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证据:今年高考作文题是一场伟大的科普
導讀:剛剛結束的2018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不經意完成了一次偉大的科普。
到底是什么有意思的話題,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今年高考,全國II卷作文題目是下面一則材料:
“二戰(zhàn)”期間,為了加強對戰(zhàn)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zhàn)后幸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
然而統(tǒng)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chuàng)的戰(zhàn)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上一篇吐槽聲:太!難!了!
也難怪不少人叫難。蕓蕓大眾,慣于只看到眼前的結果,卻看不到“沉默的證據”。
英美軍方人士,大多只看到飛回戰(zhàn)機身上的彈孔,卻沒看到那些沒有飛回的戰(zhàn)機身上的彈孔——恰恰是那些彈孔讓飛機遭受致命重創(chuàng),再也沒能回來。
01
同樣的故事也發(fā)生在其他領域。
當我們閱讀人物傳記,很可能發(fā)現那些在商業(yè)上更成功的人,往往具有勇氣、冒險、樂觀等個性和精神。很多人于是推斷,這些特點將有助于個人的成功。
果真如此?未必!
因為,曾經有千千萬萬敢于冒險的人們在努力奮斗,他們絕大多數恰恰是因為冒險的策略而失敗了;這就是說冒險并沒有為他們獲得成功提供額外的幫助。只不過,失敗者從來不寫回憶錄(即使寫了也沒有出版商愿意出版,讀者們也不愿意花錢去購買一個失敗者的故事),結果人們看到的傳記只是那些成功者的;但他們僅僅因為在冒險中更“幸運”才成功了,而不是冒險幫助他們成功。
這就是沉默證據的問題:我們看得到的常常并不能說明問題,恰恰是我們未能看到的證據才揭示了問題的真相。
忽略沉默的證據,對問題的回答就可能南轅北撤,甚至荒謬至極。
就像前幾年的一個笑話,是這樣講的:
記者來到擁擠的春運列車上,隨機采訪了幾位民工是否買到車票,得到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然后記者報道說:今年春運大家都買到了回家的火車票。
這固然是一個諷刺笑話,但笑話之中有真理。
02
事實上,生活中這樣的笑話似乎也不少。
十幾年前,南方某城市要提高夜班公交車的價格。電視臺的記者在街頭采訪居民對此的意見。居民們均表示此次提價對自己影響不大。記者在報道時總結說,此次提價對民眾的影響很小,民眾對此也沒什么反對意見。
正在吃晚飯看新聞的我,差點一口飯噴在電視屏幕上——你大白天在街頭采訪的人,有幾個需要深夜出行的?你為什么不在午夜的公交站去采訪一下等待夜班車的人們呢?
當然,也許不能對記者朋友太多苛求。因為,即使是一些研究者,也在犯沉默證據問題的錯誤。
曾經有一份關于中國吸煙與健康的研究報告寫道:
“吸煙與肺癌發(fā)生的關系已為眾多的實驗研究以及多個設計嚴格的大宗人群研究所證實。約80%的肺癌與吸煙(包括被動吸煙)有關”。
讀完這段話,你是不是覺得,吸煙很可能導致肺癌,幾乎就是肺癌的罪魁?
這里,沉默的證據是我們并不知道社會中有多少人吸煙者(包括被動吸煙)。因此,我們其實并不能推斷吸煙是不是就會有更高的概率患上肺癌。假如社會中吸煙(包括被動吸煙)人數比例超過90%,那么80%的肺癌與吸煙有關反而會說明吸煙能夠預防肺癌呢。
事實上,這份報告披露說我國男性吸煙率(不含被動吸煙)為66%,女性吸煙率為3.1%,兩類人群的吸煙率差別很大;但兩類人群肺癌發(fā)病率分別為0.355%和0.312%,是非常接近的;而社會中男女的比例基本上為1:1。兩個群體人口總量相等,煙民結構完全不同,肺癌發(fā)病率接近,這還能說明吸煙是肺癌的罪魁嗎?
03
同樣的錯誤,我也在一位曾任某重點大學校長和書記的知名學者的論文中讀到過。
在他的論文中,用已經成功入讀高校的學生的家庭背景類型,來研究來自貧富家庭的子弟的教育機會差異。
這里,我們看得見的證據是,入讀大學的人群中,多少來自貧寒家庭,多少來自富裕家庭;但看不見的沉默證據是,社會中有多少家庭是貧寒的,有多少家庭是富裕的。
沉默的證據于大眾如此陌生,甚至專家也偶爾會在這個問題上失足,因此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實在是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額外功用:它是一場偉大的科普,最廣泛地讓人們對沉默證據,對“幸存者偏差”、“選擇偏差”之類的陌生概念,有所了解。
對看得見的證據保持警惕,意識到背后很可能還有沉默的證據,我們就能更少地被誤導甚至被欺騙。
關于作者:董志強,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勞動經濟、新政治經濟、行為實驗與演化經濟學。新書《身邊的博弈(第3版)》正在熱售中。
來源:小谷圍札記(ID:gametheory4u)?
延伸閱讀《身邊的博弈》(第3版)
點擊文末右下角“寫留言”發(fā)表你的觀點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詳情
推薦閱讀
各地高考“難度系數”告訴你,天津戶口為什么值得搶
學計算機哪家強?清華竟是2018全球第1!你的母校上榜沒?
關于Python的一切:2018年,你讀這8本書就夠了
LeCun:智能的精華在于預測能力!“預測學習”了解一下!
Q:?你覺得今年高考作文難寫嗎?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系: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后臺點擊“歷史文章”查看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沉默的证据:今年高考作文题是一场伟大的科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8000字干货扫除你的焦虑!3点钟无眠区
- 下一篇: 致程序猿:专业课老师没教的,都在这8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