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计算机编程的不解之缘(2015.9~2022.1)
不解之緣:不能分開的緣分,指難以解除的密切關系。
雖然在計算機方面多有涉獵,但是我純屬是業余的,我學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和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和計算機關聯也不大。也可能是小小的緣分吧,在計算機應用領域摸爬滾打了六年左右,這個過程概括來說就是:痛并快樂著。為什么會痛呢?因為軟件需要開發學習的知識量大,從基本的編程語言,到學習使用開發工具和自主設計開發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也就是所說的入門門檻過高,如果意志不堅定、學習興趣不高或者學習方式不對的話,很容易中途放棄。而我從開始做軟件開發(主要是移動APP)以來也是不斷嘗試受打擊再不斷嘗試的一個過程。為什么又說快樂呢?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驚喜,比如一些高大上控件的使用和一些絢麗多彩的特效畫面,而且當看到自己編的程序和做的軟件成功運行的時候也會感到一定成就感。而且有了Android這個自學經歷的經驗教訓,后面自學其他Php,Mysql,JavaScript,C++,Python,html,css,小程序等各種編程語言都非常快觸類旁通基本一看就會。
大一的話其實學到了一些C語言(2015.9~2016.3)和VB的基礎(2016.3~2016.7),按部就班考了個二級C語言91分優秀證書,也沒有想過做過軟件開發,不過編程語言還是有很有相通達之處的,對我后來學習理解Java起到了一定幫助。
計算機二級C語言91分優秀證書? ? ? ?大二上學期2016年10月認識冷老師接觸到了公眾號,也只是借助一些第三方平臺做了簡單的開發,還沒有真正用到編程語言,后來這個公眾號用來輔助教學用于發布一些實驗課件之類的,這個也是一個團體做的后來是集體寫了篇文章報了次挑戰杯不過沒進省賽,后來這篇文章就投期刊了,修修補補一年多2018年1月份才見刊。
? ? ? ?大二寒假(2017.1~2017.2)借了同學個電腦在家扯了根網線(新裝500元辦了1個月)開始入門android開發,當時也不知道真正為什么要學,就是感覺軟件能夠運行到手機上挺高大上的。當時好像也查了些學習方法之類不過太雜看的團團暈,一開始好像我想要直接入門android開發軟件結果碰壁了一星期,就轉向基本的編程語言Java的學習了,Java是在慕課網上看的Java入門一二三季學的,學習了Java基本知識和Eclipse IDEA的使用(圖2,現在除了android開發中用到一些基本東西外其他的都忘光了,但為我后面(2018.4)臨時抱佛腳獲得藍橋杯大賽三等獎奠定了基礎),邊看邊敲代碼學學了兩個星期吧,學會了一些比較基本的東西就轉向android開發了。
圖2 Java入門學習課程? ? ? ? ? Android也是先看的慕課網上的視頻,學到了一些基礎知識但是理解的不是很透徹,后來轉向看MARS老師錄的免費開放視頻了,講的比較詳細也跟著進行了實戰演練(大概用了一個多月基本實踐掌握了android基本控件的用法),不過遺憾的該教程是使用的是谷歌已停止的維護的Eclipse+ADT開發的,而我安裝用的谷歌14年新推出的Android Studio開發工具,中間存在很多沖突。
????????大二下學期(2017.3)開學不久我就買了一臺配置還可以的Dell電腦,熬了一晚利用剛學的基本控件和公式編程做了一個簡單的霍爾效應實驗數據計算處理的APP(輸入相應刻度下測量的4個負效應下的電壓就可以算出霍爾電壓和磁感應強度),如圖3所示。除了MARS老師的視頻,還看了學堂在線的入門級Android課程“智能設備應用開發(基于Android平臺)”并完成了相關的作業,如圖4所示。
圖3. 霍爾效應實驗數據計算處理的APP 圖4.?智能設備應用開發(基于Android平臺)課程及部分作業截圖? ? ? ? 在入門Android開發之后想進一步提升Android開發實戰水平,于是跟冷老師說可以嘗試立項大創做移動實驗平臺的開發,為此還特地做了調查問卷,最終被立項為經費1萬元的省級大創項目[1]。在2017.3~2018.6做這個項目期間,我購買了“Android通用框架設計與完整電商App開發”等課程更加深入系統地學習Android開發,學習了搭建框架快速開發的編程思想實現Android開發一個質的飛躍(為我能夠自信地后面接單失物招領等APP的定做奠定了基礎),并總結了一套Android通用開發筆記和高性能安卓開發框架源碼,如圖5所示。
圖5 云炬Android開發筆記? ? ? ?
????????除了省創項目好像就是業余零零星星看一些博客學習了,期間還有些小插曲就是第一次嘗試在流體力學專業課上計算沿程阻力系數、在工程熱力學課程做公式助記APP,在機械設計課程上做減速器自動計算APP,并在研討課上進行了APP展示如圖6、7、8所示,不過遺憾是一些復雜的如科爾布魯克公式不知道用什么算法近似求解。
圖7 工程熱力學APP截圖 圖8 ?機械課程設計輔助計算APP截圖? ? ? ?大二暑假留校這段時間(2017.7~2017.8)備案注冊了域名,搭建了cents 6.8系統的阿里云主機的wdcp控制面板使linux主機更加易于操作,搭建了FTP服務器用于上傳視頻課件等資源到網站并通過url在APP客戶端訪問。此外就是在阿里云大學里學習嘗試實踐,搭建了一個自己的wordpress博客cyj.yunjunet.cn已運行4年多,如圖9所示。?
圖9 博客截圖? ? ?再后來到了大三上學期(2018.3),在阿里云大學上對暑假學習成果考試認證檢測了一下,考試的還是比較基礎的知識點所以較容易通過了,而且好像除了自我檢測外也沒有其它的用處(后來參加夏令營起到了加分項),如圖10所示。 隨后考前兩天臨時抱佛腳考了個計算機三級網絡技術合格證書[2],如圖11所示。緊接著2018.4.1又臨時抱佛腳參加了第九屆藍橋杯大賽獲得個省三等獎證書[3],如圖12所示。
圖10 阿里云認證證書????????
圖11 計算機三級合格證書 圖12 第9屆藍橋杯大賽省三等獎證書????????再后來(2018.7)就是總結上述的編程開發的經歷參加北大新材料學院夏令營的故事了[4],很高興能夠得到潘院長的認可準許我加入材料計算團隊,不過因為意外沒去成。?
后續就是大四和研究生期間的WEB前后端,小程序及Php,Mysql,JavaScript,C++,Python,html,css等編程語言的自學實踐經歷了,請等待后續分享。未完待續。。。
參考文獻
[1][省級大創項目]教育類APP的探索和實踐——大學物理實驗助手APP開發
https://blog.csdn.net/qq_39154376/article/details/122495397
[2]記計算機三級考試經歷(附題庫)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52816/answer/750904310
[3][藍橋小記]藍橋杯參賽經歷分享_CYJ-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qq_39154376/article/details/115364331
[4]獲得北大新材料學院夏令營offer的艱難歷程(附面試答辯PPT)
https://zhuanlan.zhihu.com/p/7328640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与计算机编程的不解之缘(2015.9~2022.1)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程序员被HR女友甩:不加班,没上进,没前
- 下一篇: 没想到啊!3980元的Web前端视频今日