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故事,玩转Python-while循环
無論是傳統(tǒng)編程場景還是當下火爆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循環(huán)的應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上一篇文章中闡述了如何使用for循環(huán)來進行編程,這篇文章將會由一個小朋友經(jīng)常聽的故事來講Python編程中的while循環(huán)。
大灰狼來敲門了
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依稀的記得是大灰狼來敲門,小兔子不開門,媽媽回來了,小兔子就把門兒開開了。那么我們用程序來如何來描述這個過程呢?
在開始寫代碼之前,我們首先來看一下while循環(huán)的基本語法:
while 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那么開始執(zhí)行循環(huán):執(zhí)行循環(huán)中的具體代碼
從語法中,我們可以看到,首先我們要明確判斷條件,根據(jù)故事中描述的場景,我們的判斷條件就是媽媽回來了,小兔子才會開門,否則小兔子是不會開門的。
首先我們要學習一個input函數(shù),這個函數(shù)的意思就是要讓用戶在終端中輸入一段文字,那么我們該如何使用呢?
input("你是誰?")運行這樣的代碼,我們就能夠獲取到用戶輸入的名字
運行示例
為了下邊能夠根據(jù)用戶輸入的名字來進行判斷,我們將會采用下邊的這種寫法,我們使用name變量來接住用戶輸入的內(nèi)容,也就是把用戶輸入的內(nèi)容賦值給變量name
name = input("你是誰?")下面我們繼續(xù)梳理邏輯,當名字輸入不是媽媽時,門是關著的,也就是說循環(huán)會繼續(xù),只有當名字是媽媽時,門才會開,循環(huán)結束,代碼運行停止。按照這套邏輯我們來繼續(xù)書寫代碼
# 首先我們聲明一個變量名字,讓用戶先輸入一次name = input("你是誰?")
# 判斷名字不等媽媽的時候我們繼續(xù)循環(huán)
while name!="媽媽":
print("門關著,媽媽沒回來")
# 這里讓用戶繼續(xù)輸入名字是誰
name = input("你是誰?")
# nama等于了"媽媽",循環(huán)結束
print("門開了,媽媽回來了")
由于我們的是在命令行輸入的,所以代碼必須分段來進行輸入,要不然不行,下邊這段代碼中,我第一次讓name等于了一個空的字符串,其實是一樣的,大家在練習的時候都可以試一下。
由于我們現(xiàn)在是在命令行中輸入的代碼,所以只能分段輸入
如果上邊的邏輯覺得有那么一點繞,那么我們再看下一種寫法,用一種正向的判斷寫法
# 首先我們把循環(huán)判斷一直寫成真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死循環(huán)while True:
# 這里讓用戶輸入一個名字
name = input("你是誰?")
# 判斷用戶輸入的名字是否等于媽媽
if name == "媽媽":
# 打印一下我們想要的結果
print("媽媽回來了,門開了")
# break的意思就是跳出循環(huán)
break
print("媽媽沒回來,不開門")
?
這就是while循環(huán)的用法,很簡單,但是很常用
大周的技術屋,力爭一天一個技術點,帶你領略編程的樂趣。
轉(zhuǎn)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ingfengblogs/p/11093312.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个小故事,玩转Python-while循环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升级 3850
- 下一篇: C正数负数的原码补码反码以及内存地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