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华强北!
△Hollis, 一個對Coding有著獨特追求的人△
這是Hollis的第?279?篇原創分享
作者 l 孤桐
來源 l Hollis(ID:hollischuang)
2020年5月,在經歷了疫情的浪潮后,深圳華強北依舊如往常那樣人潮攢動。
身為全國最大的電子商品交易市場,華強北處于珠三角甚至全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產業鏈前端。
43家各類賣場復工率100%,553家“四上”企業復工率100%,持牌金融機構復工率100%,44家總部企業復工率100%。
從數據上看來,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似乎在一夜之間卷土重來。
但事實是,相比較于的鼎盛時期,現在的華強北風光早已不再,許多人提起它,也是一陣唏噓。
當年的華強北模式已經淹沒在當今時代的水底,短短二十幾年,華強北到底發生了什么?
拔地而起
華強北的前身是建于1982年的上步工業區,而那時候電子業正在臺灣,香港以不可估量的速度發展,上步工業區便把電子工業定為了自己的第一產業。
不得不說,目光長遠才是成功最重要的一步。
僅僅短短的幾年,愛華,京華,華發等不少大廈便應勢而生,直到許多年后,還依然屹立不倒的站在深圳的土地上。
到了1985年,上步工業區就基本建成了。
隨著后來經濟的不斷發展,1986年深圳電子集團公司成立了,兩年后,深圳電子集團改名為賽格電子集團,并設立了賽格電子市場的前身(賽格電子配套市場)。
碰巧的是,就是這個面積只有900平方米,43 戶商家,條件又十分簡陋的市場正好迎上了改革開放發展的需求,多達100多家的企業入駐其中。
這一年,深圳市和福田區政府也共同投資了4500萬元對華強北進行改造,這無疑從另一個方面鼓舞了商家的信心,紛紛進行改造,環境的改善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而另一頭,與賽格僅一街之隔的華強北電子市場也正式開業。
毫不客氣的說,在當時,華強北電子市場和賽格稱的上是華強北強北電子市的雙雄,華強北強北也逐漸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電子產品的生產及零售中心。
1998年底,在華強北注冊的商家已經超過了500家。
南北930米長的大街,有著700多家的商場,專業市場23個,專業市場面積更是超過了全市總量的五分之一。
有人說,外地人到深圳一定要看三個地方:世界之窗,羅湖口岸的東門服裝市場,華強北。
逆境翻盤
華強北最輝煌的時期,莫過于那幾年成千上萬的人操著各地方言在華強北電子市場交易著。
“一米柜臺“,是組成電子市場中的重要支架,而華強北的商場里,就橫列著數千個這樣的柜臺。
“前臺后產”在華強北可算是再普通不過的經營模式,可是再細究這些些柜臺的背面,卻遠不止我們看見的那樣簡單。
各式各樣的電子零件背后隱藏的是無數個成熟的電子產業鏈,技術研發機構,更甚還有60多家知名的研發機構。
正是這樣,才為華強北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從華強北市場的樓上買上第一臺配件,到了樓下,你就可以裝配一臺手機了。”
從這一句話,你就可以想象到那時華強北電子市場的繁華強北程度了。
2000年,電腦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在華強北的電子交易市場上,通常一個周末,一個經銷商就能賣出上千臺電腦。
沒錯,只是一個經銷商。
在華強北市場做生意,通常三尺柜臺,一部電話,一臺計算器,這是所有站在柜臺后的年輕人的全部了。
時代的發展讓各種數碼產品淘汰的速度越來越快,這時候,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站在華強北的路口,躊躇不定。
一部分年輕人當機立斷,抓住了風口,搖身一變,成了億萬富翁,另一部分的年輕人還等在原地,猶猶豫豫。
神舟電腦的掌舵人吳海軍曾經也是電子市場里的一員,1995年抓住了風向標,買斷了全中國的電腦硬盤,前后一轉,賺了兩千萬,就是這兩千萬成了他創業的契機。
在1999年,以馬化騰為首的五個年輕人的賬戶上僅剩下一萬多元,誰也不會想到當年的騰訊只用了二十多年開創了一個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的企鵝帝國。
直到今天,華強北的土地上依然保留著當年的騰訊。
2007年的10月12日,華強北的電子市場價格指數向全球發布,就是這一舉動,成功的讓華強北的電子市場成為了全中國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有句話形容得再貼切不過,華強北電子市場打個噴嚏,全國的電子市場都得感冒。
電子規模巨大,又是商品的集散地,所以2008年,中國電子商會組織評選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以絕對的優勢拿下冠軍。
移動通訊的迅猛發展,使得深圳成為了最大的手機生產基地,華強北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亞洲手機交易中心。
“一米柜臺”的售價也曾經隨著華強北的水漲船高也達到了30萬元。
那時,華強北的勢頭正盛,人人都想在華強北里賺上幾番,可是沒有人預料到華強北歷史上一場最大的危機即將到來。
一場新的風暴將以華強北為中心,向全世界,席卷開來。
這還要說回2003年底,臺灣的一家公司把手機的接收和發射功能,簡單化,芯片化,簡便之處就是廠商只要加個外殼和電池就能生產手機。
“山寨機”就這么混入市場,魚目混珠,每天都有一部新手機誕生,這給國內外市場都造成了不小的巨浪,還間接養活了不少中小型企業。
山寨機的橫行曾一度使華強北名聲大躁,還流傳著“一米柜臺走出五十個億萬富翁”的傳說。
不過,這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2007年底,政府加大了對假冒偽劣產品打擊的力度,而消費者們也傾向于購買有品牌的產品。
在價格上,在售后上,在品質上,山寨機已經完全喪失了優勢。
在這場風暴之后,華強北雖然頂著“中國電子第一街”的頭銜,但繁華已不復從前,它需要尋找新的拓展。
在這時候,萬佳的“超市+百貨”模式脫穎而出,徹底激活了華強北的商業價值,并開始從單一的電子市場向超級商圈的轉型之路。
從工業區到商業街,華強北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多年就完成了這一巨大的轉變。
可在部分實體經營都可被電子商務完全替代的今天,作為電子行業風向標的華強北似乎也不能免于沖擊。
歷史舞臺終謝幕
2008年的初始,馬云在浙江的黃龍體育中心對著8900名員工說,他準備帶領阿里巴巴B2B業務在港股加速上市,準備過冬。
劉強東在為資金到處奔波,如果拿不到投資,就只能看著物流虧損,資金短缺,年底沒錢發工資,京東也許就倒閉了,多少心血就會付諸東流。
優衣庫想要在中國復制日本的成功,但它沒有在中國大量的實體店作為基礎,于是接受了馬云的提議,以線上模式開啟了優衣庫進軍中國的關鍵一步。
也是這一年,華強北受到了華爾街經濟風暴的嚴重影響,經濟開始一步步衰退,很多人不信,他們以為這是短暫的,但事實是,這只是一個開頭。
電商的一步步興起,使很多人的購買習慣已經從線上轉到了線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放不愿意到實體店學習傳統的運營經驗,他們看到了淘寶,微商更多的可能性。
走出華強北,正是他們踏出的第一步。
光是2011這一年多的時間,就有3500名商戶離開了,再加上有些沒注冊的商戶,離開的人數應該已經大于10%了。
而當年讓人瘋狂不已的山寨機也開始不斷的在走下坡路了。品牌筆記本已經開始為了沖銷量而沒有利潤可言了,以至于山寨手機的銷售量寥寥無幾,多數人得不到利潤,就直接放棄了。
華強北走到這一步,再依賴傳統的線下實體店來贏得當年的繁華,到底是不可能了。
那時深圳早已經出現了科通芯,獵芯網,云漢芯城等多個電商網站,讓產品變的越來越透明化,但是情況依然不太樂觀。
在2013年2月,為了配合城市功能的升級,華強北的主街要圍合三年,這對本來就有一點衰落的華強北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了。
三年后,華強北重現開街,地鐵7號線和2萬平方米的地下商業空間也同時開通了。
即使華強北在不斷的試圖追趕時代,但無論如何,這時的華強北再不能跟當初鼎盛一時的同日而語了,在它落寞的那幾年里,阿里和京東已經完成了在美國上市的艱難旅程,并穩穩的停留在電商行業老大和老二的位置上。
提及現在的華強北,沒去過深圳的人可能想到的只是山寨機,然后再哀嘆一下華強北當年的“撈金時代”,自己沒能去分上一杯羹。
時代是不可復制的,誰也不能斷言華強北以后的形勢,但我們能從華強北這短短二十幾年的變遷里明白,緊跟時代才是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之舉。
參考資料:
騰訊視頻《解碼華強北》?
深圳晚報《華強北商圈漸回暖》
往期推薦arthas用的好好的,寫個lambda表達式就跪了?該咋解決?
我就想加個索引,怎么就這么難?
如何讓程序員變得沒朋友
?
直面Java第320期:如何判斷一個Java對象能否被回收?
深入并發第013期:拓展synchronized——鎖優化
如果你喜歡本文,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Hollis.
轉發至朋友圈,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點個?在看?
喜歡是一種感覺
在看是一種支持
↘↘↘
新人創作打卡挑戰賽發博客就能抽獎!定制產品紅包拿不停!總結
- 上一篇: 不小心执行了 rm -rf,除了跑路还有
- 下一篇: fmt.Println、fmt.P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