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笔记-使用Cookie及简单加密判断是否为登录用户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Flask笔记-使用Cookie及简单加密判断是否为登录用户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這里有幾個知識點,在此記錄下。
首先是哪些數據進行加密,如下表:
對應的代碼如下:
這里把id,login_name及login_pwd和login_salt及status中間連接"-"進行md5。
在傳給前端的時候:
使用%s#%s,其中前面的那個是剛剛生成的dm5然后接一個#再接一個數據庫里面的id編號。它的失效時間為60*60*24*120s
在用戶退出的時候,刪除前端的cookie值及重定向即可:
下面是攔截器方面的:
每次有頁面刷新的時,就會有調用這個攔截器。這個g是Flask中的全局變量。
這里主要是記錄這個全局變量的目的是為了把用戶名傳給前端,而設置的。,
如果check_login()沒有登錄,g.current_user = None,到時候前端那邊再進行判斷,就可以顯示用戶名或者不顯示用戶名。
判斷用戶登錄相關代碼如下:
這里判斷了,他的cookie里面有沒有
并且字符串是不是s#s這種格式的。
并且,根據后面那個s的值(其實是id),重新生成一份md5,再和前面那個s對比。
如果一樣,則說明是這個用戶,就把他返回。
?
前端是這樣玩的:
構造一個字典,把字典數據傳輸到ops_render函數中。
其中函數具體如下:
可見,他把全局變量中的數據,給了模板。
顯示的時候,用{%if%}和{%else%}進行判斷即可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Flask笔记-使用Cookie及简单加密判断是否为登录用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笔记-Flask框架Get和
- 下一篇: C++笔记-构造内存泄漏检测类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