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网络可靠性的双网卡绑定7种模式
服務器為了提供網絡高可靠性,可以通過雙網卡綁定來實現
linux下支持7中模式的雙網卡綁定,
第一種:bond0:round robin(交換機端需要配置聚合)
特點:(1)所有鏈路處于負載均衡狀態,輪詢方式 往每條鏈路發送報文,基于per packet方式發送。服務上ping 一個相同地址:1.1.1.1 雙網卡的兩個網卡都有流量發出。負載到兩條鏈路上,說明是基于per packet方式 ,進行輪詢發送。(2)這模式的特點增加了帶寬,同時支持容錯能力,當有鏈路出問題,會把流量切換到正常的鏈路上。??
兩個網卡接入不同的交換機,則交換側不需要做配置
?
第二種:bond1:active-backup(這種模式接入不需要交換機端支持,隨便怎么接入都行)
模式的特點:一個端口處于主狀態 ,一個處于從狀態,所有流量都在主鏈路上處理,從不會有任何流量。當主端口down掉時,從端口接手主狀態
?
第三種:bond2:load balancing (xor)
特點:該 模式將限定流量,以保證到達特定對端的流量總是從同一個接口上發出。既然目的地是通過MAC地址來決定的,因此該模式在―本地‖網絡配置下可以工作得很 好。如果所有流量是通過單個路由器(比如 ―網關‖型網絡配置,只有一個網關時,源和目標mac都固定了,那么這個算法算出的線路就一直是同一條,那么這種模式就沒有多少意義了。),那該模式就不 是最好的選擇。
?
第四種:bond3:fault-tolerance (broadcast)
特點: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一個報文會復制兩份往bond下的兩個接口分別發送出去,當有對端交換機失效,我們感覺不到任何downtime,但此法過于浪費 資源;不過這種模式有很好的容錯機制。此模式適用于金融行業,因為他們需要高可靠性的網絡,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同一個報文服務器會復制兩份分別往兩條線 路發送,導致回復兩份重復報文,這種模式有浪費資源的嫌疑。 ?
?
第五種:bond4:lacp(接入交換機側開啟LACP功能)
特點:802.3ad模式是IEEE標準,因此 所有實現了802.3ad的對端都可以很好的互操作。802.3ad 協議包括聚合的自動配置,因此只需要很少的對交換機的手動配置(要指出的是,只有某些設備才能使用802.3ad)。802.3ad標準也要求幀按順序 (一定程度上)傳遞,因此通常單個連接不會看到包的亂序。802.3ad也有些缺點:標準要求所有設備在聚合操作時,要在同樣的速率和雙工模式,而且,和 除了balance-rr模式外的其它bonding負載均衡模式一樣,任何連接都不能使用多于一個接口的帶寬
?
第六種:bond5: transmit load balancing
特點:balance- tlb模式通過對端均衡外出(outgoing)流量。既然它是根據MAC地址進行均衡,在―網關型配置(如上文所述)下,該模式會通過單個設備來發送所 有流量,然而,在―本地型網絡配置下,該模式以相對智能的方式(不是balance-xor或802.3ad模式里提及的XOR方式)來均衡多個本地網絡 對端,因此那些數字不幸的MAC地址(比如XOR得到同樣值)不會聚集到同一個接口上。
不像802.3ad,該模式的接口可以有不同的速率,而且不需要特別的交換機配置。不利的一面在于,該模式下所有進入的(incoming)流量會到達同一個接口;該模式要求slave接口的網絡設備驅動有某種ethtool支持;而且ARP監控不可用。
?
第七種:bond6:adaptive load balancing(交換機側不需要做任何配置)
mode6模式下無需配置交換機,因為做bonding的這兩塊網卡是使用不同的MAC地址。
?
常用的有mode0,mode1,mode4,mode6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77132/1614508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提升网络可靠性的双网卡绑定7种模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元素隐式具有 “any” 类型,因为类型
- 下一篇: MogoH5+基于Hbuilder做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