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RIP与OSPF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
1. 是距離矢量的路由協議;
2. 基于跳數選擇最優路徑;
3. 每隔30s向鄰居廣播自己的整個RIP路由表;
?
缺陷:
1. 以跳數評估路由并非最優解;
現在有個包要從routeA發到routeC;
網絡拓撲是這樣的:
A使用S口(64Kbps)連接到C;
A使用G口(1Gbps)連接到B,B使用G口連接到C;
根據RIP最優路徑,走的是A到C,如果是傳輸的是1G的數據,那么顯然他不是最優路徑。
?
2. 最大的跳數為15,導致網絡規模小
設置了其最大跳數,也就是限制網絡直徑不能超過15跳。
?
3.更新發送全部的RIP路由從而浪費網絡資源
RIP是路由表是直接發送給鄰居的。如果routeA和routeB有100條路由,每個路由20byte,那么每30s,就會浪費20 * 100 byte的資源。
?
4. 收斂速度慢
如果一個網絡結構經常變動,路由學習會有問題。RIP里面會引入避免環路的機制,從而造成收斂速度慢。
?
?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est):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
1.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2. 基于鏈路開銷選擇最短路徑;
3. 觸發更新或每隔30分鐘向鄰居發送鏈路信息摘要,增量式更新。
?
工作于IP層之上,IP協議號為89。
以組播224.0.0.5發送協議包
思想:每個路由器將其已知的鏈路狀態信息告訴鄰居,收斂以后,網絡上每個路由器對全網的鏈路狀態有相同的認識。然后,每臺路由器根據了解的全網鏈路狀態,獨立計算路由。
簡單來說,每臺路由器都知道當前網絡拓撲圖。
?
OSPF協議工作過程:
1. 發現鄰居;
? ? a. 組播hello包;
? ? b. 所有鄰居都可能跟自己交換鏈路狀態信息。
2. 建立鄰接關系;
? ? a. 在網絡中選舉DR(Designated Router)和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網絡內所有路由器只與DR和BDR建立鄰接關系。
? ? b. 廣播型網絡中會選擇DR和BDR,p2p網絡中不選選舉DR和BDR(p2p點對點的意思就是這個網絡里面只有2個口)。
3. 鏈路狀態的傳遞;
? ? a. 每臺設備都有一個LSDB(Link State Database,數據鏈路狀態庫)。
? ? b. LSDB中的每一個記錄為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鏈路狀態公告,內容為網絡中某臺路由器的編號,其直連網段,開銷。
?
OSPF特點:
1. 觸發更新(網絡變化,不用30分鐘,就立馬向鄰居發送信息)或每隔30分鐘更新一次。
2. 增量更新機制,只想鄰居發需要的LSA。
3. 收斂以后區域內所有路由都具有相同的LSDB。
?
路由協議的計算過程:
從中可以看到最短路徑樹。
這個最短路徑樹是通過迪杰斯特拉算法得到的。
?
如果一個網絡足夠大,那邊OSPF的路由表不就爆了!!
?
OSPF 分區域管理
兩個區域通過邊路由ABR(area border route)連接
特點:
1. 同一個區域類的路由器才會建立鄰居關系。交換LSA,收斂后,同一個區域類所有設備有相同的LSDB。
2. 不同區域之間,由邊界路由器ABR直接轉發路由。
3. 每一個區域有一個ID,ID是4字節,如區域0等價于0.0.0.0
4. 骨干區域位0。所有非骨干區域通信都要通過骨干區域0轉發。
5. 如果網絡中有不同的ospf區域,肯定有個區域是區域0.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RIP与OSPF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笔记-QSslSocket::su
- 下一篇: Java工作笔记-类型转换的一种思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