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原理
閃存(flash memory,有時稱為flash RAM)是一種不斷供電的非易失性存儲器,它能在稱為塊(block)的存儲單位中進行刪除和改編。閃存是電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的變體,EEPROM與閃存不同的是,它在字節層面上進行刪除和重寫,這樣EEPROM就比閃存的更新速度慢。通常用閃存來保存控制代碼,比如在個人電腦中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當需要改變(重寫)輸入輸出系統時,閃存可以以塊(而不是字節)的大小輸寫,這樣閃存就更容易更新。但另一方面,閃存不像隨機存取存儲器(RAM)一樣有用,因為隨即存取存儲器可以在字節(而不是塊)層面上設定地址。
閃存(flash memory)這個名字是因為微芯片被組織來使存儲單元的一部分能在一瞬間(或閃電般的)被刪除得出的。這種刪除是通過隧道效應(Fowler-Nordheim tunneling)進行的,在隧道效應中電子刺破薄薄的一層絕緣材料來從每個存儲單元的浮柵中移動電荷。Intel提供了一種形式的閃存,它在每個存儲單元保存2比特(而不是1比特),這樣能夠使存儲量翻倍而無需增加相應的價格。
閃存被用于數碼手機、數碼照相機、局域網交換機、筆記本電腦的PC卡、嵌入式控制器等設備中。
總結
- 上一篇: c++ try catch
- 下一篇: java.lang.math.abs_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