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Yoyo:为用户设计产品,让他们生活更美好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设计师Yoyo:为用户设计产品,让他们生活更美好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Yoyo設計走過的路:紐約愛立信,西雅圖美國在線,硅谷雅虎,ATT,深圳騰訊,華為;Yoyo不僅是頂級的交互體驗設計師,還是很Open的知識分享者,從職業選擇,以及對年輕人的建議幾個角度,摘錄他的文章,耐心讀下來,你將受益匪淺。
作者:Yoyo,整理自設計師Yoyo的訂閱號:Designer_Yoyo ?整理:it3q.com(程序猿訪談錄站點)
Yoyo的知乎:http://www.zhihu.com/people/youwenwen
Yoyo的工作經歷:- 華為 · 設計總監,領域體驗官
- 騰訊 · 設計室負責人
- AT&T · 高級移動交互設計師
- 雅虎 (Yahoo!) · 移動交互設計師
- 美國在線(AOL) · 移動交互設計師
- 愛立信 · 移動交互設計師
Yoyo關于工作的選擇
在美國換過幾次工作,從美國換到國內一次,在國內換過一次工作。他覺得換工作有幾個基本點須要考慮:
1,不要為了小錢 最不劃算的方式,就是從現有的好平臺去了一個一樣的平臺或者更小的平臺從事一樣的工作崗位,僅僅是為了一個小幅度的收入漲幅。每一個人對漲幅的定義不一樣,就不說數字。可是一定要考慮好,你損失在如今平臺的機會是什么,把機會成本細致考慮清楚,再做決定。 或許你如今為了小錢換的工作,損失的收入,在長期會很大。 2,沮喪是一件好事 一個人職業生涯不長,特別是科技行業,發光發熱的時間更短,一定要珍惜每一次機會。每一個人工作中都會有沮喪的時候,比如上級喜歡并重用其它人、比如合作伙伴看不慣你、比如你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適合如今的工作環境。 這些沮喪都不是換工作的理由。 這些沮喪反而是好事,能最準確地反映你如今的弱點。精準定位問題,細致思考,然后再解決這個問題看成效。這些過程才是歷練你的最好機會。平心而論,對自己殘忍些,你能列舉的全部工作沮喪的理由,基本你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缺失。不要逃避問題。假設你這次逃避了,換到其它公司,這種問題非常大幾率會再次發生。 哪兒跌倒哪兒站起來,要變更強。 3,重視自己的價值,理解自己的價格 價值是你綜合的職業水平,包含你的專業技能、業界眼光、交流能力、職場人脈、管理方式等。每一個人的職業價值都是自發創造,和自己強相關的,應該時刻記得你的職業價值須要進步。職業價值沒有保持水平這件事,是不進則退的,特別是在如今激烈競爭的職場。價格是對你價值的一個客觀反映,這個會浮動,比如業界如今對你的工種特別須要,或者近期經濟形勢特別好,你的價格就會變高。作為一個穩定工作的職場人士,你須要全面理解你的價格,這樣才干幫助你在換工作的時候進行推斷,是不是值得。除去創業的人,大部分職場人士能夠理解為一個商品,就是這個意思。 4,高點跳 最好的一種情況,是你在你現有的平臺出色了,top 5%,做得非常好,得到大家認可。這個時候你對其它機會進行選擇才是最好的時機。由于這個時候你的職業技能、精神狀態、信心都在高點,能夠面臨新工作的一切挑戰。 再從新機會中看你最看重、可是如今工作給不了你的東西。從新公司的角度來換位思考,別人也想找到一個優秀的人,而不是一個在如今公司舉步維艱的人。準備好自己,保持優秀,是高點跳的前提。高點跳比低點跳或者普通狀態跳來說,你得到的機會和回報遠遠大于。 5,面臨挑戰的勇氣 這個最難,并且越老越難。跳出你的舒適區域。 當你在一份工作中得到了主要的滿足:不錯的收入、令人尊重的職位、上級平級下級的認可、穩定的團隊、舒服的工作生活平衡等。你非常難走出去。每一個人都有野心,可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運行力。 在理性的思考伴隨下,有好的機會,你客觀地認定是能夠挪動的機會,可是你膽怯了。你怕失去如今的回報,你怕每天會更忙、你怕到新團隊別人不信任你、你怕新公司不穩定…… 事實上這些都是理由,由于你太舒服了。假設不是養老,還希望在職業上更進一步,你須要有面臨挑戰的勇氣。風險和機遇是并存的。 職業路越走,你就越發現非常難有一份新工作從每一個緯度都好于如今的工作。居安思危,時刻想著自己的舒適區域是不是對你有利。 6,家庭非常重要每次職業改變,都會影響你整個家庭。父母、配偶都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多問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并細致思考。 我每次換工作都是有父母和老婆的允許才干有勇氣往前走,我不覺得這是一種怯懦和無能,我覺得這是每一個人應該負擔的責任,甜蜜的責任。
選擇設計作為職業的原因
作為一個傳統的理科男,宅男,讀書男,老實男,當時真的非常陌生設計這幫人。HCI的同學好多帥氣的,邪氣的,奔放的,非常多紋身的,臉上全是孔的,……,感覺非常不屬于這個群體。 可是為了能有一個探索的機會,我還是報了一門設計課,界面設計與交互設計,Mick老師的。這是我設計的啟蒙課,我第一次知道設計是動腦子做事情的,設計是能夠幫助大眾提升生活品質的,設計是不須要會畫畫會編程也能夠做的,設計是須要爭吵的,設計是沒有那么多藝術的。 最關鍵的是,我發現之前對設計同學的標新立異的抵觸是一種錯覺,他們事實上很重視自己的專業和工作,很溫柔地立志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設計。感覺是一幫很溫暖的人。 學了半學期設計,非常開心,認為是從一個學術的環境到了一個非常靈感爆發的環境。 可是我還是不確定,直到Menlo Innovations。 Menlo Innovations是安娜堡一家非常小的設計公司,非常勵志,創始人都是40多歲由于美國經濟不好下崗的中年人。他們創建了一個小的設計公司,當時主要給本地的小商務提供站點設計工作。在用戶研究與評估這門課的實踐部分,我們小組聯系上了這家公司進行項目合作。 當時第一次看到設計公司的樣子,在一個廠房里,大家都排排做,椅子滑來滑去迅速討論。客戶也在廠房里,鬧嗡嗡的。和在國內生活時看到長輩格子辦公桌的印象非常不一樣。非常新鮮。 項目記憶已經有些模糊,是做這家公司的招聘環節流程設計和優化。短短幾周,我們嘗試了多種流程設計幫助Menlo Innovations來招聘用戶體驗設計師。 當時項目結束,我們做了終于的presentation。CEO Richard,一個非常有風度西裝革履的美國人,非常愜意。他依次和項目組的每一個人致謝。 和我握手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至今我還記得的話:“Yoyo, thank you so much for making our lives better.” 驀然回首的感覺,豁然開朗。我一下就懂了,我要做設計,這是我的目標,為用戶設計產品,讓他們開心,讓他們生活更美好。 那次我認真數了一下Menlo Innovations我合作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30多人。我想,影響了30幾個老外,值得! 后面我就更認真地學習設計知識。每天上課,和項目組的同學準備項目報告,溫習,寫論文,畫設計稿,備考。由于同一時候學習信息經濟學和人機互動,學分比一般碩士多一些,所以常常在圖書館學習到非常晚。 那個時候一個人在美國農村,零下30度大雪紛飛的晚上,一個人走30分鐘路從圖書館走回宿舍,沒有認為有多慘,那個時候腦子里全是,Facebook為啥火了啊,站點界面該怎么布局啊,黑莓為啥這么火啊。(完了,一句話暴露了年紀……那是黑莓還非常高端上流上檔次的時候,我到美國第一時間就買了一個黑莓用……) 后來就不展開講了。華盛頓聯邦貿易局,紐約愛立信,西雅圖美國在線,硅谷雅虎,ATT,深圳騰訊,華為……我非常easy地把設計路走了下去。 一路上,設計思考、工作方式、工作重點所有都在變,設計的本心沒有變:為用戶設計產品,讓他們生活更美好。 我個人心中的設計師的滿足感,肯定不是來自職位和收入,而是來自設計師做的產品,能被多少人使用,能為多少人帶來價值。近期三個月讀的幾本書
《成功人士與非成功人士差別》,《如何讀設計書》,《心理模型》,Yoyo訂閱號(Designer_Yoyo)里面都有讀書筆記,非常值得一讀。關于方向的選擇,有什么建議
動機和熱情至關重要。Zune設計不好是由于微軟沒有像蘋果這樣有熱愛音樂和藝術的工作方式。蘋果的勝利是由于員工熱愛音樂,他們設計iPod是為了他們自己設計。當你是為自己、摯友、家人設計產品的時候,你才會全心全意、不迷失、不退縮。假設你不熱愛這件事,你就不會付出額外的精力、時間,更不會去挑戰自我、挑戰現狀 … 對于選擇,當然不能盲目和沖動。可是假設思考好了前因后果,理清了風險和局限,就應該有一點點勇氣。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做你喜歡做的事情。 對于設計,誠然我們要考慮商業價值、技術局限、公司架構、市場導向、領導意見…… 可是回歸本源,還是得看自己最初對設計的期待和夢想。一樣,做你喜歡做的事情。所以,做你喜歡做的事情。:)
微信訂閱號
?2014程序猿訪談錄 it3qforu
■ 我們僅僅做IT行業普通從業者的訪談,寫他們的成長故事
■ 假設您依然在IT這個行當里前行,請掃描的“程序猿訪談錄”關注我們
■ 假設您是工作超過4年的IT行業從業者,而且愿意分享您的經歷,歡迎來稿promall@qq.com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mfrbuaa/p/3835232.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设计师Yoyo:为用户设计产品,让他们生活更美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多线程学习第一弹】支持value重复的
- 下一篇: 深入php面向对象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