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工程师笔记-公钥密钥体制概念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信息安全工程师笔记-公钥密钥体制概念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公鑰和私鑰
公開密鑰密碼的思想是將傳統密鑰k一分為二,分為加密密鑰Ke和解密密鑰Kd,用加密密鑰Ke控制加密,用解密密鑰Kd控制解密。
每個用戶都將自己的姓名、地址、公開的加密密鑰等信息在KMC(密鑰管理中心)登記,將公鑰記入共享的密鑰數據庫PKDB(Public Key Database)。
公鑰加密的安全性
?確保數據的機密性(加密模式)
發送方:
①首先查PKDB,查到B的公開的公鑰KeB;
②A用KeB加密明文M得到密文C:C=E(M, KeB);
③A發送密文C給B
接收方:
①B接受C;
②B用自己的私鑰KdB解密C,得到明文M=D(C,KdB)
確保數據的真實性(認證模式)
發送方:
①A用自己的私鑰KdA加密M,得到密文C:C=E(M,KdA);
②A發送密文C給B;
接收方:
①B接收C;
②B查PKDB,查到A的公開的公鑰KeA;
③用KeA解密C得到明文M:M=D(C,KeA);
這里要注意:這種方式只能保證這個數據是A發送的,也就是認證的過程。
同時確保塑化劑的秘密性和真實性(加密認證混合模式)
發送發:
①A用自己的私鑰KdA加密M,得到中間密文S:S=E(M,KdA);
②A查PKDB,查到B的公鑰KeB;
③A用KeB加密S得到最終的密文C:C=E(S,KeB)
④A發送密文C給B
接收方:
①B接受C;
②B用自己的私鑰KdB解密C,得到中間密文S=D(C,KdB).
③B查PKDB,查到A的公開的公鑰KeA。用KeA解密S得到明文M,M=D(S,KeA);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信息安全工程师笔记-公钥密钥体制概念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Script笔记-表格中放按钮并
- 下一篇: Spring Boot笔记-@S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