡數折,況復冰雪連孱顏。我言斯游愿已足,未可恣意稽輶軒。向來奇境豈有此,相與嘆詫卑中原。別山欲云還俄延,愧無好句留山巔。我嘗恭讀御制集,天情往往超塵寰。前云華泰應齊峻,后謂且付孤僧閑。翠華兩幸未果至,幾經念結形詩扁。山兮會當邀玉趾,名山亦藉詩俱傳。山靈聞言似慰意,松濤響答聲翛然。寒風日晚吹我前。徐徐理轡回吟鞭。尚余一事懷抱牽,東欲奮飛無羽翰。從來可望不可即,巖巖長白萬古高于天。作者簡介:裘曰修,字叔度,江西新建人。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吏部侍郎、軍機處行走、工部尚書。乾隆皇帝常與其探討詩文。來鶴亭[清]王爾烈襄平城郭近山垠,丁令威來華表存。五剎不聞留姓字,千年何獨覓兒孫。靈波渺渺云煙幻,僧塔累累草木繁。誰共青山不生滅,鶴來應為問真源。作者簡介:王爾烈(1727-1801年),字君武,號瑤峰,遼陽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進士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御史、內閣侍讀、大理寺少卿。嘉慶皇帝于1796年舉行千叟宴,御賜王爾烈如意、鳩杖等。王爾烈七十壽辰時,大學士紀曉嵐、劉墉、程偉元、翁方綱等百余知名人士為其賦詩作畫,成《萬壽圖》屏風(現存遼陽博物館)。王爾烈是千山詩壇上很有代表的一位詩人,有《瑤峰集》傳世。電視連續劇《木魚石的傳說》,描寫的就是他輔助嘉慶皇帝,游歷千山,鏟除貪官的故事。仙鶴圖并詩[清]紀昀鶴立霜林,神骨筆秀。性潔故高,氣清故壽。五百年黃,五百年元。然物表,望之如仙。作者簡介:紀昀,(1724-1805年),字曉嵐,一字青帆,直隸縣(今河北)人。清代著名學者、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四庫全書館總纂,遺有《紀文達公遺集》、《閱微草堂筆記》等。金剛峰[清]穆彰阿一鶴下金剛,回首多惝恍。高高不可攀,白云獨來往。作者簡介:穆彰阿(1782-1865年),字鶴舫,嘉慶進士,道光皇帝寵臣,任宮機大臣二十余年,權傾滿朝,有“穆黨”之稱,賣國求榮,先后誣陷林則徐、鄧廷楨等愛國者,支持投降派與侵略者簽訂不平等條約。道光皇帝死后,穆彰阿被咸豐皇帝革職,六年后卒。五佛頂[清]吳教滋古雕石佛鎮名山,靈境嵯峨萬壑環。渤海南連空色外,陪都北望渺茫間。俯臨東嶺低千疊,遙指西河縮一灣。若欲升高開俗眼,壯游半日費登攀。作者簡介:吳教滋(1797-1886年),道號慈祥道人,俗名樹古,河間人。青少年好讀書,考場不弟,后棄科舉,37歲出家千山。遺有詠千山詩集《醫俗清涼散》。無根石[清]郭永慧凌空拔地累然存,擬向南宮細討論。底事崢嶸一怪石,也同仙草無凡根。作者簡介:郭永慧,道號智光道人,清咸豐、同治年間住持千山無量觀,著名道士、詩人。其遺作《無量觀二十四景》詩,與吳教滋的《醫俗清涼散》合集。游千山[民國]陳興亞忽聞法鼓與金鐃,風雨半天灑樹梢。放下清涼醫俗散,聽經更比讀書高。作者簡介:陳興亞,字介卿,海城人,民國年間曾任東北軍憲兵司令。工詩,所作詠千山詩多首,并遺有《游千山記》。千山張平化千山不足千,人造一株蓮,此說誰為證,請問天上天。作者簡介:張平化,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1979年游覽千山題此詩,由全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共鞍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廷風所書全詩,鐫于無量觀東山臥象峰峭壁上。夏游千山[越南]黃文歡千山風景最宜人,郁郁蔥蔥勝入神。游客八方來不絕,同聲稱贊夏如春。作者簡介:黃文歡,越南老一輩革命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1991年5月18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黃文歡病重期間,江澤民、楊尚昆、李鵬、陳云、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醫院看望和慰問。
個人觀點,不知道樓主是否也這么想的海水現在不再波濤洶涌,靜靜地,輕輕的拍打著岸邊,原來 是剛剛潮落
《三毛流浪記》是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的漫畫名作。張樂平,男,1910年1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鹽縣海塘鄉黃庵頭村,逝世于1992年9月28日。中國著名漫畫家。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盡管是博人一粲,但還是受到了讀者的歡迎。抗戰勝利后,三毛漫畫又在上海的《大公報》連載,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戶曉,并成為了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征,有較強的社會諷喻和批判意義。張樂平以機智的筆觸,精心地結構了一組一組的笑中帶淚的畫幅,描寫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樣做報販、擦皮鞋、當學徒……總之,三毛聰明機靈、樂觀幽默而又不畏強暴的性格躍然紙上。三毛漫畫,受到了當時廣大讀者,特別是許多小朋友的熱烈喜愛。陽翰笙創作的《三毛流浪記》的電影劇本,盡管運用了三毛漫畫提供的許多情節,但還是一個嚴肅的正劇。后經過編導委員會討論、研究,大家認為這部影片應該搞成喜劇形式,盡可能與漫畫風格相接近。但此時陽翰笙已經離開上海,便由陳白塵代為修改;不久陳白塵也離開上海,又交給李天濟修改。最后,交由導演趙明、嚴恭寫出分鏡頭劇本,投入拍攝 。
海靜潮初落》巧妙利用了木紋、網紋等不同材質勾勒完成 為肌木版畫
個人觀點,不知道樓主是否也這么想的 海水現在不再波濤洶涌,靜靜地,輕輕的拍打著岸邊,原來 是剛剛潮落
丁令威[東晉]陶淵明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作者簡介: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據《隋書.經籍記》記載,《搜神后記》計117篇系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撰著,但后人對此尚有懷疑和爭議。陶淵明遺有《陶淵明集》等。遼城望月[唐]李世民玄莬月初明,澄輝照遼碣。映云光暫隱,隔樹花如綴。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影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作者簡介:李世民(599-649),史稱唐太宗,擅長武功,韜略過人,勸說并協助其父親李淵起兵反隋,建立唐王朝,即帝位改元貞觀,626-649年在位,鼓勵大臣犯顏直諫,重視農業生產,倡導詩文,曾撰《帝范》12篇。他的“水可載船,水可覆船,民眾好比水,人君好比船”之說,為后志所稱道。沁園春.有感[宋]陸游孤鶴歸來,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壘壘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栽灑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交親散落如云,又豈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莼。吾何恨,有魚翁共醉,溪友為鄰。作者簡介:陸游(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大詩人,今存詩歌九千余首,風格雄渾豪放,悲憤激昂,反映人民疾苦,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感情。陸游先后任鎮江、隆興通判,投身軍旅,后官至寶章閣待制,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他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愛國詩人之一。入千山[金]王寂我來連日苦風霾,不見千峰劍戟排。要識玉山真面目。雪晴明月射蒼崖。作者簡介:王寂(1128-1149年),字元老,薊州(今河北)玉田人,金天德年間進士,先后任太原祁縣令、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中都轉運史,遺有《拙軒集》、《遼東行部志》、《鴨江行部志》等。他是金代一位著名作家,清人評價“寂詩境清刻饞露,有戛戛獨造之風”。祖越寺[明]張鏊使節約山靈,征鏖斬爾亭。龍宮翠山讞,鳥道上青冥。夜宿蓮花嶂,朝看貝葉經。酒醒啼鳥緩,花雨滿禪庭。孤亭不忍別,更上翠微間。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杯前云出岫,檐下鳥知還。天遠何須問,征人正度關。作者簡介:張鏊,字濟甫,江西南昌人,明代嘉靖年間進士,歷任浙江提學副使,南京兵部尚書。現今千山正門有書法家啟功所書“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即出自此詩。羅漢洞[明]薛廷寵羅漢洞天一徑遁,煙叢林杪放行蹤。海螺捧出云千疊,錫杖飛來閣幾重。石澗長鳴曇雨落,香風不動法門空。蓬萊未必能勝此,縹緲笙歌繞梵宮。作者簡介:薛廷寵,福建人,明代嘉靖年間進士,工科左給事中。《遼東志》序言撰寫者,并參與修訂志。千山溫泉[明]徐景嵩萬世溫泉水,百年幾度酉。炎流從地發,暖氣蹴天浮。風過亭臺爽,山環景致幽。自憐多病客,不是濯纓儔。作者簡介:徐嵩,字伯瞻,遼陽人,明正德年間進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遺有《沙州稿》四卷。游千山祖越寺登蓮花峰[清]愛新覺羅.高塞七嶺行初盡,千巖宿霧開。路回青嶂底,寺隱白云隈。洞口聞清籟,碑文暗綠苔。蓮花天際出,頓覺絕塵埃。作者簡介:愛新覺羅.高塞,又號敬一主人、敬一道人,清太宗皇太極第六子,順治皇帝庶兄,初封輔國公,后封鎮國公,久居盛京,工詩詞曲,善書畫,遺有《恭壽堂集》。游香巖寺[清]函可千峰頂上香巖寺,積雪何年道古堙。航海尚傳元學士,登臺空拜石仙人。寶幢雨洗燈還亮,禪榻云封草漸新。佇望雙飛天外錫,寒山早布幾分春。作者簡介:函可(1612-1660年),字祖心,號剩人,人稱剩和尚、千山剩人。明末廣東博羅人,其父韓纘,官至禮部尚書。崇禎末年,國事日非,函可二十九歲削發為僧,清兵進入南京后,他寫有私史《再變記》,被清兵發現,幸免一死,流放沈陽。函可倡導成立了“冰天詩社”。系遼沈文壇活動的中心,受到文人的歡迎和響應,函可四十九歲圓寂,葬于千山,遺有《千山詩集》二十卷,以及《千山剩人禪師語錄》。清太宗第六子鎮國公愛新覺羅.高塞,曾寫有《悼剩和尚》詩。悼剩公[清]陳之遴朔雪蕭蕭只樹林,紫衣長掩石龕深。公真圣果身如寄,我自凡情涕不禁。電火難留方外友,風霜偏集客中心。千尚有蓮花座,夜夜松濤想法音。作者簡介:陳之遴(1605-1666年),字彥升,號素庵,浙江人,明崇禎進士,清順治官至禮部尚書,授弘文院大學士,后被流放。游千山登瓔珞觀[清]郝浴照海一千峰,參差如潑翠。我行一玩心,也謂養神智。煙霞入衣裙,庶用清寤寐。瞥看云生處,翻身若摩翅。斯須款其間,乃是高明位。精廬架九霄,天可揖而至。不怪掛瓢人,憑將軒冕棄。推窗遠岫來,一一如擁彗。青靄諸峰和,白飛萬壑肆。猶記客秋來,紅紫紛如醉。霜風日夕生,瀟然本色出。歷落見茅庵,仿佛開十地。瑯瑯梵聲發,謖謖松濤沸。世道在神州,悠然興遠思。得無有救拯,巨細爭一臂。常恐遮人倫,于此成遜避。泉壑雖幽暇,安忍極深邃。寄語愛山人,斯言無不意。作者簡介:郝浴(1623-1683),字雪海,又字冰滌,號復陽,直隸定州(今河北省定縣)人,因定州古稱中山國,故又稱郝浴郝中山。順治六年進士,兩年后任湖廣道御史,揭露平西王吳三桂為非做歹,吳三桂懷恨在心,瞞天過海,誣陷郝浴,郝浴被流放東北。一直到康熙十四年,即吳三桂被康熙皇帝平亂后的第三年,郝浴冤案得以昭雪,康熙皇帝御批他官復原職,后又授廣西巡撫。郝浴是清代著名的詩人,遺有《郝中山文集》。海云橫處是千山[清]尹繼善論文樽酒憶清閑,錦水城隅菜圃間。廿載鄉心勞遠目,海云橫處是千山。作者簡介:尹繼善,字元長,晚號望山,鑲黃旗錦州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人,雍正元年(1723年)進士,授編修,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入千山[清]愛新覺羅.玄燁曉入千山路,煙光織翠蘿。崎嵚緣石磴,宛轉歷巖阿。樹杪朱旗出,藤蔭玉勒過。物華看亦好,景色愛清和。祖越寺青山橫古寺,羽旆陟層巔。地僻茅堂小,橋危石徑穿。夏條含嫩葉,春卉發余妍,寂寞空林舞,時聞鐘磐傳。龍泉寺狹徑才容騎,香臺欲起龍。懸崖千仞落,斷碣百年封。泉細通幽壑,庭深暗古松。臨高一騁望,積翠靄重重。作者簡介: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即清圣祖康熙皇帝,系清世祖順治皇帝第三子,八歲即位,在位六十一年。執政期間,文武兼施,開博學鴻詞科,編纂《全唐詩》、《字典》等書籍。曾出兵驅逐盤踞黑龍江流域克薩的沙俄侵略軍,還平定了內蒙古、西藏等地的叛亂分子,他重視農業生產,治理黃河、大運河,加強多民族的團結,同時也興起文字獄。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東巡至千山,寫有《入千山》、《祖越寺》、《龍泉寺》詩三首,這里選入一首。遺有《康熙御制詩集》28卷。題畫[清]曹寅錦石幽花一院深,日長無事罷彈琴。應誰說似千山里,門外跫跫有足音。作者簡介:曹寅(1659-1712年),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棟亭,祖籍遼陽,滿洲正白旗包衣人,系《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13歲為御前侍衛,歷官江寧織造,兼巡視兩準監察御史。工詩詞,署名千山曹寅,遺有《棟亭詩抄》八卷,《棟亭詩抄別集》卷四等,這里先其一。游千山[清]高士奇霏雨陵芳晨,輕陰散林薄。修板被青苕,窮崖吐紅藥。流泉既觱沸,危石亦齦腭。微微仙梵聲,三五列蘭若。憇足愜幽嘗,晚煙張翠幕。松欹云欲隨,海靜潮初落。緬想平生懷,愿言還丘壑。矧茲塵外鑣,俯仰欣有托。作者簡介:高士奇(1644-1703年),字澹人,號江村,浙江錢塘人。經書法、詩文為康熙皇帝所注重,先后供奉內廷、翰林院侍講學士、詹事府詹事、官至禮部尚書。康熙皇帝出巡,常命高士奇跟隨,他曾擔任《大清一統志》副總裁官、《康熙御制詩集》校編,著有《清吟堂文集》、《扈從東巡目錄》等,是清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此詩是高士奇于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隨康熙皇帝東巡千山時所作。寄題千山[清]愛新覺羅.弘歷千山勝景久薌哉,三度徒教寄詠回。本異唐宗曾駐輦,空傳丁令有遺臺。底須石徑花巖到,原匪探奇問景來。卻笑前遭泐崖處,侵尋應已漶莓苔。望千山我聞古來稱奧區,必有名山為作鎮。況茲遼陽實天府,羲經已兆帝出震。長白巫閭眾所瞻,千山亦復高千仞。設在晉郊魯甸間,太華泰岱應齊峻。我起譙邑攬形勝,南望巑岏映青潤。朝嵐夕靄儼相接,巒光峰態如堪引。龍泉祖越久聞名,靈跡相傳半疑信。何時長嘯觀滄海,千仞岡頭衣試振。欲游千山不果念結龍泉祖越間,游期又復爽千山。如憐倦馬當秋瘦,且付枯僧抱月閑。坐可披圖觀空色,恍如對瀑聽潺湲。終須臥象諸峰側,霜磴煙蘿取次攀。作者簡介:愛新覺羅.弘歷(1736-1795年),即清高宗乾隆皇帝,系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在六十年的皇帝生涯中,成為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詩人。他抗擊外敵,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主權,鼓勵墾荒,使耕地顯著增加,還在倡導漢學等方面做出了努力。乾隆皇帝迭興的文字獄,也使很多官員和文人遭難,他晚年陶醉于文治武功,聽任大學士和珅專權,政治日益腐敗。遺有《乾隆御制詩集》,系中國封建社會寫詩最多的一位皇帝。千山[清]裘曰修我生愛水兼愛山,山山出地猶人間。茲山夙聞在天上,覿面何肯辭躋攀。歇馬步入祖越寺,羅漢古洞相寅緣。探幽縋險下復上,獅口一線光明穿。最上云是臥象脊,縷縷細路愁愁猱猿。眼中仿佛見遠水,島嶼的的撐如掌。樵人拾級更前導,嵌空舊剎臨龍泉。掛天一瀑噴白玉,照海千朵開青蓮。山僧瞧盱揖客坐,棱棱瘦骨來癯仙。為言山中五大寺,大安中會棲東偏。中有仙臺號絕勝,香巖路沓隔云煙。石梁架鶴凡數折,況復冰雪連孱顏。我言斯游愿已足,未可恣意稽輶軒。向來奇境豈有此,相與嘆詫卑中原。別山欲云還俄延,愧無好句留山巔。我嘗恭讀御制集,天情往往超塵寰。前云華泰應齊峻,后謂且付孤僧閑。翠華兩幸未果至,幾經念結形詩扁。山兮會當邀玉趾,名山亦藉詩俱傳。山靈聞言似慰意,松濤響答聲翛然。寒風日晚吹我前。徐徐理轡回吟鞭。尚余一事懷抱牽,東欲奮飛無羽翰。從來可望不可即,巖巖長白萬古高于天。作者簡介:裘曰修,字叔度,江西新建人。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吏部侍郎、軍機處行走、工部尚書。乾隆皇帝常與其探討詩文。來鶴亭[清]王爾烈襄平城郭近山垠,丁令威來華表存。五剎不聞留姓字,千年何獨覓兒孫。靈波渺渺云煙幻,僧塔累累草木繁。誰共青山不生滅,鶴來應為問真源。作者簡介:王爾烈(1727-1801年),字君武,號瑤峰,遼陽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進士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御史、內閣侍讀、大理寺少卿。嘉慶皇帝于1796年舉行千叟宴,御賜王爾烈如意、鳩杖等。王爾烈七十壽辰時,大學士紀曉嵐、劉墉、程偉元、翁方綱等百余知名人士為其賦詩作畫,成《萬壽圖》屏風(現存遼陽博物館)。王爾烈是千山詩壇上很有代表的一位詩人,有《瑤峰集》傳世。電視連續劇《木魚石的傳說》,描寫的就是他輔助嘉慶皇帝,游歷千山,鏟除貪官的故事。仙鶴圖并詩[清]紀昀鶴立霜林,神骨筆秀。性潔故高,氣清故壽。五百年黃,五百年元。然物表,望之如仙。作者簡介:紀昀,(1724-1805年),字曉嵐,一字青帆,直隸縣(今河北)人。清代著名學者、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四庫全書館總纂,遺有《紀文達公遺集》、《閱微草堂筆記》等。金剛峰[清]穆彰阿一鶴下金剛,回首多惝恍。高高不可攀,白云獨來往。作者簡介:穆彰阿(1782-1865年),字鶴舫,嘉慶進士,道光皇帝寵臣,任宮機大臣二十余年,權傾滿朝,有“穆黨”之稱,賣國求榮,先后誣陷林則徐、鄧廷楨等愛國者,支持投降派與侵略者簽訂不平等條約。道光皇帝死后,穆彰阿被咸豐皇帝革職,六年后卒。五佛頂[清]吳教滋古雕石佛鎮名山,靈境嵯峨萬壑環。渤海南連空色外,陪都北望渺茫間。俯臨東嶺低千疊,遙指西河縮一灣。若欲升高開俗眼,壯游半日費登攀。作者簡介:吳教滋(1797-1886年),道號慈祥道人,俗名樹古,河間人。青少年好讀書,考場不弟,后棄科舉,37歲出家千山。遺有詠千山詩集《醫俗清涼散》。無根石[清]郭永慧凌空拔地累然存,擬向南宮細討論。底事崢嶸一怪石,也同仙草無凡根。作者簡介:郭永慧,道號智光道人,清咸豐、同治年間住持千山無量觀,著名道士、詩人。其遺作《無量觀二十四景》詩,與吳教滋的《醫俗清涼散》合集。游千山[民國]陳興亞忽聞法鼓與金鐃,風雨半天灑樹梢。放下清涼醫俗散,聽經更比讀書高。作者簡介:陳興亞,字介卿,海城人,民國年間曾任東北軍憲兵司令。工詩,所作詠千山詩多首,并遺有《游千山記》。千山張平化千山不足千,人造一株蓮,此說誰為證,請問天上天。作者簡介:張平化,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1979年游覽千山題此詩,由全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共鞍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廷風所書全詩,鐫于無量觀東山臥象峰峭壁上。夏游千山[越南]黃文歡千山風景最宜人,郁郁蔥蔥勝入神。游客八方來不絕,同聲稱贊夏如春。作者簡介:黃文歡,越南老一輩革命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1991年5月18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黃文歡病重期間,江澤民、楊尚昆、李鵬、陳云、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醫院看望和慰問。
個人觀點,不知道樓主是否也這么想的海水現在不再波濤洶涌,靜靜地,輕輕的拍打著岸邊,原來 是剛剛潮落
《三毛流浪記》是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的漫畫名作。張樂平,男,1910年1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鹽縣海塘鄉黃庵頭村,逝世于1992年9月28日。中國著名漫畫家。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盡管是博人一粲,但還是受到了讀者的歡迎。抗戰勝利后,三毛漫畫又在上海的《大公報》連載,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戶曉,并成為了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征,有較強的社會諷喻和批判意義。張樂平以機智的筆觸,精心地結構了一組一組的笑中帶淚的畫幅,描寫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樣做報販、擦皮鞋、當學徒……總之,三毛聰明機靈、樂觀幽默而又不畏強暴的性格躍然紙上。三毛漫畫,受到了當時廣大讀者,特別是許多小朋友的熱烈喜愛。陽翰笙創作的《三毛流浪記》的電影劇本,盡管運用了三毛漫畫提供的許多情節,但還是一個嚴肅的正劇。后經過編導委員會討論、研究,大家認為這部影片應該搞成喜劇形式,盡可能與漫畫風格相接近。但此時陽翰笙已經離開上海,便由陳白塵代為修改;不久陳白塵也離開上海,又交給李天濟修改。最后,交由導演趙明、嚴恭寫出分鏡頭劇本,投入拍攝 。
海靜潮初落》巧妙利用了木紋、網紋等不同材質勾勒完成 為肌木版畫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海静潮初落是谁画的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合肥网约车都有哪些平台
- 下一篇: 检查肝胆胰脾肾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