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抓包实战 pdf_网络协议HTTP 协议(抓包实战和网络分层)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一下?Wireshark?抓包工具獲取到的?HTTP協議?相關的數據,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更深入的理解?HTTP協議,然后了解一下網絡為什么要分層,?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區別。
1.HTTP 協議抓包實戰
1.1 打開?Wireshark?工具,選中正在使用的網卡?以太網4(以自己電腦實際使用為準),點擊?捕獲,然后選擇?選項:1.2 在新窗口中的過濾欄中輸入?port 80:
Tips:輸入?port 80?之后點擊?開始即可開始捕獲,port 80表示篩選出和?80端口?相關的數據請求。
1.3 打開?Telnet?工具模擬?HTTP?請求:
telnet singwa666.com 80GET /themes/simpleboot3/portal/public/assets/css/moco.css HTTP/1.1
Host: singwa666.com
如下圖所示:
1.4?Telnet?模擬?HTTP?請求之后,點擊左上角紅色?按鈕停止抓取報文:
1.5 找到?WireShark?中抓取到的該條?HTTP?請求的相關報文:
Tips:找到?Telnet?中模擬請求的那條數據?雙擊。
1.6 雙擊該條HTTP?請求數據:
Tips:如圖所示看到的報文信息都是符合基于?ABNF?描述的?HTTP?協議格式規范的。
2. OSI 模型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模型是一種理論概念模型,并未真正被實現過,但是在實現網絡協議需要參考這種模型,才能更好的去理解網絡中的協議和分層:
Tips:應用層解決的是業務問題,表示層負責把網絡中的消息轉化為應用層可以讀寫的消息(如TLS/SSL),會話層負責建立會話、握手、維持連接、關閉,傳輸層解決進程與進程之間的通信,網絡層負責ip地址之間建立連接,數據鏈路層負責局域網中連接?MAC?地址連接到中交換機、路由器等,物理層主要負責信號是如何傳遞的。
3.TCP/IP 模型
實際在因特網中使用的是?TCP/IP?模型,在?TCP/IP?模型中對?OSI?模型做了很多簡化,比如應用層沒有對?表示層、會話層做嚴格的區分,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也沒有做嚴格的區分:
Tips:網絡分層中各層只需要負責各層自己所做的事情,不用關心其它層的工作,但會增加額外的數據處理延遲。
4.報文頭部
5.抓包分析
下載一個抓包演示用的報文文件,地址?http://www.singwa666.com/demo.pcapng:
5.1 首先用?WireShark?打開報文文件,并且用?http?過濾:
5.2 點開其中的一條進行分析:
5.3 點開?Ethernet II?可以看到數據鏈路層相關的數據:
Tips:以太網層展示了?MAC?地址相關信息。
5.4 點開?Internet Protocol ...?可以看到?IP層?相關的數據:
5.5 點開?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可以看到?TCP層?相關的數據:
5.6 點開?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可以看到?應用層 HTTP?相關的數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http抓包实战 pdf_网络协议HTTP 协议(抓包实战和网络分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GridView实现自动编号
- 下一篇: 没牙虎小apple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