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测试是什么?为什么AlphaGo那么牛却过不了?
導讀:本文將介紹人工智能的檢測手段——圖靈測試。
作者:杜振東 涂銘
來源:大數據DT(ID:hzdashuju)
01?圖靈測試相關背景
1946年,馮·諾依曼發明了第一臺計算機,這被后人稱為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均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更有甚者認為計算機的發明標志著人類走向了第三次工業革命。
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在早期軍事密碼破譯中發揮了突出貢獻。但這也引發眾多學者的深層思考,部分學者斷言計算機只能依附于人類,成為輔助人類的工具。比如人類沒有翅膀,但可以駕駛飛機翱翔天空;人類視力存在局限,但可以利用望遠鏡與顯微鏡探求世界。而計算機也是為了解決人類計算瓶頸而存在的。
持這種觀念的學者較為悲觀,在他們看來,計算機永遠不會擁有智能,只能像其他設備一樣作為工具服務人類。
然而,不少科學家與科幻迷則對計算機的發展持樂觀態度,在他們看來,計算機不同于模擬人類行動器官的其他設備,計算機可以嘗試模擬人類最核心的控制器官——大腦。
因此,計算機極有可能模擬出人類較其他生物具有最大差異性的內容——智能。具備智能的機器可以控制與管理其他工具設備,像今天人們熟知的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技術便是這種思路的延伸。
但人類還存在另一種對智能體的期待,這種期待夾雜著人類自身的孤獨感和對溝通的期盼,這便是對“會話”的渴望,會話式AI——人機交互便應運而生。最早的所謂人機交互是機器充當演員完成演出,但人類想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交互,而不是這種“提線木偶”。
那么,怎么樣才算真正意義上的人機交互,什么才是真正意義的AI智能體呢?圖靈測試給出了一種人工智能定義,該定義的提出影響極為深遠,是作為鑒定機器是否真正具備人工智能的首要定義。
02?圖靈測試的定義
1936年,艾倫·麥席森·圖靈發表了題為《論數字計算在決斷難題中的應用》的論文。在這篇開創性論文中,圖靈給“可計算性”下了一個嚴格的數學定義,并提出著名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設想。
圖靈機不是具體的機器,而是一種思想模型,可以制造一種十分簡單但運算能力極強的計算裝置,以計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計算函數。圖靈機與馮·諾依曼機齊名,被載入計算機的發展史中。
1950年,圖靈發表了一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文中預言了人類創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機器的可能性。由于注意到“智能”這一概念難以確切定義,他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通過電傳設備)而不能被辨別出其機器的身份,那么稱這臺機器具有智能。
他在論文中還針對這一假說可能產生的各種質疑進行了解釋。圖靈測試是在人工智能哲學方面第一個嚴肅的提案。
▲圖靈測試示意圖,圖片作者:Hugo Férée
圖靈測試要求計算機具有欺騙性,即當測試者不知道同其交互的是人類還是計算機時,錯誤地將機器人當成人類與之溝通。這對于計算機系統的智能性要求極高,同時其設計思路需要極為巧妙。
圖靈測試的產生引發了學術界對于人工智能的廣泛思考,諸如高性能計算系統、預定義的人機系統被摘去了智能體的帽子。究其緣由,上述系統在人類盲測場景下很快就被辨識出來。
03?圖靈測試引發的思考
圖靈測試一定是科學的嗎,為什么圖靈測試難以通過,圖靈測試對于當代的我們又有什么思考價值?這些問題也困擾著當今學者。然而我們可喜地看到,隨著近年來科技不斷發展,人類在通往人工智能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在某些細分場景下(如人臉識別、物體檢測、圍棋博弈、電子競技),機器的表現已經超越人類,但仍舊無法通過圖靈測試,離真正的人工智能相差甚遠。例如,擊敗人類職業圍棋選手、第一個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阿爾法狗”只能專心處理圍棋這一項任務。
或許人類創造的人工智能尚不能通過圖靈測試的原因,是人類對于自身智能存在的緣由認知尚淺。但這并不影響運用圖靈測試審視現在被創造的智能體。
相反,這些思考將有助于人類探究智能體的本質,進而推動人工智能的整體發展。
如何看待當今人工智能的發展?
我在工作中常常面對客戶對于市場現有產品智能性的失望,這種失望恰恰來源于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熱切盼望。
特別是如今深度學習的應用遍地開花,人工智能在多項任務中打敗人類的消息不斷傳出,導致許多人對人工智能解決復雜任務抱有巨大期望。然而在缺乏大量標注數據、無法有效定義需求場景、影響結果因素過多等現實問題面前,人工智能的落地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順利。
但這不應該使我們陷入另一個極端——人工智能悲觀派,即認為人類無法創造出真正的可以通過圖靈測試的智能體。當前我們應正視人工智能的發展,利用現階段人工智能相關技術來輔助我們的日常工作。
關于作者:杜振東,國家標準委人工智能技術專家和AIIA(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技術專家。擁有8年機器學習與文本挖掘相關技術經驗,6年中文自然語言處理相關項目實戰經驗,擅長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深度學習框架,擅長運用NLP前沿技術解決真實項目的難題。
涂銘,數據架構師和人工智能技術專家,曾就職于阿里,現就職于騰訊。對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Python、Java等相關技術有深入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本文摘編自《會話式AI:自然語言處理與人機交互》,經出版方授權發布。
延伸閱讀《會話式AI:自然語言處理與人機交互》
點擊上圖了解及購買
轉載請聯系微信:DoctorData
推薦語:騰訊、國家標準委AI專家撰寫,詳解NLP和人機交互,從算法、實戰3維度講解聊天機器人原理、實現與工程實踐。
劃重點????
干貨直達????
數據中臺到底包括什么內容?一文詳解架構設計與組成
終于有人把云計算講明白了
下一個十年,AI將在這10大領域顛覆世界!
「區塊鏈+人工智能」:來自谷歌、IBM、百度的真實案例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對話框輸入以下關鍵詞
查看更多優質內容!
PPT?|?讀書?|?書單?|?硬核?|?干貨?|?講明白?|?神操作
大數據?|?云計算?|?數據庫?|?Python?|?可視化
AI?|?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NLP
5G?|?中臺?|?用戶畫像?|?1024?|?數學?|?算法?|?數字孿生
據統計,99%的大咖都完成了這個神操作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图灵测试是什么?为什么AlphaGo那么牛却过不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到机器学习第1堂课,最适
- 下一篇: 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编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