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过程的主要概念
?
1.???????? 組織策略。多主體組織與外部環境存在相互依托和相互作用的關系。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變化的不可預測等特征將影響著組織目標的實施。環境的變化決定了多主體組織任務的不確定性和組織所依賴的資源不確定性。組織過程的設計是使組織的運作能適應環境的變化,通過建立一系列策略使一個組織能有效管理它和環境之間的關系。環境、策略和組織結構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圖1 環境、策略與組織結構的關系
?
2.???????? 任務環境。任務環境指與組織目標相關的外部環境的子集,任務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著多主體組織的效益。多主體組織的任務環境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信息源(或感知源)、用戶(或作用對象)和主體的實現環境。
1)??????? 信息源。信息源是一個多主體組織對外部客觀世界的感知,是一切信息加工的來源。
2)??????? 用戶(或作用對象)。多主體組織或者是加工信息提供給用戶;或者是通過作用器將信息處理的結果施加于外部環境。對用戶或作用對象的分析的目的在于理解任務不確定性的特征。
3)??????? 主體的實現環境。主體的實現環境指主體實現的軟硬件環境,如計算機類型、存儲容量、處理器速度、實現語言、網絡設施、通信帶寬等。
?
3.???????? 管理模型。組織的管理是對一個組織所擁有的計算資源、存儲容量、問題求解技能和信息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使多主體組織最有效地實現組織的目標。組織管理模型是通過分析任務環境,制定相應的組織管理策略,從而對組織中所有活動的變化規律進行建模。
5項基本的管理策略如下:
1)??????? 職責分配策略。確定所有職能在主體中的分布。每一職能必須由一個主體來承擔,但一個主體也可承擔多種職能。
2)??????? 主體實現策略。根據主體承擔的職能,確定主體的粒度、技能、資源、相對位置等,保證主體能高效完成所承擔的職能。
3)??????? 工作過程優化策略。根據任務環境的變化對所建立的協同工作過程模型和控制模型中的所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優選,實現優化的標準是工作流程的時間最短、效益最高、管理職能設置數量最少、實現簡單、建立流程的費用低等。
4)??????? 協調控制策略。協調控制策略是一組智能主體管理它們共享環境的方法或手段。它是改善系統連貫性和協調性的關鍵因素。
由于任務環境不斷變化,多主體系統的協調策略可能有多種形式,典型的機制包括:
5)??????? 可靠性策略。多主體系統組織模型事實上定義了各主體共同遵守的全局承諾,這些承約是約束、協議和策略的集合。可靠性策略指系統需要相應的機制維護承約的貫徹實施,特別是環境變化時制定約束或規定違例時的解決辦法,以保證系統求解可靠和性能相對穩定。
?
參考文獻:
[1] 姚莉, 張維明. 智能協作信息技術.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6DAN_HUST/archive/2009/10/10/1580098.html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 上一篇: 我们的开源项目-2013年度开源社区线下
- 下一篇: 通用类别目录Global Cata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