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确定百分比_【文献笔记】JIMF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原文信息:
- 作者:Hongyi Chen、Peter Tillmann
- 文章:Monetary Policy Uncertainty in China
- 期刊:JIMF
故事
本文提出了一個新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其中不確定性指數摘自國際報紙對中國人民銀行的報道。中國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會對中國大陸經濟產生沖擊,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會導致投資、國內生產總值和價格大幅下跌。本文還表明,源自中國大陸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對亞洲其他經濟體也會產生了強烈的溢出效應,導致資產價格和GDP下降。關于國際報紙中不確定性的報道增加會導致整個區域的股價下跌。因此,除了中國人民銀行政策本身的傳遞之外,中國人民銀行的不確定性是一個并存的傳輸渠道。最后,本文顯示,該不確定性指數包含的信息超過已經納入基于內地報紙的不確定性指數。
國內外經濟和金融市場都面臨著中國人民銀行當前和未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框架仍然不清楚,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溝通性的步驟仍然有限。此外,中國央行還面臨與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相同的問題,如決策成員的不同觀點、及時的數據可用性以及對傳入數據的不同解釋。所有這些因素都造成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中國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肯定會對實體經濟變量和金融市場變量產生影響,而不是貨幣政策本身的影響。美國研究發現,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具有數量上重要的實際效果,并削弱了貨幣政策沖擊的傳導。本文則是對我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計量和后果進行論述。
研究政策不確定性后果的研究人員面臨兩個困難。首先,不確定性是一個不可觀測的、潛在的變量。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與不確定性的真實程度相關的代理,并可以用作經驗模型中的輸入。其次,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與貨幣政策本身、商業周期或金融周期等因素有關,是一個內生變量,必須與這些因素脫節。
文章提出三點貢獻。首先,本文提供了一個新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指數,這是作者從國際報紙上對中國人民銀行的報道中得出的。本文關注了有關報紙不確定性測量的文獻,并計算了包含提及中國人民銀行的文章數量,同時反映了其政策的不確定性。本文完全依賴國際前沿報紙的文章,而避免中國大陸的報紙,因為目前我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研究還很缺乏。Huang and Luk(2020年)使用大陸報紙所反映的不確定性衡量方法,而本文指數的演變類似于Huang and Luk(2020)的指數。然而,這兩個指數之間經常出現偏差,這表示了中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感知存在離岸和在岸的差異。
其次,本文估計了中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和一組變量的向量自回歸模型,以識別與中國商業周期和金融狀況正交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成分。隨后,將一系列貨幣政策不確定性(MPU)沖擊用于對中國大陸其他變量的一些本地預測。本文表明,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促使中國大陸私營企業的投資下降。由于不確定性增加,實際經濟活動顯著下降。因此,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具有相當大的商業周期效應。由于價格下跌與實體經濟活動的下降一致,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的影響類似于總需求沖擊。
此外,本文研究了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對亞洲其他經濟體的溢出效應。本文發現,對中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沖擊導致亞洲的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實際GDP增長率下降。因此,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后果不僅限于中國大陸,還遍布整個地區。
最后,本文重新審視了本文提出的MPU指數與Huang和Luk(2020)指數之間的差別。本文發現,這種差別的擴大預示著大陸報紙報道,相對于國際報紙報道中,所反映的不確定性將會增加。因此,相對于大陸報紙的報道,香港主要英語報紙《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對MPU的報道的增加則反應出了更有價值的信息。當本文將差別用于亞洲股票價格的本地預測時,將進一步說明此信息內容。有關不確定性的報告中,離岸價與在岸價之間的差別增加,導致股價大幅下跌。該證據是可預測的關系,不一定是因果關系。
雖然Huang and Luk(2020)也提供了中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廣泛指標。本文對中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測量基于大量文獻的考究,但是本文著重于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度量及其后果,本文研究不確定性沖擊對實際活動以及金融市場的直接后果。而其他是研究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升高是否會影響貨幣政策沖擊向實體經濟的傳導。
而且,本文通過增加不確定性作為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影響經濟的另一種渠道為國內和區域經濟做出了貢獻。為中國的貨幣政策建模并非易事,因為中國人民銀行同時使用多種政策工具,例如政策控制利率的變化,例如短期回購利率或準備金要求的變化。因此,本文需要減少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的維度,以便在本文的模型中通過單個變量來表達政策立場。為此,本文使用Sun(2015,2018)提供的指數,該指數以單個數字總結了貨幣政策的立場。M2的外生變化是一個很好的統計數據,可以總結這些變化給定季度的所有貨幣政策工具。最后,本文增加了對中國金融市場與貨幣政策之間相互作用的解釋。本文表明,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對資產價格會產生獨立驅動力。
中國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指數
在這一節中,文章介紹了一種新的中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指數,還將把該指數與現有的Huang和Luk(2020)指數進行比較。不確定性是一個潛在變量,它與使用特定關鍵字列表的報紙文章相關。必須仔細在這些文章中選擇這些關鍵字,以得出有意義的指標。
本文的關鍵詞索引具有兩個主要屬性:首先,它基于英語國家的國際報紙上的文章。第二,應該反映出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的具體不確定性。本文根據《南華早報》(SCMP)和《金融時報》(FT)的文章數量來建立索引。兩者都是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的主要關注的報紙。
本文根據兩個標準選擇報紙文章。首先,每篇文章均包含以下術語之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或“中國人民銀行”。第二個標準是,每個條款都包含“不確定”,“不確定”,“關注”,“不確定”,“未知”,“不可預測”,“不清楚”,“不穩定”或“易變”之一。本文的指數定義比Huang and Luk(2020)指數更狹窄。
對于每個報紙,本文將在2000年第1季度至2018年第4季度的采樣期內,每季度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文章總數進行匯總。可以發現全球媒體對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貨幣政策的興趣隨著時間而增長。
最終的MPU指數顯示在圖1的中。該圖還顯示了Huang和Luk(2020)指數。為了便于進行比較,本文將兩個指數均表示為與各自平均值的標準差。本文發現,兩個指數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有相似的變化。這是文章的預期,因為大陸報紙的報道不應與國際報紙的報道相差太多或太長時間。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并且在整個樣本期內仍處于較高水平的。且兩個系列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70。
盡管政策不確定性的總體演變是相似的,但文章發現兩個替代指數之間存在幾個相對較大偏差的時期。圖1的下圖描繪了兩個指標之間的差異,表示本文的MPU指數減去Huang和Luk(2020)的MPU指數。因此,正差距反映了大陸報紙相對于國際報紙的不確定性報道不足。該圖還突出顯示了中國貨幣政策的四個重要事件。前三個垂直線突出顯示了中國人民銀行朝著緊縮政策的三個外源轉變,這些變動的日期是2004Q2、2008Q1和2011Q1。圖中用豎線表示的第四個日期是人民幣在2015年8月的意外貶值。除了2004年的緊縮變動外,所有其他日期在兩個指標之間均顯示出正缺口。因此,與大陸報紙相比,國際報紙對中國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更高。盡管與現有指數總體上相似,但是本文的指數所包含的信息特別反映了貨幣政策重大轉變的不確定性。
由于政策不確定性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概念,因此本文還應該討論衡量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方法的局限性。例如,本文的方法無法反映新聞中報道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程度。本文計算文章的數量,但不量化每篇文章的內容。這也意味著本文不能考慮發生不確定性報告的環境。在中國新的GDP數據中提到“不確定性”和“中國人民銀行”的文章可能與關于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未來的文章中使用相同的詞的文章的解釋不同。盡管存在這些局限性,但本文認為此處采用的方法正是因為其簡單性而提供了很多信息。本文不需要校準更復雜的文本分析模型,從而獲得不取決于模型校準或其他自由選擇的政策不確定性度量。
接下來,文章在時間序列模型中使用MPU指數來估算政策不確定性突然變化帶來的經濟后果。但是面臨的主要障礙在于,本文的MPU指數變化所反映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變化不一定是不確定性的外生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僅反映了商業周期狀況的變化,也就是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或貨幣政策本身。因此,需要確定與其他因素正交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外生變化。
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沖擊
本文使用VAR模型,以識別與其他變量(例如實際活動和股票市場)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沖擊。
其中?????是Fernald等人構建的China Cyclical Activity Tracker(CCAT0),并在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的網站上提供。本系列總結了來自中國貿易的數據,是中國經濟周期的可靠代表。本文需要包括一個總結貨幣政策的變量,因此,使用了Sun(2018)提供的指標,MP這個指標表示貨幣政策。由于股票價格對貨幣政策特別敏感,所以上海股票價格指數對數水平的變化百分比Δ???????也包括在內。最后一個變量是上一節中介紹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指數。
為了確定這些變量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沖擊,本文依賴于遞歸識別方案。在給定的季度中,允許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對VAR模型中的其他三個變量有相關性。但是,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沖擊不會同時影響其他三個變量。
圖2展示了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后的沖激響應函數。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沖擊會提高MPU指數。此外,在不確定性沖擊之后,實際經濟活動會有所收縮;且貨幣政策條件有所放松;股票收益也會下降。
圖3繪制了結構性的MPU沖擊的所有中國私人投資的波幅中值。
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國內和亞洲區域影響
本文的目的是量化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對中國及周邊亞洲經濟體其他宏觀經濟和金融變量的影響。本文使用已確定的不確定性沖擊,并將其作為一種外生變量,預測不確定性對國內的影響以及對鄰國亞洲經濟體的溢出影響。人民幣匯率安排的變化,中國人民銀行領導層的變動以及中國經濟的結構變化可能會導致估計的VAR模型基礎之間的關系出現結構性變化。
圖4顯示了中國實際經濟活動的替代措施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的響應。
圖5顯示了中國價格替代措施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的響應。
圖6顯示了某些亞洲經濟體主要股票價格指數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的響應。
圖7顯示了某些亞洲經濟體的主要股價指數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藍線)和貨幣政策沖擊(黑色虛線)的響應。
圖8顯示了選定的亞洲經濟體中主要股票價格指數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藍線)和貨幣政策沖擊(黑色虛線)的響應
結論
投資者面臨中國人民銀行當前和未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程度的變化應該對中國經濟以及該地區其他經濟體產生影響。本文表明,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沖擊導致中國大陸的實際經濟活動,投資和資產價格大幅下降。此外,這些沖擊對其他亞洲經濟體也具有重大的溢出效應。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溢出與貨幣政策本身的溢出并存。的確,本文發現亞洲股票價格對中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比對中國貨幣條件收緊更為敏感。本文從新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得出了這一發現,該指數基于國際報紙對中國人民銀行的報道。結果對貨幣政策的設計以及該地區的中央銀行觀察員和投資者有若干影響。
首先,應減少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為了避免對中國的實際經濟活動和金融市場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中國人民銀行應采取措施減少政策不確定性的波動。在決策過程中變得更加透明,并與公眾和金融專業人士進行更有效的溝通,無疑將有助于減少政策不確定性的波動。其次,本文從國際報紙中得出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現有文獻,最著名的是Huang和Luk(2020),提供了基于大陸報紙的政策不確定性指數。本文的發現表明,國際報紙對政策不確定性的報道具有實際影響。本文還表明,國際報紙上有關中國政策不確定性的報道越來越多,這預示著大陸報紙的不確定性。因此,要衡量中國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程度,國際投資者依靠英文報紙就足夠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 确定百分比_【文献笔记】JIMF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还在手写 Getter/Setter 方
- 下一篇: php soap 两个版本_Ceo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