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角度看,每家公司只有2种角色:看看你更适合哪一种?
導讀:當你將數據運用納入到日常工作中時,你會發(fā)現,除了解數據外,你還需了解數據收集涉及的不同角色,了解組織中以不同方法進行數據工作的人有哪些。
?
有時,一人充當一種角色——用戶研究員、數據學家或其他角色。有時,整個團隊都只專注于一種特定角色——許多公司擁有大型數據學家團隊,唯一的任務就是進行實驗測試與數據分析。有時,一人充當多個角色,進行可用性測試,管理大規(guī)模數據集合,進行數據分析等。
?
許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體量小,一人身兼多職。雖然這些角色有所不同,但有兩個關鍵任務。一,收集、管理、總結和分析數據,獲得一些數據解讀。二,借助多種方式分析數據,證明觀點,產生業(yè)務價值。
?
我們將收集、管理數據的角色稱作“數據生產者”,依靠數據進行思考的角色稱作“數據消費者”。一人可能身兼兩種角色。
?
作者:Rochelle King,?Elizabeth Churchill,?Caitlin Tan
如需轉載請聯系大數據(ID:hzdashuju)
?
?
設計與數據的整合實踐需要許多人一同協作。你應當積極運用來自不同學歷背景的人的知識技能。對創(chuàng)新流程來說,不同的想法和信息輸入至關重要。
?
使用數據感知并非讓你獨自承擔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而是你(與其他共事者)可以發(fā)揮各自不同的能力,一同定義更值得思考的問題,制定更好的方案驗證這些問題。
?
我們注意到,許多公司開始在設計團隊與數據工作人員之間建立更緊密的工作聯系。無論這意味著將使用開放式的空間格局,鼓勵更多自發(fā)性的協作,還是進行組織架構調整。
?
無論怎樣,即使你的公司尚未進行此類調整,我們仍然鼓勵你建立自己的關系網。你的“數據好友”,暫且這么說,對于從未接觸過數據及在數據運用方面游刃有余的設計師而言,非常重要。
?
?
?
01 數據生產者
?
和數據生成相關的角色有數據分析師、數據學家、用戶研究員、設計師及市場營銷人員。我們一個個來介紹他們。
?
1. 數據分析師與數據學家
?
數據分析師與數據學家應貫穿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他們從產品中收集大量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分析、解讀、建模與驗證。所有這些工作都旨在幫助企業(yè)進行更好的商業(yè)決策。
?
他們經常借助洞察幫助企業(yè)預測業(yè)務走向,分析商業(yè)決策的結果數據來了解企業(yè)是否完成了最初的業(yè)務目標。數據學家也可能會針對業(yè)務與用戶驅動度量標準制定的討論。數據分析師與數據學家的共同背景包含統計學、信息管理、計算機科學及商業(yè)智能。
?
“數據好友”擁有豐富的產品數據運用經驗,對用戶了如指掌。他們能夠收集產品數據,幫助你大致了解之前的設計與產品改動是否達到了預期,不同功能使用量多少,使用頻率多少。
?
如果你打算去除某個功能,可以通過數據好友了解多少用戶正在使用該功能,去除后是否影響用戶對產品的使用,即該功能是否與產品以往的使用量相關。通常,你的數據好友負責分析A/B測試結果。他們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在構建A/B測試時提供大量的有效建議。
?
2. 用戶研究員
?
用戶研究員是對數據分析師與數據學家的補充,有時會在技能和興趣點上與他們有所重疊,尤其是在大規(guī)模的數據工作中。
?
通常,用戶研究員通過了解用戶及用戶訴求來贏用戶。他們關注用戶的觀點及行為信息,通過訪談、調研、日志研究及其他形式的人種志研究,專注于定性信息收集。
?
然而,許多用戶研究員也采用定量數據。他們的背景可能涉及社會與行為科學,比如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學或是人類學,以及與設計師類似的背景。用戶研究員與分析師應當互為數據的消費者。這種數據分享有助于廣泛了解產品或服務的用戶行為,緩解對產品某些特征的過度關注。
?
如果你對某個特殊領域或用戶一無所知,可以通過用戶研究伙伴來了解你的用戶、需求、期望,以及令用戶感到失望的產品體驗部分。因為他們花費了大量精力觀察用戶使用體驗不佳的任務類型,了解用戶所處的上下文,詢問用戶的需求,所以練就了用戶相關的敏銳直覺。
?
由于許多用戶研究員接受過多種方法論的培訓,也就是說,多種方法的整合運用可以帶來多方位的洞察與見解,他們還能指出最適于解決你的特定問題的數據類型。
?
?
3. 設計師
?
設計師也需要關注數據。收集用戶信息或是評估設計對設計師來說,并不少見。在一些沒有專職用戶研究員或數據分析師的企業(yè)中,設計師不得不偶爾兼任這些角色來完成設計。
?
設計師也在數據生成中擔任重要角色。他們考慮現有業(yè)務指標,以及其他與可用性、用戶界面相關的指標。當然,他們也會積極參與了解用戶研究員或數據分析師在整個產品開發(fā)周期中自行設計產生的數據。對設計師而言,關鍵是解讀數據并在更大范圍的業(yè)務及產品上下文中理解數據。
?
4. 市場營銷人員
?
市場營銷人員在數據生成方面同樣是很棒的合作者。我們常常發(fā)現,產品與營銷之間的關聯非常微弱,這意味著大量可供兩個團隊共享的有價值的信息可能會因此而流失。營銷團隊成員期望了解目標受眾與目標受眾的市場規(guī)模,從而收集大量用戶相關的數據。許多營銷人員都有很強的業(yè)務背景。
?
市場營銷是獲取與用戶的統計學特征、目標受眾相關的專家見解的一種方式。你的營銷團隊將幫助你了解不同類型用戶間可能存在的差異,以及基于年齡、性別、地理位置、文化、語言及其他重要功能的用戶的重要行為模式。
?
營銷團隊還負責了解產品的競爭格局,以及處于你的產品所在業(yè)務領域的其他產品信息。了解競爭對手的興趣及他們獲取及接觸用戶的方式,有助于明白如何調整或改善現有產品的用戶體驗。
?
?
?
02 數據消費者
?
在數據角色的消費方面,有些人積極運用從數據中獲得的洞察,幫助自己進行業(yè)務決策,推進業(yè)務。這些人通常是業(yè)務經理、產品經理,當然,還有設計師。
?
1. 業(yè)務經理與產品經理
?
業(yè)務經理與產品經理尋求從數據中更好地了解業(yè)務運轉情況。業(yè)務指標用于監(jiān)測并對企業(yè)的業(yè)務運行情況進行“體檢”,也用以了解業(yè)務決策的影響情況,以及產品調整后的進展是否與預期一致。
?
從設計及業(yè)務角度來看,制定問題、設計實驗、分析數據來解決問題,能夠促進商業(yè)伙伴、合作者及企業(yè)管理者就目標受眾及預期行為達成一致,以達到業(yè)務的增長與穩(wěn)定發(fā)展。清楚地了解業(yè)務中的關鍵部分將有助于規(guī)劃定量與定性實驗等活動。
?
假如你與產品經理共事,他們將成為你的關鍵合作伙伴,幫助你以首要業(yè)務目標及成功指標為基準圈定工作的范疇。整個過程中,你將與他們定期溝通,產生新的想法,同時確保你的設計與進展中的“實驗”能夠提供所需的用戶信息,同時與業(yè)務目標保持一致。
?
2. 工程師
?
一同工作的工程師會負責保證設計實現,確保通過這種方式的設計可以收集到感興趣的數據信息。你希望最終收集的數據能夠使你全面清楚地了解到,設計的方方面面如何影響了用戶。你需要運用工具來衡量關于用戶的不同數據信息,與工程師一同合作來了解用戶如何與產品互動。
?
我們列舉的這些角色,可能沒有嚴格的職能邊界或是定義。例如在一些小型企業(yè)中,企業(yè)成員可能會承擔多個不同的角色。無論怎樣,你所承擔的數據消費者或是生產者的角色,都將有助你在那個特定的時間點了解這個角色。
?
當然,組織中的其他角色可能也在使用數據。我們所陳列的角色只是拋磚引玉。希望你可以密切關注那些適合合作的其他角色。
?
?
?
03 假如還沒有數據好友
?
在之前的篇幅中介紹了許多角色,以及他們如何同數據打交道。仔細回想,你與哪些角色建立了工作上的聯系,或單純的朋友關系。
?
同時,你也應與那些尚且不熟悉的人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希望你了解他們的工作方法,了解你的工作怎樣能幫助他們或完善他們的工作,思考你們如何基于數據感知的模式進行合作。
?
許多小型企業(yè)沒有專職的用戶研究員、分析師或營銷團隊,但這并不等同于你無法了解用戶。許多互聯網企業(yè)已經開始提供一些價格適中的服務,幫助你建立起用戶研究方面的專業(yè)技能。
?
比如,UserTesting.com記錄真實用戶使用網站或應用程序的行為過程,向你提供你所感興趣的相關用戶洞察。Optimizely提供一些工具,協助你針對自己的網站或是移動端體驗進行A/B測試。
?
還有一些企業(yè),比如Qualtrics與SurveyMonkey,幫助你開展調研,從中收集用戶數據。諸如此類的服務,借助外部的數據專家,彌補了內部團隊的資源不足,幫助你不斷學習。
?
關于作者:Rochelle King,Spotify產品設計創(chuàng)意全球副總裁,擅于融合運用設計與數據,并且曾擔任一些技術企業(yè)的負責人。
Elizabeth Churchill博士,人機交互(HCI)領域專家,曾在許多硅谷企業(yè)中主導以用戶為核心的研究,近專注于設計和開發(fā)者工具方面的研究。
Caitlin Tan,Spotify的用戶研究員,畢業(yè)于麻省理工學院。
本文摘編自《數據驅動設計:A/B測試提升用戶體驗》,經出版方授權發(fā)布。
?
延伸閱讀《數據驅動設計》
點擊上圖了解及購買
轉載請聯系微信:togo-maruko
?
推薦語:谷歌用戶體驗總監(jiān)、Spotify設計與用戶體驗全球副總裁聯袂撰寫,設計從業(yè)人員有效提升用戶體驗必備參考。?
?
?
據統計,99%的大咖都完成了這個神操作
▼
?
?
更多精彩
?
在公眾號后臺對話框輸入以下關鍵詞
查看更多優(yōu)質內容!
?
PPT?|?報告?|?讀書?|?書單?|?干貨?
大數據?|?揭秘?|?Python?|?可視化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神經網絡
AI?|?1024?|?段子?|?區(qū)塊鏈?|?數學
?
猜你想看
?
-
實用干貨:7個實例教你從PDF、Word和網頁中提取數據
-
怎樣教一臺計算機區(qū)分貓和狗?一文零基礎入坑機器學習
-
什么是數據湖?有什么用?終于有人講明白了……
-
10本書,從Python爬蟲小白進階數據分析大神(建議收藏)
?
?
Q:?你準備挑戰(zhàn)哪個新角色?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系: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后臺點擊“歷史文章”查看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数据角度看,每家公司只有2种角色:看看你更适合哪一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详解6G系统数据治理方案的设计要点和原则
- 下一篇: 谁再问你“天天爬那些数据有什么用”,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