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程序员的三门课》李伟山:从程序员到技术总监的修炼秘籍!
嘉賓介紹:李偉山
現任某人工智能公司技術總監,江湖人稱“山哥”,在分布式系統架構設計、高并發系統設計、系統穩定性保障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擅于利用數據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對新技術有濃厚的興趣,樂于分享。
個人技術公眾號:技術方舟。
圖片來源:中生代技術走進薩摩耶金服分享現場
01
偉山你好,請先自我介紹下、目前所在公司以及所負責的領域。
李偉山:各位“技術領導力社區”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李偉山,目前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技術總監,主要負責AI產品化的工作,開發設計中國一款云同步社交平臺——號簿管家;曾參與設計開發億萬級流量的阿里虛擬業務平臺——話費充值、網游聯運平臺。
在分布式系統架構設計、高并發系統設計、系統穩定性保障等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基于HTTP協議的SOA架構有深入研究,在排查解決線上問題和故障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擅于利用數據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對新技術有濃厚的興趣,樂于分享。
? ?
02
據我了解,您可以說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在您的職業生涯里有沒有重要的里程碑和轉折點?
李偉山: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有兩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一個從華為到阿里的這段經歷,在華為主要是給各個運營商做電信相關的定制化服務,其中涉及了各種技術棧,在華為應該是我技術涉及面最廣的時候,在華為的那些時光里給自己的目標就是多學技術,那時候就是一個空杯狀態想裝下更多的技術。
后來到了阿里,『遇見』了真正的IT界各種大神,阿里最好的一方面是有各種內部分享,讓你可以跟著大神們學習和探討,對自己的架構設計和技術能力的提升是很快速的,華為和阿里的工作經歷讓自己的技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二個從阿里離開進入一個創業公司,做為一個技術管理者并且是一個研發部門的帶頭大哥時,你考慮的事情就再也不是團隊的問題了,而是從公司角度出發思考,運營、產品、技術、市場的相互配合,能讓公司能賺到更多的錢,就要深刻思考技術管理的側重點,要做到省錢、省心、省時間,提高團隊的效能。工作時間越長發現自己缺乏的東西越來越多,越要潛心鉆研。
03
怎么會想到要寫《程序員的三門課》這本書?大概歷時多久完成的?在這期間有沒有難忘的人或事?
李偉山:這本書,也是右軍的倡導下一起完成的,這本書大概耗時半年吧,寫書的過程其實沒有想的那么簡單,也沒有想象的那么難,不簡單的方面是:你需要更加體系化闡述一個知識點和設計面,因為你要考慮你寫的東西受眾群體是技術能力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的,你盡量寫一個通俗易懂的東西還不能丟失深度。
沒那么難是因為,我平時喜歡分享,寫書的時候可以從我之前的分享文章中延展,這樣寫起來就不會缺乏思路。最難忘的事情,主要就是兒子剛學會走路,你需要花費更多的事件陪他還不能耽誤寫書,常常小朋友會好奇你盯著屏幕,也想『參與』,有時候會打亂思路,所以我就需要調整寫書的方式,先把思路和關鍵點寫下來,這樣就不會由于任何事情打亂自己的思維。
04
注意到《程序員的三門課》這本書在章節編排上很有層次和邏輯,作為一本合著書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難的,這期中有什么訣竅?跟大家分享一下。
李偉山:本書的受眾群體是剛進入IT行業和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開發者,所以從目錄可以看出,我們是從開發的方法-分析設計-技術管理三個方面來講解本書內容的,前期我們確定了書本的目錄,和幾個聯合作者認領自己擅長的方面進行編寫再合并在一起,其中每個人作者寫完的內容都會相互review,當然其中與國霞的認真負責是密不可分的。
05
這本書的幾位作者大部分都有自已的公眾號,能否談談寫公眾號跟寫書,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幾位作者們更喜歡哪種表達方式?
李偉山:寫公眾號只是分享一個知識點,篇幅也有限,你要想在有限的篇幅只能關鍵點表達清楚,但是相關聯的點你就很難面面俱到,寫書你就需要盡量面面俱到,把相關的點都闡述清楚,并且還要對上下文關聯性要強,要不然讀者閱讀時很茫然。
我寫公眾號主要是以某個設計點進行闡述,我的公眾號每一篇都很長,內容有點多,可能讀者未必一下子消化的了,但是寫書的時候就很有幫助對我而言。
06
幾位作者都是行業的佼佼者,能否從各自的角度談談好的程序員、架構師、管理者是什么樣的?有沒有一個標準來衡量?
李偉山:從程序員到架構師再到技術管理者,基礎都是從技術出發,但是這三個階段關注點是不一樣的。
程序員更多的關注技術點,架構師更多關注的是技術點和設計,我所倡導的架構師一定要是一個會寫代碼的架構師,而不能脫離寫代碼而存在(個人理解),技術管理者更多的職能是協調、規劃、監督,但是他的職能是技術管理,還是不能脫離技術基礎。
但是他們沒有一個標準來衡量好與不好,因為每一個公司對于架構師和技術管理者的崗位要求不一樣。
07
注意到其中幾位作者不是第一次出書了,請分別談一談跟上一次寫書相比,這次在觀點表達和寫作手法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李偉山:我這是第二次出書,第一次只是寫了一小節,然后是幫助其他作者把內容合并在一起,第一次寫書主要修復,而這一次負責了其中3章和其他章部分內容的編寫,相比較第一次負責的內容更多,需要關注的點就更多,在寫的時候就需要關注章節之間的關聯性和小節與小節之間的關聯性。就需要通篇考慮你所寫的內容。
08
對于“35歲職場”現象,您是怎么看的?能否給正在面臨職場焦慮的讀者們一些建議?
?李偉山:『35歲職場』現象,可能是別人售賣的一種焦慮也是自己內心的焦慮,35歲為啥焦慮呢,右軍說的很好,特定的年齡沒有相匹配的能力所以你才焦慮,當你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明確可達的職業目標,你努力做好自己,提高自己我覺你就不會存在『35歲職場』的現象。
技術領導力:非常感謝您的分享,在這里推薦《程序員的三門課》給技術領導力社區的同學們,也祝偉山的新書大賣!
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啟發,請轉發朋友圈、點“在看”,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寫下去的動力!
? ? ? ?? #專注技術人的成長# 精彩推薦1. 云原生架構系列:微服務架構的四大金剛利器 2.?支付寶的架構到底有多牛逼!還沒看完我就跪了! 3. 阿里架構師王思軒:十問業務中臺 4. 美菜網交易中臺建設 - 34頁PPT好看就點在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专访《程序员的三门课》李伟山:从程序员到技术总监的修炼秘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ead First Python》第
- 下一篇: JimuReport积木报表 — 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