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博士是提升科研生涯的毒药
低水平博士是提升科研生涯的毒藥
對于尚未畢業的博士生,盡快湊夠畢業所需的論文數,早日畢業是相當普遍的慣性思維。事實上,畢業后找到理想的獨立研究職位應是更關鍵問題,滿意的人只占少數,甚至退一步,以碩士名義找個非獨立但省心的職位竟處在競爭劣勢。講兩個我所知道的中國留學生的真實故事進一步說明。一位中國女生于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在美國健康總署(NIH)作博士后時發現實驗室的一位50多歲的技術員生活暇意,正值空缺出現,便申請博后轉技術員。NIH答曰:博士學位者不得申請,over qualify。另一位中國男生于多倫多大學獲博士畢業后遲遲找不到工作,便在履歷中刪除博士,很快以碩士學位在一家藥企獲職。不久公司發現他曾獲得博士學位而隱瞞,予以開除。知情者感概:怎么博士帽像緊箍咒,戴上便摘不下來了。以上雖然是北美的故事,隨著中國博士畢業人數的增加,同樣的傾向已在國內出現。
? ? ??與多數博士畢業生不易找到理想的職業生涯職位平行的是另一方面的事實:研究型大學的校長或院長也不易找到勝任的學術帶頭人或具有學術帶頭人潛力的新鮮博士后。這其中原因很多,博士生比重視學術成長和學術貢獻更重視早點畢業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當然,一些導師沒有足夠的能力將學生帶到其學科領域的前沿,任由學生在不重要的科學問題上花費了求學年華也是原因之一。
? ?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慣性思維和部分導師的為難情緒可能構成合力,影響到研究型大學的一個學院的相關決策,涉及到博士生的畢業標準的設定和學術成績的評判。畢竟中國的研究型大學并不存在著具有學術洞見和學術貢獻的教授便具有學術決策發言權的必然邏輯。同理,一些研究做得更好、文章發表難度更大的博士生被評為最差的20%,須在上一級學位委員會重新答辯的事情時有發生。
? ? ??面對這一現狀,已經上了科研這條賊船并且尚未后悔的博士生不僅應意識到讀博的意義就在于把自己培養成社會亟需卻供給不足的人才,有意識地不隨大流;還要避免被教師或管理層的一些有待深化改革的不合理規則影響情緒,以納什均衡的分析,搞明白混指標畢業不是博士生職業生涯最佳選擇,不加入阻礙深化改革的合力。畢竟,這頂博士帽是職業生涯提升的助力還是阻力主要得由自己負責。
?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896977.html??此文來自科學網金拓博客,轉載請注明出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低水平博士是提升科研生涯的毒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racl
- 下一篇: json2.js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