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学模型设想
數據模型的發展,在未來的幾年,會蓬勃和繁盛,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不斷成熟,使得原來看起來很困難的事情,逐漸簡單:
在個人服務領域,
從消費、分期、信用、現金等貸款業務場景開始,再到理財、投資、財富管理等中間業務場景,從電商、社交、支付再到互聯網微博、微信等閉合生態,再到衣食住行用玩等方方面面的開放生態,圍繞個人的模型架構已初見端倪,且成為各大金融科技公司競相角逐的戰場,但同時衍生出了個人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授信授權等諸多問題,國家政策及監管層面的完善,行業的約束,場景的完善,會推動各個方面往前良性發展。
在企業服務領域,
國家開放了征信備案制度,涌現了一大批企業征信公司,開始采集、ETL、分析并對外提供查詢、報告、分析、預警等服務,從原來的采集各級工商公示平臺,到各個地區的誠信XX,再到各級政府的政務服務網,有實力的是通過直連API的方式,有技術的是通過網絡爬蟲,有營銷的則通過代理、分銷,進行原始數據加工后輸出,基本上保留了數據的原貌,但也不乏違背數據本真,進行收費形式的數據修改,打破了數據的重要屬性,基于企業的數據模型,特別是比較完善的企業群體,也已經產生了比較成型或成熟的模型,已服務于銀行金融業務,但普遍還是集中在集團公司、中型、大型企業,其覆蓋率和服務程度并不是很高。
在小微服務領域,
現在可能更適合稱之為普惠金融服務領域,國家自2008年就提出小微金融服務的理念,但到2019年至今,10多個年頭的發展,我們看到民生銀行的長期耕耘和成績,也看到了政策導向下不得不為的銀行布局,原因紛繁復雜,不做過多分析,但從數據模型來看,因數據采集難度大,成本高,分析和評判專業度要求高,且政策壓力大,客群風險高,收益小,造成作為業務服務主體的銀行在此領域發展并不順利,但從最近兩年的各方面情況來看,該領域必將成為未來銀行、金融科技公司、軟件外包公司的主戰場,不僅僅是因為我之前的工作經歷(在小微信貸領域七年多),而是市場時機已然成熟:
(1)數據多樣化及不斷完善,且是可得的,國家政府層面也在不斷開發數據
(2)小微企業中我們所關注的企業主(個人)、企業,數據采集、模型搭建、業務沉淀均已具備發展的條件
(3)國家在政策導向和業務發展上,均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扶持,甚至補貼,宏觀背景下是非常好的
(4)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百信銀行等由服務于小微企業的互聯網企業發起的民營銀行,立足于原閉合生態下,數據積累、技術支撐、模型優化也已逐漸成熟,且逐步進行對外輸出,行業的引導趨勢明顯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小微企業及服務也必將成為行業的重點,樂見其成,此為興國安邦的好事、大事,需要多方協作、努力!
?
數據模型將經歷幾個階段:單一維度匯總及簡單計算、多維度組合運算、大樣本統計算法分析、深度學習、自動化智能(自執行、自適應、自優化)、高級智慧模型,這是不可逆的趨勢,但需走好每一步,且要落到實處。
業務專家+先進技術的融合,隨著數據的積累,業務的不斷優化,仿生學模型也會不斷進化,從全人工、半人工到智能化、智慧化,未來會更好的沉淀為基礎設施,服務于人類和一切生命。
總結
- 上一篇: UIImage与Iplimage相互转换
- 下一篇: netstat -an中state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