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到深处,看到了光
暗到深處,看到了光
之前寫的博客都是關于技術類的文章,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身邊,一個有關于考研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高中與我同校的師兄身上。高中時候認識這位師兄純屬巧合。我記得13年的寒假,接近期末的時候,已經上大學的他回到高中母校,進行返校宣傳,恰巧他的高中班主任是我當時的數學老師,我去老師辦公室問問題的時候他在跟老師聊天,順便認識了一下,也算是同門師兄弟了。后來,我上了大學,跟他還保持著一定聯系。
這個師兄比我大好幾屆,他曾經準備考研。去年大概2月份的時候,那時候剛過春節不久,我就象征性地跟他聊了聊天。他說他考研分數不是很高,距離他的目標學校還有好長一段差距,今年大概是錄不上了。他的本科出身是一個普通的211,想考一所比較強的985高校,順便也換一個城市讀書,換個新環境。可是現在看來,理想總是那么豐滿,現實總是那么骨感。并不是每一份努力都能看得到顯式的回報。加之他又不想接受調劑之后的專業,所以接下來的幾所被調劑之后的學校復試階段的筆試面試他都沒用心準備,更加談不上被錄取了。我問他:那你打算怎么辦呢?他說:我想二戰一年,自己心中的夢想沒有達到,不再拼一把怎么能夠甘心呢。于是,他考研二戰了。完全脫產,專門把所有時間都空出來準備考研,沒有去找一份保底的工作。可見他的決心挺大的,很想考上研究生。這樣脫產考試的學生,心理壓力其實是最大的,因為沒有任何保底的東西,一旦第二次沒考上,那心中的落差更大了。
與往常相同,今年過完年沒多久,我突然間想起來這個師兄二戰了。我問他今年考得如何。他語氣非常低沉,我就知道今年發揮得應該也不是很好。我試探性地問了一下,結果是經過一年的努力,考試總成績比去年高了10分。但是,今年的考生比去年增加了20%啊,綜合看排位可能跟去年差不多甚至是更差了。他一度非常絕望,有好幾天時間吃不下飯。他說:“師弟啊,我應該怎么辦,今年二戰考炸了啊,我現在連朋友圈都不敢發,生怕跟我同屆的同學問我現在在哪上學,我總不能告訴他們考研分數跟去年差不多吧,這樣多尷尬啊!”
我當時心里想的是:嗯,確實挺尷尬的。但是我也不能打擊他啊,還是鼓勵他嘗試著認真準備研究生的復試,爭取能夠上研究生吧。嘴上是這么說,但是心里面還是覺得不太穩。為了保險起見,他去面試了幾家公司,做好了找工作的準備。但是從他聊天的語氣上判斷,他心中仍有不甘心。上進心強的年輕人,誰會心甘情愿屈服呢?實話說,他今年這個分只能勉強上他報考的那個研究生院的投檔線,跟高分大佬相比,還是會遜色不少。本科階段,沒搞啥特別厲害的競賽、發表特別牛叉的論文,拿什么跟別人比拼呢?表面上鼓勵,其實我內心是放棄的心態。
不料,今年4月底收到他的消息,說是考上研究生了。當時我就震驚了,這不可能吧!!!(沒啥別的意思,只是非常驚訝)。他跟我說,他面試的那個專業,一共招收20個人,報名的人有35個,萬萬沒想到有4個人在面試前一天放棄參加面試。加上他認認真真準備了復試,算是做好了被刷的準備,最后一戰堅持下去而已。想不到面試過程還順利的,最終以綜合評分倒數第二的成績有驚無險地錄上研究生。打聽之后才知道那幾個放棄面試的人的初試分數也不高,跟他差不多。他們放棄了,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他考生被錄取的概率。
虛驚一場,無論怎么說,他還是考上了研究生。我覺得在硬性條件不占優的條件下,最后的心態真的是非常重要。如果不是他自己沒能堅持到最后,由于初試分數而被嚇倒了,剛開始心里面就覺得自己過不來了,那毫無疑問這場面試的失敗將直接導致他考驗再度失敗,二戰無效。那心中該有多么難受啊。
在這里不是要給大家灌雞湯,我本人是非常反雞湯的。之所以取這個標題叫“暗到深處,看見了光”,指的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堅持。試想沒有一個好的心態堅持到了最后,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沒把握住最后的機會。堅持到底才有希望啊,萬一被你把握住了呢。當然啦最好是初試就能拿一個非常高的分數,占據心理優勢,在復試中乘勝追擊那當然是最好不過啦。
總結
- 上一篇: 监督学习 | SVM 之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 下一篇: 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实现及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