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studio插件找不到_【干货】音频插件完全指引手册
什么是音頻插件
隨著時代進步,現代音樂制作已廣泛采用PC端工作站軟件作為基礎平臺,結合各種電腦軟件和效果,來完成從錄制、編曲、到混音等一系列音樂制作環節。而只要涉及電腦音樂制作,不管是入門音樂人還是業界大咖,都必然離不開兩個東西:
1) 宿主(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宿主通常指用于音樂制作的工作站軟件,工作站軟件是一個大平臺,一個工具箱,能提供錄音、音頻編輯、軟音源編寫、效果處理、樂譜生成等功能,以滿足音樂制作的完整需求。目前常見的宿主有Cubase、Pro Tools、Studio One、Logic、Sonar、Ableton Live、FL Studio、Reaper等等。
2) 插件(Plug-in)。
宿主像是一個武器庫,但光禿禿的宿主就如四面裸墻和地板,出生點武器也只有小刀。沒有插件,戰斗力就只有原始狀態。只有在裝入各種各樣的插件后,我們的武器、裝備才能得到擴展升級,我們的工作站能從野外小屋變成史塔克大廈,創造出更豐富的聲音和效果。
插件可以做什么事情,可以發出什么樣的聲音,筆者找了2款插件的官方視頻給同學們感受一下:
https://v.qq.com/x/page/u0635u8rmu1.html?v.qq.com一款弦樂插件,能讓我們在電腦上虛擬制作出一整個弦樂樂團作品,逼真度已和樂團真實錄制相差無幾。
https://v.qq.com/x/page/n0176l8uw3p.html?v.qq.com一款鋼琴插件,不僅能讓我們在電腦上彈鋼琴,還能運用虛擬鋼琴創造出美輪美奐的、意想不到的聲音。
一般來說,宿主軟件本身都會自帶一些基礎插件。此外,來自各地的軟件廠商,也獨立開發了不計其數的付費或免費插件,我們可以在網上搜索、下載、試用、購買。
可是只要多搜索幾下,就會發現可選的插件確實琳瑯滿目、五花八門,還都是以英文為。這可怎么辦,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別怕,接下來讓我們一一認識。
音頻插件有哪些類型
音頻插件是由硬件設備發展而來,在硬件物理設備中,機器對模擬信號進行處理,從而生成或改變聲音。后來出現了軟件形式的插件,則是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可在電腦上安裝運行。本文所有內容均特指軟件插件,暫不涉及硬件范疇。事實上,哪怕是已經有一定經驗的音樂人,可能也未必完全厘清音頻插件的類型劃分及其關系。
從不同角度來看,音頻插件有不同的類型劃分方法。
一、按格式。
目前主流的插件格式包括VST、AAX、AU格式等。
它們的主要區別是,Pro Tools宿主只支持AAX格式插件,Logic宿主只支持AU格式插件,除此以外的其他宿主都可以或只能使用VST插件。
無論VST、AAX、AU都只是格式上的不同,市面上大多數插件都會推出多格式的版本,以滿足在不同宿主軟件、不同操作平臺(Windows / Mac)、和不同系統環境(64位 / 32位)上的運行。我們需要在下載和安裝時留意不要選錯。
二、按功能。
以VST為例,目前大家平時所說的VST概念通常泛指了VST和VSTI,這也剛好代表了以功能區分的兩種插件類型,簡單來說:
1) VST(Virtual Studio Technology),是一種軟件效果器技術,安裝VST插件后,我們可以對已有的聲音進行各種效果處理。
2) VSTI(Virtual Studio Technology Instruments),是一種虛擬樂器技術,安裝VSTI插件后,我們可以生成各種數字化聲音。
這樣就很好理解了,一個負責從無到有,一個負責從有到優。
對于負責從無到有的,可統稱為音源;對于從有到優的,可統稱為效果器。
一款音源插件,可以虛擬生成吉他聲音一款效果器插件,可以對吉他聲音加入Wah音、延時等效果三、按架構。
無論是音源還是效果器,若按照插件的應用架構,所有插件又可分為獨立插件和插件平臺+專用插件兩種結構類型。
1) 獨立插件,是指單獨安裝成功后,就可以在宿主軟件中打開并直接使用的插件。
2) 插件平臺,則在安裝之后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我們還需要再下載安裝符合該平臺格式的專用插件,才能才借助平臺有效使用。插件平臺和專用插件的關系,與手機系統和APP應用的關系是同理。
比如,國內使用率最高之一的Kontakt,便是一個提供音源功能的插件平臺,用戶安裝完Kontakt之后,還要下載所需的Kontakt平臺專用插件,才能有效使用。
綜上,一個更新到最新操作系統的Pro Tools的Mac端用戶,如需使用Kontakt音頻插件,需要下載安裝MacOS版本的Kontakt,安裝時選擇AAX格式并確保是64位,然后再挑選Kontakt平臺的專用插件進行下載安裝,才可正常工作。音源插件的分類
上面講到按照功能來分,音頻插件可分為音源和效果器兩大類。我們先來說說音源。
嚴謹來說,我們所使用到的音源插件,按其內容性質來劃分的話,可分為采樣器和合成器。
同時,也有一些既有采樣功能又有合成功能的混合型音源插件。
采樣器,是有人提前做好了大量的聲音,生成了音頻文件,并集成在了插件當中,以方便用戶試聽和取用。當我們在使用采樣器的時候,本質上是加載了那些已經被制作好的音頻文件,放入自己的工程而已。這些聲音不是在我們的電腦中憑空生成的,不過采樣器通常會再內置一些音頻處理功能,我們可以在原始采樣的基礎上對聲音進行二次修改,來獲得一個或一組更特別的聲音。
通過采樣器,現在我們可以只用一臺電腦,就“演奏”出優美的鋼琴、柔和的小提琴、節拍絕對穩定的架子鼓、狂野放蕩的失真電吉他、驚悚恐怖的音效、音準無可挑剔的人聲吟唱,等等,當今可用的采樣器幾乎覆蓋了我們音樂制作中所有有可能需要的樂器和聲音。經過數代工程師和錄音師的努力,如今的采樣音源已經做到了能足夠擬真的程度,不同的樂器音色、彈奏力度、演奏技巧,都被極盡做成了采樣,可以說只要音樂制作者時間多、功夫深,完全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顯而易見的,這最大的好處是降低了我們的制作門檻,無需花錢花面子請人、無需熟練掌握所有樂器的演奏,一人在家就可以創造整個樂隊。事實上,當今我們聽到的流行歌,除Live版本以外,已經很少有純粹的原聲錄制作品了,得益于低成本、高品質的好處,越來越多歌曲有大量比例直接使用軟音源來制作。我們不討論這是科技進步還是藝術倒退,但從音樂制作的效率和性價比來說,采樣器無疑為音樂工作者提供了巨大的價值。
一款采樣器插件,可以調用出不同樂器的聲音合成器,則是直接由電腦根據電子和聲學原理來產生聲音。合成器通常會提供多種合成模式和處理功能,讓我們可以對原始電聲進行變化、組合、加減、排列等,以加工成為更復雜有趣的聲音。合成器是制作電子音樂必不可少的工具,一方面,它可以構建傳統樂器難以奏出的音色及特性,另一方面,它又能夠模擬出傳統樂器的音色。理論上,通過足夠復雜的變化組合,我們可以合成出任意一種我們能聽到的聲音,因此在以新、潮、酷為符號的電子音樂中,合成器帶著無限的想象力站上了主舞臺。
一款合成器插件,可以調制出豐富多樣的電子音色及效果音源插件的選擇
對于已經輕車熟路的老玩家們,多少會有根據經驗的心儀選擇。而對于剛開始嘗試音頻插件的愛好者、或準備切換新的音樂風格的朋友們,筆者也為大家分門別類進行了靠譜整理。
關于推薦的說明:1)在這里,筆者希望盡可能以當下的視角,重新評選出符合時代要求、縱向對比更優、更具有通用性的音源,優先推薦給大家。在網上的文章帖子中,容易看到一些“古董級”音源的推薦,如East West Quantum Leap、Steinberg HyperSonic、Tascam GigaStudio等等,它們在當時有著時代意義,但在今天來看已不一定是最優選項。2)以下推薦僅從插件的功能、品質角度做綜合考量,暫不考慮售價和電腦硬件性能要求等。事實上在今天,一臺主流中端配置的個人電腦+USB外置聲卡,已能正常運行絕大多數插件,不必過多擔憂。3)以下推薦均只介紹插件名稱,未標注版本號,大家使用各自插件的最新可用版本即可。一、采樣器
1) 宿主自帶的音源插件。
沒錯,宿主自帶的音源插件是新手嘗試的絕佳選擇,除了采樣器,合成器和效果器也同理。
宿主之間為了提升競爭力,在試用或購買時,都會附贈一些基礎插件。這些插件的好處是免二次安裝(宿主軟件安裝時自帶)、涵蓋類型廣(有各種樂器和合成音色)、聲音質量高(自家出品有保證),不足之處是泛而不深,點到為止,但對于Demo作曲編曲來說也已基本夠用。
像是Logic Pro自帶的采樣器、Alchemy(合成器)等,都是業界口碑之作,風格多樣。
Cubase Pro自帶的HALion Sonic(綜合音源)、Groove Agent(鼓/節奏類)、Padshop(鋪底音色)等,也都是有保障的精品音源。
先在宿主自帶的音源插件上摸索游玩,體會不同聲音類型的趣味、找到自己所愛,那么在后續選裝其他第三方插件時,也就有了方向,能夠很好地節省時間和費用成本。
2) 插件平臺/綜合音源。
l Native Instrument Kontakt。
首選NI公司的Kontakt。Kontakt已然是行業標桿,應該是當前使用人數最多、內容最全的音源,如果說要有一款“必裝“插件,那它就不二之選。
Kontakt本身是一個采樣器插件平臺,我們可以選購和安裝其專用插件,使我們可以在Kontakt的平臺基礎上使用各種采樣音色。后文中提到的許多其他插件,也都需要基于Kontakt平臺來運行。
Kontakt采樣器自帶的一套原廠音色庫(Kontakt Factory Library),采樣內容廣泛包含了管弦樂器、流行樂器、復古樂器、打擊樂器、合成音色、民族音樂等,不少采樣的品質不亞于獨立音源,也是一份新手寶藏。
其他與Kontakt同類的采樣器插件平臺,在使用率上已逐漸被Kontakt完全趕超,現在還有3款可作為輔助性的參考備選:
l Best Service Engine。
l IK Multimedia SampleTank。
l Steinberg HALion。
3) 鋼琴/鍵盤類。
鋼琴/鍵盤類是軟件音源最能勝任的原聲樂器,因為在真鋼琴上彈、和使用配重鍵盤在電腦上彈,效果已經相差無幾,連腳踏板踩下的聲音都能完整模擬。利用軟音源還可以確保聲音純凈無雜,省去錄音的煩惱,并能做細微的音色后期調整。以及,鍵盤類樂器不涉及如揉弦、滑弦、顫音、震音等撥弦/弓弦類樂器特有技法,因此使用軟音源彈奏和真實彈奏已經如出一轍。推薦:
l Addictive Keys。
Addictive Keys是一套包含了三角鋼琴、立式鋼琴、電鋼琴的集合套裝,音色正宗,有多種風格模板可以直接選用。
l Spectrasonics Keyscape。
Keyscape也是鍵盤樂器套裝,并在電鋼琴、管風琴上有更多選擇。
這兩款音源都屬于“套裝”,也就是裝一款插件,能獲得多款樂器的聲音。使用套裝或系列音源的好處是,同一套插件內,不同器樂的設計布局一致、操作模式相同,學會了一款,就學會了所有其他款,復用性能帶來高效舒暢的數字制作體驗。因此在后文出現的所有插件中,筆者也會優先參看套裝款或系列款。
此外,還有其他幾款音色出眾、品質一流的音源,供參考備選:
l Native Instruments Una Corda,靈性、精致而超前的鋼琴音色。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Native Instruments The Grandeur,三角鋼琴。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Native Instruments The Maverick,三角鋼琴。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e-Instruments Session Keys(系列),包含多款鋼琴和電鋼琴。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Native Instruments Vintage Organs,包含多款管風琴。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4) 鼓/打擊樂類。
鼓/打擊樂類同樣是適合使用軟音源來模擬的樂器。在電腦上制作鼓點節拍,能確保節奏的完全穩定性,這對于部分音樂類型來說十分重要。并且原聲架子鼓的實錄要耗費不少功夫,對錄音師、混音師都有較高要求,對新手來說具有一定門檻。此類音源推薦:
l Addictive Drums。
Addictive Drums是相當優秀的原聲架子鼓音源之一,包含從流行、爵士、搖滾、金屬、復古、到拉丁等多套架子鼓風格,能從容應對泛流行音樂風格。
l Native Instruments Battery。
Battery不僅包含了原聲架子鼓采樣,還有大量電子鼓音色可供下載選裝,是少有的能同時勝任架子鼓和電鼓音色的插件,采樣庫也足夠全。
其他參考備選推薦:
l Fxpansion BFD, 原聲架子鼓為主,第3代進行了全面升級,采樣分層細致,擴展音色庫強大,對于已有一定經驗并希望精細打磨作品的制作者來說,也會是無出其右的利器。
l Toontrack Superior Drummer,偏流行音樂風格的原聲架子鼓,可選音色庫也十分豐富。
l Native Instruments Studio Drummer,偏流行音樂風格的原聲架子鼓。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Native Instruments Abbey Road Modern Drummer,偏流行音樂風格的原聲架子鼓。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Native Instruments Action Striks,偏氛圍音樂風格(如影視/宣傳/配樂等,下同)的打擊樂。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Native Instruments Heavyocity(系列),偏氛圍音樂風格的打擊樂。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Cinesamples CinePerc,含世界各地打擊樂樂器,質優庫全。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5) 吉他/貝司類。
坦白來講,吉他/貝司類就實錄更好了,使用音源會或多或少缺失一些自然性彈奏細節,或換言之用音源插件來模擬的成本較高。
但是對于Demo編曲、缺人情況、或在音樂中所占比重較小時,還是可以在以下系列中選其一二。推薦:
l Ilya Efimov(系列)。
Ilya Efimov系列全套包含了鋼弦木吉他、尼龍弦木吉他、電吉他、電貝司、無品電貝司等,可運用的技法豐富,掃弦、倚音、悶音、把位切換等都可以輕易操作實現。
l Ample Sound(系列)。
Ample Sound系列全套包括了鋼弦木吉他、尼龍弦木吉他、電吉他、電貝司、尤克里里等,這一系列是民族之光,國產驕傲,同樣功能全面,穩居第一梯隊,是不少專業制作人的吉他軟音源首選。
其他參考備選推薦,可作為吉他/貝司清音音色的補充:
l MusicLab Real(系列)。
l Impact Soundworks Shreddage(系列)。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Spectrasonics Trilian,只有貝司。
6) 弦樂/管樂類。
同樣的,由于弦樂/管樂類樂器在實際拉奏和吹奏時,可運用多種技法以表達情緒,如果有條件,實錄會更佳自然;特別是對于大型編制來說,實錄反而會綜合性價比更高。
在軟音源上,我們可以在以下幾套插件中選取一兩套:
l Spitfire Audio(系列),包含了弦樂、銅管樂、木管樂、打擊樂、其他交響樂樂器等,還有與Hanz Zimmer的大師合作款。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Chris Hein(系列),包含了弦樂、銅管樂、木管樂、打擊樂、其他交響樂樂器等,操作便捷。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East West Holywood Orchestra(系列),包含了弦樂、銅管樂、木管樂、打擊樂等,世界頂尖獲獎團隊出品。
l Berlin(系列),包含了弦樂、銅管樂、木管樂、打擊樂等,技法和音色細致度極高。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Cinesamples Cine(系列),包含了弦樂、銅管樂、木管樂、打擊樂、其他交響樂樂器等,樂器種類豐富。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Best Service The Orchestra Complete,包含大量的預設樂句樣本,適合高效流水線作業。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ProjectSAM Symphobia,包含大量的預設樂句樣本,適合高效流水線作業。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Audiobro LA Scoring Strings,只有弦樂,單就弦樂而言,全面優秀。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7) 民族音樂類。
民族樂器大概是最不適合用純軟音源制作的類別了。如果所制作的音樂中民樂部分是主角,那么軟音源的效果往往難盡人意。尤其是中國民樂,注重韻味傳承、要求行云流水,如果想避免塑料中國風,那還是得有實錄為佳。
以下按照音樂地域風格提供幾套推薦:
l 各地綜合,Best Service Ethno World。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中國,Kong Audio(系列)。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只有Windows版本。
l 日本,Sonica(系列)。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古巴/印度/中東/西非/印尼,Native Instruments Discovery(系列)。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中國/日本/印度,Impact Soundworks Complete World Bundle。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以下插件已有年代感,但由于民族器樂的音色獨特性,這些插件仍保持著一定價值,需要時可作為補充:
l 部落風格,Best Service Forest Kingdom。基于Engine平臺運行。
l 各地民族打擊樂,Evolution Series World Percussion。可選基于Kontakt或Engine平臺運行。
l 中國戲鼓,Best Service Peking Opera Percussion。基于Engine平臺運行。
l 中國/印度/非洲/美洲/澳洲/中東/土耳其,East West Quantum Leap Ra。
l 中國/印度/波斯,East West Quantum Leap Silk。
l 俄羅斯,Ilya Efimov Russian Folk(系列)。
l 歐洲彈撥樂,Cinesamples Dulcimer and Zither。
另外,各種小眾的世界民樂樂器也大多能找到獨立插件,需要的朋友可以按需搜尋。
8) 氛圍/音效類。
氛圍/音效類音源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只要是“讓人有感覺”的聲音,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采樣,都可以歸屬于音效類音源;只要是能營造氛圍感的聲音,從舒緩、緊張、激烈到驚悚,從小橋流水到星際遨游,從廣告宣傳片到好萊塢大戲,涉及到的氛圍可能性也不是潦草兩句就能概括。幸運的是,這些各式各樣的情緒和聲音,我們大多能找到與之相符的音源或采樣。
在這里,筆者主要考慮音源插件的獨特性和前瞻性,為大家提供幾個選擇:
l Sample Logic(系列),音效庫強大,組合類型多。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Native Instruments RISE & HIT,專注于過渡類音效。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Native Instruments Straylight,專注于動態過渡氛圍。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Native Instruments Analog Dreams,包含一些前沿電子音色。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其實對于音效類音源,除了使用插件,我們還可以直接使用“采樣包”。所謂采樣包就是某類特定類型的音頻素材打包,如汽車聲、動物聲、爆炸聲、槍聲等等。
有些公司專門制作了各式各樣的采樣包,音質和豐富度都還是不錯的,其中素材較為全面的系列包括:
l Boom Library(系列)。
l Epic Stock Media(系列)。
l Sound Ideas(系列)。
l SoundMorph(系列)。
l Cinetools(系列)。
說明:此處主要是指以實錄錄音為主的采樣包,并非電音音樂的合成音色采樣包概念。9) 人聲類。
平時我們在音樂尤其是影視/游戲配樂中,聽到的一些哼鳴伴唱,比如Ah、Oh、Wu這樣的長發音,許多是由軟件音源模擬而成的。
對于這種詞音變化少、不作為主唱聲部的人聲聲部,用音源插件來實現是完全可行的方案。
我們可以先從以下幾個系列入手一試,這幾組插件都各自包含了男聲、女聲、童聲的人聲類型:
l Soundiron Voice(系列)。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Realitone Realivox(系列)。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Strezov Sampling公司的人聲插件。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Best Service公司的人聲插件,多數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l Sonokinetic公司的人聲插件,多數基于Kontakt平臺運行。
二、合成器
合成器雖然看起來界面復雜,按鈕旋鈕繁多,但其操作思維模式大同小異,只要學精了一款合成器,也就差不多學會了其他款合成器。
所以這里給大家推薦了3款適合作為入門學習的合成器音源,但初期只需要隨意選擇其中一款即可:
l Xfer Records Serum。
l Native Instruments Massive。
l Sonic Academy ANA。
這3款合成器除了通用性強以外,還有大量的原廠和額外預置(Preset)可供選擇。我們可以通過加載達人們做好的預置,來直接獲得不同電音風格的聲音,無論作為插件學習、手法研究、或是借鑒運用,都是極好的。
另外再推薦2款混合合成器,它們的模式是基于已經制作好的音頻采樣進行二次合成處理,好處是有大量頂級音色采樣可供下載擴展,省去了自己調制的功夫,比較適合“偷懶”:
l Spectrasonics Omnisphere。
l reFX Nexus。
效果器插件的分類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市面上多數音源插件,都自帶了效果器功能,可以對音源插件自己的聲音做一些效果處理(多數是比較簡單的處理)。但是在發行級作品的完整制作流程當中,尤其是混音/母帶環節,還是必須要有專門的效果器插件作為應用工具。以下介紹的就是專門的效果器插件。
概括來說,效果器的給我們帶來的作用包括兩個方面:特殊處理和音頻優化。
效果器的這兩處作用不在于具體插件的不同,而在于使用方式的不同。
同一個EQ(均衡器)插件,將音樂頻段調整至平衡合理,就是音頻優化;將音樂頻段扭曲得夸張奇特,就是特殊處理。
又比如我們錄制了一段正常的講話,可以通過效果器,把這段講話變成喇叭喊話效果、打電話效果、空間反射效果、機器人說話效果等等,這些是進行特殊處理的思路。同時,而我們也可以讓環境噪音減少、讓聲音變得更具有磁性、讓音量保持平均不會忽小忽大等等,這些則屬于音頻優化的做法。
廣義上,大家所說的“母帶”工作,其實也是運用效果器對整首音樂進行統一音頻優化,讓它變得好聽,變得迎合大眾聽覺審美或符合音樂工作者的藝術傾向。
無論是特殊處理還是音頻優化,根據具體功能,常見的效果器包括以下幾類:
1) 頻段處理:均衡器(Equalizer)/濾波器(Filter)
2) 動態處理:壓縮器(Compressor)/擴展器(Expander)/限制器(Limiter)及門限器(Gate)
3) 時間處理:混響效果器(Reverb)/延時效果器(Delay)
4) 聲像處理:聲像器(Panner)/立體聲擴展效果器
5) 調制處理:相位效果器(Phaser)/合唱效果器(Chorus)/鑲邊效果器(Flanger)/顫音效果器(Vibrato)/震音效果器(Tremolo),等……
6) 失真處理:失真效果器(Drive)/過載效果器(OverDrive),等……
7) 音高處理:調節聲音的音高
8) 其他針對性處理:人聲處理器,等……
9) 檢查分析:有些“效果器”專用于檢測和反饋音頻的特征狀態(但無法直接改變聲音),從而輔助指導我們運用具體的效果器。
尚存在陌生的知識點沒有關系,我們可以在裝上效果器插件后逐個試驗,用耳朵來獲取最直接的變化。
一款均衡器插件,可以指定8個不同的頻率點,各自進行頻率調節效果器插件的選擇
優秀的效果器插件套裝,一般都能包含上面提到的多數功能。其中可能包含針對單個效果的插件,也包含能同時處理多個效果的復合型插件。使用插件套裝是目前比較為新生代音樂人所推崇的工作方式。
當下最推薦的2款綜合插件套裝是:
l Waves,大而全,并復刻了各種傳統硬件效果器的模擬效果器,一套就能滿足絕大多數編曲混音要求。
l Fabfilter,優而精,以全圖形化展示和完全靈活可控的自由度為核心特點,新手可以用它來練習聽力,老手可以用它來隨心所欲。
此外,還有一些專攻特定領域的插件套裝,如:
l Audio Ease Altiverb,純混響效果器,集成了最全的真實混響環境。
l Native Instruments Guitar Rig,主要用于吉他效果,為電吉他注入生命力。
l Antares Auto-Tune Bundle,主要用于人聲音高的特殊處理,電音作品常客。
l iZotope Ozone,主要用于后期混音/母帶處理,在軟混音插件中數一數二。
安裝音頻插件的準備
介紹完了音源和效果器插件,我們就可以開始選購和安裝啦。那么,在安裝插件之前,我們需要做什么準備呢?
關鍵是需要準備個好硬盤。
CPU、內存、聲卡等固然也重要,但這些屬于音樂制作的整體硬性條件,單從插件角度而言,硬盤是其主要運行瓶頸,包括:
1) 硬盤容量。
成千上萬種插件雖然大小不等,但優質插件往往伴隨著較大的硬盤占用空間,一套高品質音源插件動不動就幾十GB、上百GB,準備一個大容量硬盤方能有備無患。
2) 硬盤速度。
硬盤速度的影響在于,當我們在宿主軟件中打開插件時,系統會先將插件加載至電腦內存中,加載完才可以開始用。如果硬盤讀寫速度較慢,那么加載到內存就會耗費更多的時間,這會間接影響工作效率和心情。因此硬盤速度也不可忽視,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優先考慮使用固態硬盤。
如何更好地選購插件
電腦硬件也準備好了,對插件也多少有些認識了,可是插件千千萬,盡管本文已做出可能是全網最靠譜的精挑細選,但基于時間和費用成本考量,還是未必能一次性全部拿下。這時,應當如何做優先選擇呢?
筆者提供幾個思路:
1) 結合所需,優先選擇更符合自己當前音樂風格的插件。
2) 這些插件都有官網,官網都有更詳細的介紹和視聽片段,通過觀看官方宣傳視頻或視聽官方音頻,我們可以對當下插件有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幫助我們進一步考究。
3) 被推薦的插件很多都是系列款,我們可以挑選其中一個先下載試用,如果好用,那么同系列的其他產品也會有同樣的水準、相近的設計。
4) 各大音頻廠商會在“黑色星期五”進行促銷活動,可予以關注,能更便宜地購買到正版。
5) 各大音頻廠商會推出“優惠打包套裝”,跟炸雞全家桶一個意思,如果已經決定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那么可以直接購買打包套裝。
如何更好地使用插件
最后一個問題是,當我們把插件下載好、安裝好、甚至購買好、打開它,就會發現里面多數都是全英文,可以動的按鍵、旋鈕、參數似乎也特別多,一時半會兒真不太能看懂。
怎么辦?
不用怕。針對音頻插件的上手,這里筆者也總結了幾個科學有效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
1) 閱讀官方說明書。
大廠出的插件,一般都會附帶一份官方說明書,PDF格式,只要有PDF閱讀器就能打開來看。官方說明書一般可以在插件安裝目錄下找到,或者在插件的應用界面中的某個角落打開。
官方說明書是最標準的學習方法,沒有之一,可惜容易被多數人忽略。完整閱讀官方說明書是不錯過任何插件使用細節的唯一方法,不僅能讓你充分發揮插件的效用、感受物超所值,還能在緊湊而沒有多余廢話的學習中快速成長,激發興趣。
至于英文不太好的同學,也沒有關系,打開翻譯網站,復制粘貼我最行。
2) 找相關教學視頻。
在音樂人網、某站和某寶上面,以及其他音樂制作交流網站上,我們不難找到主流插件的教學視頻。這些視頻雖然大多不是原廠官方出品,但至少比自己純零摸索要來得更直觀和抓重點,并且許多是中文教程。看視頻的額外好處是,通過講解,不僅能掌握插件本身的基礎用法,還能通過作者的表述、進入作者的思維模式,學習或借鑒到一些編曲與混音的實戰方法、甚至宿主軟件的操作方法等等,可謂一舉多得。
3) 問人。
別怕問,交流是能夠互相促進的。主動認識更多音樂人朋友,加一些友善健康的音樂人群,有問題就拋出,往往能獲得不同角度的回答。我們什么也沒有損失,反而能讓人看到在未來的進步。
4) 實操。
多使用音頻插件來上場實操,其更大的意義不在于學習未知,而在于牢記已知。插件雖多,但對于性質相近的插件,它們的用法玩法都是有共通之處的,隨著經驗積累,便能愈發感受到知識財富所帶來的復利增長。
一款插件的官方說明書截圖,可以清晰完整地了解插件功能和使用方法結束語
好啦,這篇音頻插件完全指引手冊,正文到這里就結束了。
知識在前,工具在后。不管插件多寡與否,提高我們的創作水平、制作能力、樂理,多聽和多分析,才是一切的基礎。好的插件也需依托好的音樂人來駕馭發揮,恰好在自身提升的過程中,也能夠逐漸了解到自己的工具所需。
祝愿每一位懷抱夢想的音樂人,終能達成心愿,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更高、行得更遠。加油!
彩蛋
筆者最后還做了一個案例視頻,為大家簡要展示插件在以音樂制作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一定要看完哦~
https://v.qq.com/x/page/q3110pkjfls.html?v.qq.com02:43之前為成品展示,02:43之后為引用插件的制作界面展示
轉載聲明
本文作者為ET,首發于音樂人網。轉載必須在顯要位置注明文章作者。
ET(李逸騰),自由音樂人。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flstudio插件找不到_【干货】音频插件完全指引手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计算机管理员四级,计算机四级基本知识点
- 下一篇: 向后转动作要领_跆拳道腿法之转身侧踢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