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变成了最小的,当我们发现不了最弱小的时候
“瑪:25:34-40
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里,你們來探望了我。 那時,義人回答他說:主啊!我們什么時候見了你饑餓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我們什么時候見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我們什么時候見你患病,或在監里而來探望過你? 君王便回答他門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關于這段福音的理解,我也在不斷的求天主給予光照。究竟誰是我們中最小的弟兄?能否發現誰是我們當中最弱小的弟兄?當耶穌基督居住在我們內心中時,我們會很敏感的意識到每個人的需要。他需要可能是理解,可能是傾聽,可能是贊美,可能是鼓勵,很有可能就是物質的幫助。擦亮眼睛,打開心門,主耶穌會引領我們走到弱小者那里,因為他就在那里。弱小者,可能不是你喜歡的人,也可能不是你欣賞的人。去幫助他很可能會招致家人朋友甚至是另一半的阻撓和譏諷,因為在世人的眼中他們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個人不值得你這樣做”“我不喜歡這個人,你不能幫他”等等類似的話語。世俗的觀念總是那么牢固的控制住我們的善良,而我們也總愿意沉醉其中,不愿出來。尤其是在評價一個人的好壞的時候,話語總是那么堅定與犀利。
這讓我又想起了慈善的撒瑪利亞人,當那個被強盜打傷洗劫一空的傷者被遺棄路邊的時候,我自己究竟是誰?我是那個慈善的撒瑪利亞人嗎?他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善良,勇敢,富有憐憫與仁愛,能勇敢的活出內心的那份愛;我是那個剛從教堂出來的祭司和肋未人嗎?喜歡體面,堅持正統,遵從法律,教導別人,卻見死不救,不肯施與自己的憐憫與慈愛;我是那個強盜嗎?野蠻粗暴,橫行無忌,誰也不怕誰也不服,以自己為神,欺凌弱小傷害無辜,甚至是在搶劫了別人財物后還要將人打到奄奄一息?我們都沒有做過強盜,可是卻常常在做向別人傷口上撒鹽的事情,常常在做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的事情。
仔細想來,我也經常做強盜。時常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剝奪別人的想法和決定。對自己我也常常做強盜,搶劫了自己的仁慈與良善,悲憫與愛心。當遇到弱小者的時候,內心總是出現同情和憐憫,卻被我扼殺在思想中。當我發現別人需要幫助時,卻總是遲與援助,常常袖手旁觀。
內心慚愧自己的自私狹隘。當我抬頭仰望天主的時候,卻發現天主早已不在我的心里了。內心中只剩下我自己,一個虛偽自大狂妄驕傲的自己。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離開了天主,就在我扼殺我的善良,扼殺我的憐憫與同情心的時候,我離開了天主。在我冷眼看世界的時候,離開了天主;在我漸漸自滿無需他人時,離開了天主。我把自己封閉在驕傲自滿的空間內,心高過頭頂。
忽然發現,我就是那個最需要幫助最需要可憐最需要同情的人,因為我離開了天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们变成了最小的,当我们发现不了最弱小的时候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Daily Scrum02 12.09
- 下一篇: 绝对路径 相对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