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公司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時間飛逝,一轉眼來到創業公司已經接近3年的時間,18年10月我來到了一個初創企業,步入芯片行業。那在創業公司工作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呢,我想和大家從幾個方面說說。
?
為何而來
有的人相對激進,希望把自己扔到一個未知荒漠中,不斷磨練,他就更適合去創業公司;有的人相對保守,認為積累比冒險重要,他可以先到大廠鍛煉一番。
這是我上個公司的師傅跟我說的話,他現在已經在那里待了10年,說只要公司不倒閉不裁員就不會主動走,而我在那里待了兩三年之后,便開始躁動不安,選擇了離開,可能我比較適合前者。
在和他細聊以及和另一個老員工交流之后,我也選定了兩個方向,要么是在芯片行業要么直接轉到互聯網賺錢,在找工作過程種,沒想到剛好是兩個芯片企業有offer,另一個以及有十幾年的歷史(今年初上市了)。
記得當時面試可能表現的很好,或者比較缺人,人力總監又給我加了3k和上下班打車報銷的條件,我在猶豫的時候,我師傅就建議說要去就去那種初創且創始人或者有好的項目的企業,我接受了建議,來到了一個未知的生活中。
總結下來,我看重技術與業務方向、創始人以及團隊、風向相符的發展前景這幾個因素,并且也是與自己當時的心態相關,如果大家沒考慮好或者不能順勢而為,還是需要慎重。
?
工作內容
總結下來就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項目,需要在需求只有簡單一頁文檔的過程中,漸漸的達到既定目標。
因為招標有個不錯的項目,但是人少、需求不明、時間期限內需要交付,當時就是幾桿槍,所以從幾乎天天開會討論需求以及設計方案、到選材選料和代碼架構設計、到需求不斷變更以及優化,都是這么幾個人。
重點提到會議,真的是走了很多彎路,往往都是開一下午,各種討論,然后推翻寫好設計好的實現方案,所以彎路走了很多。會議是好事,但是效率很重要,不過隨著團隊配合時間越來越長這個問題也差不多解決了。
工作內容就不多說了,想必大家都清楚,肯定是需要什么都干的,我主要負責軟件部分。所以從需求、概要、詳細設計到代碼規范、相關協議、測試用例再到項目計劃、階段總結、市場調查幾乎都是自己做的。
在其中我感覺最大的挑戰就是,做的多還有雜比較累,未知的項目時間節點難以把握,遇到技術瓶頸不好解決往往是選擇了替代方案;還有一個就是為了卡時間節點,項目的健壯性不大好,這需要很強的基本功。
?
工作氛圍
整體來說工作氛圍很好,沒有什么等級之分,任何問題任何需要都可以提都可以問,可以說是毫無保留吧。
當然大家手頭上都是最起碼有兩三個事情在,都是很忙的,除非是頭腦風暴或者時間緊急,否則也需要見機行事不耽誤彼此時間。這就很需要提問時間點與提問技巧的問題了。
我每次有困難,都是去問我那個老同事,他能力很強年齡大了點但是思維很清晰,也幫了我不少。我一般在中午吃飯是時候跟他聊幾句問問思路說說情況,或者看到他沒在看書或者不咋忙的時候去問,組織好語言拿好小本本請教。
?
創業心態
在創業公司真需要創業者的心態,不然很難把事情做的最好。
在項目開始階段,有過連續加班幾個月的經歷,有過連續一個月一天不休的經歷,也有過熬通宵調試和流片的經歷,起初階段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是個打工人,我也不想這樣。
但是有個心態就是想把事情做好,這是自己的飯碗;當然也需要自己的生活,這些都需要平衡,不過現在都沒這樣了。
如果是得不到回報或者是沒有期待的,那么這個創業公司肯定是不值得待,當工作已經燃不起熱情,那就果斷放棄它。
?
前景未知
大部分的初創公司都會死掉,活下來的很少,活的好的更少,所以面對一個迷茫的未來,有很多動搖也有很多擔心,好在目前公司也有兩輪融資,最起碼也不會死。
不要違背初心,即使在途中走遍彎路,經歷一些不為人知的苦與樂,一直充滿好奇心在一個持續學習的氛圍中,這些都是我堅持下去的理由。
當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不會放棄,畢竟都是需要注重現實,希望我能一直堅持下去,為中國芯留下一個小小的印記。
?
要不要來
這里就是分享一些我自己在這個創業公司的經歷,其實只是萬千企業里面的冰山一角,也有很多方面沒有說到。但你說要不要來創業公司,我一般都不是那么建議的。
如果是職業前期那肯定是99%不建議的,如果是有些經驗、技術水平也不錯,在沒有更好的選擇情況下可以試試,而對于已經身處在其中的朋友,我感覺最重要的還是心態要正,做好本職工作最重要。
有道無術,術可成;有術無道,止于術
歡迎大家關注Java之道公眾號
好文章,我在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在创业公司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几幅图,拿下 HTTPS
- 下一篇: 几行代码养只猫,心情瞬间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